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稱霸世界的人類,其實並非獨特的存在

《人類簡史》主要介紹了人類從古到今的演化過程。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是一位優秀的歷史學家,但由於其涉獵甚廣,所以作品經常遊走於各學科之間。本書也不例外,作者透過不同學科的角度奉獻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詳盡地為我們分析了各大歷史變革以及歷史事件對人類產生的深遠影響,屬實是一部難得的經典之作。

人類並非上帝之子

人類都是猴子變的。

這話沒錯,我們所有人類的祖先,都來自於600萬年前的一頭古猿。

可這頭古猿除了生下我們人類的祖先,還生下了黑猩猩的祖先。所以人類跟黑猩猩可以說是親戚關係,我們也存在於同一個生物科目上。

人類的祖先是一種叫做南方古猿的生物,這種生物最早在大約250萬年前在東非開始演化成遠古人類。演化結束後,這些遠古人類有一部分離開了家園,走向了世界的各個地方,有的去了歐洲,有的去了亞洲。

《人類簡史》:稱霸世界的人類,其實並非獨特的存在

人類演化

由於不同地方的氣候不同,所以為了生存,這些遠古人類也進化出了不同的身體屬性,寒冷的地方演化出了耐寒的屬性,炎熱的地方演化出了耐熱的屬性。因為自然選擇的關係,人類也逐漸演化出不同的人種,例如尼安德特人,直立人,梭羅人和智人。

有人會以為,人類人種在歷史上的某個時間點是單獨存在的,是呈線性發展的。比如說,我們是從“匠人”進化到“直立人”,再從“直立人”進化到“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再變成“智人”。

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的錯誤。

從整個歷史上看,世界上同時存在不同人種才是常態。就跟現在老虎,獅子,狐狸可以同時存在一樣。反觀現在,卻只剩下一種人種,這反而是最不正常的。

《人類簡史》:稱霸世界的人類,其實並非獨特的存在

古代人

人類雖然現在站上了食物鏈的頂端,但在數百萬年期間,人類都是弱小且邊緣的生物,即便擁有比其他動物更發達的大腦以及更靈活的工具使用能力。

直到人類學會使用火,才讓他們真正邁出了走向金字塔頂端的第一步。學會用火讓人類掌握了一項巨大的力量,同時也讓人類跟其他動物有了明顯的區別。

用火讓人類學會了烹飪,這不僅提高了人類的進食效率,也讓人類的大腦變得更加發達。除此之外,人類還學會了用火去對抗敵人和保護自己。

看上去學會用火讓人類變得更有統治力,但其實在15萬年前,人類還是一種邊緣的生物,人類的總數加起來不足百萬,在整個生物界顯得微不足道。

直到智人崛起,人類在世界上才漸露鋒芒。

大約在15萬年前,智人在東非開始出現,7萬年前離開東非向外擴張,這時候外面也生活著不同的人類。

那麼智人碰上這些人類後會發生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出現了兩種理論。

一種是混種繁衍理論,即智人跟其他人類互通繁衍。一種是替代理論,即智人跟其他人類發生衝突,直接將其取而代之。

《人類簡史》:稱霸世界的人類,其實並非獨特的存在

戰爭衝突

兩種理論無論誰正確,都會對後面的推論產生極大影響。

但是最近數十年來,替代理論已經成為大致共識。

因為替代理論背後的考古證據以及政治正確都更為合理,智人很有可能在過去對其他人類進行過趕盡殺絕。

那麼智人為何如此厲害可以做到這一點呢?

因為認知革命在智人的群體裡出現了。

突如其來的改變


其實在十萬年前,智人與其他人種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甚至在第一次向外擴張時還輸給過尼安德特人。

但是到了大約70000年前,一切都改變了。

智人不僅征服了其他人種,還把他們趕出了世界,從此徹底佔據了歐洲和東亞大陸。甚至還在大約45000年前,越過了無邊無際的大海,佔據了從未有人類到達過的澳大利亞大陸。

不僅如此,在7萬年前到3萬年前之間,智人還發明瞭各種新工具,包括船,油燈,弓箭等等。甚至還有歷史證據表明,宗教、商業和社會分層在那時已經出現。

那麼智人為何會有如此突飛猛進的突破呢?

