POC共識,你一定要知道的小知識

眾所周知比特幣、以太坊是以pow即工作量證明機制為核心的,運行整個網絡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其最重要的表現在以下三點。

一、需要消耗大量的算力,還需要大量電力成本,比特幣挖礦所消耗的電力已經相當一個小國家的電力總和,這無疑是十分巨大的能源消耗,可能有的人會說一般的礦場都會建到比較偏僻的地方,用的可能很多都是廢電,是有利於當地GDP的發展。

二、那我們拋開電力成本來說,目前的比特幣已經面臨算力越來越中心化,許多擁有前沿技術的礦機生產公司已經開始獨佔鰲頭了,礦機的價格也是由他們自己制定的(當然價格也是非常昂貴的),而且礦機的迭代非常的快,從業者不得不在繼續花錢購置新礦機或者繼續用以前的礦機繼續挖,當然別人擁有更大的算力更少的功耗,肯定挖礦的成本會比你小很多。

三、無法支撐大規模的應用。比特幣單個區塊在峰值時最多處理過2,763個交易。這意味著比特幣一年最多能處理145,223,280個交易,也就是說,平均每個人每年可以處理約0.02個交易。因此,即使我們有便宜的費用以及閃電網絡可以正常運轉,人們也只能打開和關閉一個通道。它需要花費96年來讓全世界人都參與進來。

當然,隨著區塊鏈的發展與進步,POW價值共識被越來越多人認可,但同時其缺點也暴露的非常明顯,於是POC價值共識被人重新提起,並且POC容量證明也確實經得起技術的考驗,優勢比POW工作證明要強不少。

那麼對於POC,你需要了解哪些呢?

一、POC挖礦能耗少。POW高能源消耗,他是建立在單機的基礎上,300瓦、500瓦,我們相同價值對標人民幣也好、美元也好,就是說1000塊錢的礦機,PoC耗電量是1/300,算一個東西不能用每臺計算,要有一個標的物,1000塊錢的買PoC礦機,1000塊錢買PoW的礦機,它的能源消耗是300倍,綜上所述:POC很好的解決了POW的能耗問題。

二、POC挖礦抗壟斷。POC容量共識機制是利用電腦硬盤空間進行挖礦的共識算法,比較的是計算機的硬盤空間大小而不是電腦的計算能力。硬盤的容量越大,可以儲存在硬盤裡的方案值就越多,礦工就越有機會匹配到其中所需要的哈希值,從而有更多的機會獲得獎勵。PoC沒有定製的礦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硬盤,硬盤是人人都可以買的東西,所以PoC不叫礦機,叫整合機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就是一臺電腦,這個就解決了如今比特幣礦機大佬獨佔鰲頭的問題。

三、為什麼覺得POC會是未來,POC的出塊速度更快,這就意味這可以處理更多東西,也可以讓更多人更快的參與進來。

四、POC的礦機非常保值。就算大家買了機器,後面對這個行業不感興趣了,可以買硬盤,硬盤在沒有外力影響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損壞的,硬盤的價值也是保值的不會存在太大的漲幅,因為POC礦機噪音非常小,也可以在挖礦的同時當一臺高性能的電腦使用。

五、人人都可以參與。代碼開源意味這全世界對POC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參與到POC的建設裡面來,實現了真正的去中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