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傳承,斷了代,客家戲,再起航!振興發展大會,梅州正式召開

客家戲再起航

24日至25日,由梅州市委宣傳部主辦,廣東省漢劇研究總院主辦的“新時代,廣東漢劇再起航”在梅州舉行。昨天,來自北京、湖北、陝西、陝西、福建、福建等地戲劇界的專家、學者和著名演員聚集在梅州,將著重回顧廣東漢劇的發展成就,並“詢問脈動”對於新時期漢劇的振興和發展提出了建議。

莫讓傳承,斷了代,客家戲,再起航!振興發展大會,梅州正式召開


漢劇振興發展大會

據瞭解,廣東漢劇振興發展大會將著重繼承與創新。參觀期間,領導和客人將參觀、觀看錶演。、圓桌會議和其他形式可以深入瞭解客家文化。回顧廣東漢劇的發展。此外,廣東漢戲數字電影《白門流》、廣東漢戲振興發展歌劇晚會《東方輓歌》進行了展演,漢樂、徵文、攝影等系列活動也將同時舉行,讓群眾參加活動,近距離體驗廣東漢劇中的“南方牡丹”獨特魅力。

莫讓傳承,斷了代,客家戲,再起航!振興發展大會,梅州正式召開


廣東戲曲

廣東漢劇(原名“亂彈”、“外江戲”、“興梅漢劇”),廣東省漢族客家戲劇劇種,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廣東三大戲曲之一。當年,它曾被周恩來總理稱為“南國牡丹”。

莫讓傳承,斷了代,客家戲,再起航!振興發展大會,梅州正式召開


板式戲曲

廣東漢劇的中國戲曲中的一種板式戲曲,其主色調為皮膚彈簧。舞臺語言遵循“中州音調”。在清代乾隆皇帝乾隆(1736年)之前,引入閩西、粵東,並最終定居在四面環山的梅縣並繼續發展。至今已經有了三百多年的歷史。

莫讓傳承,斷了代,客家戲,再起航!振興發展大會,梅州正式召開


近年來,在“漢劇之鄉”梅州的領導下,廣東漢劇因其獨特的藝術特色而受到國內外朋友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