答案就是,大約在7萬到3萬年前,認知革命出現,改變了智人的思維和溝通方式。

出現認知革命的原因無從可知,唯一普遍認可的理論是,一次偶然的基因突變改變了智人的大腦內部連接方式,從而誕生了新的思維模式以及溝通方式。

《人類簡史》:稱霸世界的人類,其實並非獨特的存在

認知突變

那為什偏偏是智人而不是其他人種?這隻能說,是純粹的偶然。

新的溝通方式讓智人能夠向同伴傳達更多的信息,能聊更多的八卦,甚至能共同相信一段虛擬的故事。這些能力的出現,讓智人統一世界變得更具可能。

智人能夠與同伴規劃執行更復雜的計劃,比如獵捕大型動物,或者躲開危機。能夠組織更大的群體,規模可達一百多人。甚至能夠與更多的陌生人合作,產生更多的社會行為。

尼安德特人雖然身強力壯還耐寒,但是在經歷完認知革命的智人面前,是不堪一擊的。如果一對一單挑,智人絕對打不過尼安德特人,但是群體之間的對抗,尼安德特人就完全沒有勝利的可能了。

《人類簡史》:稱霸世界的人類,其實並非獨特的存在

人類合作

因為智人能夠大規模合作,而尼安德特人並沒有這個能力,這也是智人能夠統一人類的關鍵所在。

經歷完認知革命的智人如同脫胎換骨,不僅開發了新的技術還獲得了新的能力,甚至還提升了眼界。

他們開始征服世界,開始顛覆地球,越過海洋殖民澳大利亞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改變世界的人類

大約45000年前,智人學會了建造和操縱船隻,正式開啟了能夠航海的人類社會。

歷史上,人類首次航海的重要意義,完全不亞於人類第一次登月以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成功離開亞非大陸。

對澳大利亞來說,也是第一次有大型陸生哺乳動物飄洋過海踏足它們的土地。

《人類簡史》:稱霸世界的人類,其實並非獨特的存在

人類航海

這些人類先驅一踏上澳大利亞的陸地,就直接登上了當地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整個澳大利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時澳大利亞生活著很多亞非大陸人類從來沒有見過的大型動物,包括袋獅、無尾熊以及雙門齒獸。在人類到達之前,它們都處於當地食物鏈的頂端。

但不過幾千年的時間,這些大型動物全部消失殆盡。不僅如此,很多小型物種也同樣消失,相當於整個澳大利亞生態系統食物鏈經歷了重新洗牌。

那麼這一切都是人類的問題嗎?

有學者試著給人類脫罪,覺得應該是氣候變遷的問題。但卻有三大解釋證明,氣候變遷並不能成為人類的擋箭牌,人類依然有無法擺脫的責任。

第一,澳大利亞的氣候在當時確實有一場變化,但幅度很小,沒法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地球的氣候是一直變化著的,歷史上不管什麼事件,都遇到過氣候變化的情況。澳大利亞很多大型動物在7萬年前連冰河期都安然無恙,卻在智人剛好到達的時候死於氣候問題,這明顯不能讓人信服。第二,如果是氣候問題導致滅絕,那麼海洋生物遭受的影響會更大,但是卻沒有任何跡象顯示當時的海洋生物受到了影響。第三,類似的人類到達某地然後引發當地生物滅絕的事件,在往後幾千年的時間還不斷上演。

《人類簡史》:稱霸世界的人類,其實並非獨特的存在

澳大利亞

如果說澳大利亞只是單一事件,那麼後面發生的所有事件,讓人類更加無法置身事外。

大約在14000年前,美洲的動物物種遠比今天豐富,有長毛象、乳齒象、劍齒虎還有巨型地懶,各種大型動物在此繁衍生息。但是好景不長,在智人到達以後,不過兩千年的時間,大多數物種都慘遭毒手。

東非大陸附近有一個大島,名叫馬達加斯加。島上有象鳥,屬於全球最大的鳥類,同時還有全球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巨狐猴。但是在大約1500年前,這些生物突然全部消失,而這個時間節點剛好也是人類到達的時間。

《人類簡史》:稱霸世界的人類,其實並非獨特的存在

馬達加斯加

除此之外,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地中海的數千座島嶼上,也同樣發生過類似的生物浩劫。

人類歷史上總共發生了三波生物滅絕的浪潮,第一波是因為採集者的擴張。第二波是因為農民的擴張。第三波是因為工業活動的頻繁活躍。

如果現在的人類能夠對這三波的生物滅絕浪潮有更多的瞭解,就能知道我們人類曾經害死過多少生物,如今應該要對瀕臨滅絕的的生物給予更加多的保護和愛護。

雖然前兩波生物滅絕浪潮對於海洋的傷害相對較少,但是如今,我們人類的人數越來越多,產生的汙染物也越來越多,對海洋的開發利用也越來越多,生態問題會逐漸顯現。

如果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生態破壞的嚴重性,繼續過度消費生態的一切資源,我們的世界將可能面臨第四波生物滅絕浪潮,而且這一波的浪潮,會比過去三波更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