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生產網絡將率先恢復,未來全球產業鏈趨勢是分散化本土化

東亞生產網絡將率先恢復,未來全球產業鏈趨勢是分散化本土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

出品 | 搜狐智庫

4月10日,“疫情下的全球經濟信心指數發佈”線上論壇舉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會上表示,在受疫情衝擊下的全球三大生產網絡中,東亞生產網絡將率先恢復,而未來全球產業鏈將變得更短、更分散、更本土化。

張燕生表示,此次疫情損害了世界經濟,同時損害了大國的綜合實力和全球引導力,以及國際組織和政府的公信力。他進而表示,疫情目前存在被政治化的傾向,疫情結束後的全球化前景堪憂。

談及此次疫情對全球貿易的影響,張燕生說,在去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浪潮疊起的背景下,疊加新冠疫情影響下的全球貿易損失巨大。他認為,產業鏈複雜程度最高、國際分工最精細的行業在此次疫情中所受打擊最大。此外,此次疫情嚴重影響了跨境運輸和跨境旅行,服務貿易所受打擊也不小。但他同時指出,雖然傳統的服務和貨物貿易遭受重創,但新型貿易尤其是與數字網絡相關的貿易呈現出加快發展的態勢。

“在疫情打擊下,我們發現民營企業進出口的比重是上升的,今年前兩個月上升到了42%,對‘一帶一路’沿線相關國家的進出口貿易的比重頭一次超過了30%,而且其增長率是比較強勁的。同時我們會看到,今年1、2月份,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變成了東盟,也即東南亞地區。”張燕生說,此次疫情可能將改變我國過去幾十年所形成的貿易方式、貿易結構和貿易伙伴構成。

張燕生強調,隨著中國疫情和東亞疫情趨於穩定,可以預計東亞生產網絡可能將率先開始恢復。但疫情結束之後,出於對供應鏈安全的考量,各國可能會放棄對經濟效率的考量,斷鏈、斷供和斷交可能將成為新常態,這意味著各國可能形成基本自給的區域性供應鏈體系,全球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也將因此出現更短、更分散、更本地化的趨勢。

張燕生最後強調,在大國戰略博弈的背景下,為了避免形成一個市場、兩種產業鏈的局面,中國要推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建設,不僅要在公共衛生和反恐方面加強和國際標準對接,而且應繼續推動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開展全方位的國際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