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死貓跳"!


最近隨著疫情疑似拐點的出現,歐美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齊上陣,原油談判曙光初現,多國股市進入技術性牛市,很多投資者包括某些財經大V直呼底部來了,抄底的黃金時期到了。然而,現在真的是抄底的時候嗎?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多國股市進入技術性牛市階段


有人說,抄底是偽命題,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底在何方。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拿這次危機來說,由於人類社會進入現代以來,還沒有可以拿出來對比的先例(100年前西班牙流感爆發之時全球化程度跟今天是天壤之別)。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印度,下一個可能大爆發之地


新冠疫情能在夏季結束嗎?會不會變異成更強毒株捲土重來?巴西、印度、非洲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超級爆發地?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這些問題的答案現在誰也說不清,畢竟從去年12月份以來,COVID-19病毒幾乎是完勝人類的,一次又一次超出專家、機構、政府的估計,儘管現在看起來企穩了,誰敢保證不再二次衝擊,畢竟當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前後有三波攻勢,其中第二波攻擊病毒還發生了變異,毒力更強,專門攻擊免疫能力更強的青壯年,最終造成全球約5000萬人死亡,遠超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戰爭造成的死亡人數。


退一步講,即使疫情在6月份基本緩解,像非典那樣徹底消失,但對經濟的傷害卻是無法估量的。本輪危機與之前的歷次危機最大的不同就是本次是由人員流動的停滯導致了經濟的停滯,而進一步導致錢的流動停滯,最終引發金融海嘯再影響實體經濟,由此陷入惡性循環。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很顯然,人員的流動停滯對經濟的傷害要遠超過錢的流動停滯造成的問題。因為錢流動的停滯可以通過印鈔、大放水來解決,但人員流動的停滯卻是極其致命的。要知道歐美國家服務業是其支柱性產業,佔國內GDP比重基本都超過70%,疫情導致的'封城'、'封國',會讓旅遊、酒店餐飲、會展、航空、奢侈品行業等服務業完全陷入癱瘓,而且短期恢復無望,大量企業只能被迫破產、裁員。即使這個時候採取"直升機撒錢"模式,效果也不會太好,錢發得再多,工廠無法復工、商店無法開門、景點無法開放,發放的消費券和救濟金除了保障低收入人群外唯一的作用推高通脹風險。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儘管疫情出現了可能的拐點,但封鎖措施短期來看不會改變。各行各業無法復工,引發需求驟降,即使向市場無限撒錢,錢也沒辦法充分流通。要知道,經濟發展的本質乃是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貨幣的流通只是表象和反饋。疫情導致的蕭條短期不會有多大的改善,生產力提高更無從說起。


隨著疫情對經濟負面影響朝著縱深化發展,上半年全球的GDP數據都將非常難看,而與之伴隨的是超高的失業率、大量企業倒閉、債券違約、資產暴跌、供應鏈斷裂,請問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表現會好嗎?


所以,當前歐美股市進入技術性牛市僅僅是大放水政策帶來的短期反彈,更確切的說是"死貓跳",這種反彈往往會伴隨著更大的一次跳水。歷史上就曾多次上演過這種"死貓跳"。比如最著名的1929-1933年大蕭條時期,美股道瓊斯指數就曾多次上演過"死貓跳"。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在當年的股災中,美股最大跌幅達到了驚人的89%,期間經歷了多次漲幅超過20%的反彈,但依然無法阻止行情走向谷底


這波危機中的始作俑者COVID-19病毒是肯定會被人類攻克,幾乎毋庸置疑。股市也是會從哪跌倒就從哪爬起,唯一的不確定性在於你無法預知股市需要多少時間回覆,一個月還是三個月亦或是一年?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前面我說了,這次危機最大的麻煩來自於人員流動的停滯,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就沒有商業街、沒有景點,而全球供應鏈正在斷裂,波音公司面臨破產生死懸於一線,它旗下的幾萬家相關的供應鏈企業怕也是很難捱過這個寒冬。如果蘋果公司的手機需求量大幅下滑,那麼中國的代工廠富士康以及蘋果供應鏈公司也好不到哪去。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更要命的是,之前為了擴張市場或者其他經營需要而大舉借債的企業面臨資金鍊斷裂。一方面公司業務停擺產生不了現金流,另一方面借新還舊渠道沒有了(金融機構為了自保會收回流動性),那原來的債務只能違約,而這一系列的操作將會引發連鎖反應。儘管央行向市場投放了巨量的流動性,但資金會有它自己的流向,並不會按照設計的那樣精準流向哪些最需要錢的地方,實際上的資金利用效果遠不如預想的那般好。


舉一個例子:A公司是一家家庭小作坊式的玩具廠,主要做海外出口生意,目前一家負債1000萬了,準備關門歇業了。而銀行方面表示可以提供一筆1000萬的貸款,超低利息很划算。A公司負責人有些心動,但他轉念一想,即使有了這筆資金可以重啟工廠,但我製造的產品賣給誰呢?美國現在深陷危機中,需求大幅減少,我拿下這筆貸款最後工廠還是虧錢的,那既然是虧錢的自然不如現在直接關門的好,及時止損才是上上之策。


很多公司就正在面臨這樣的困境,儘管看起來市場利率更低了,融資渠道也多了,但就是不敢借錢,借了錢也沒法生產,即使生產了產品要麼賣不出去要麼產能大大降低,而固定成本卻一毛不少。同時,搞金融或房地產卻能輕鬆依靠低利率的市場環境快速擴張、回血,而實體依舊是一地雞毛。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試問,這種情況下,大放水的效果能好嗎?

所以,不要被當前各國救市的招數所迷惑,市場自有其運行規律。市場總是會恢復的,但恢復的時間可能要比預計的要長遠。按照歐美各大主流金融機構的預測,美國第二季度的GDP可能歷史性的下滑30%以上(大蕭條最嚴重的1931年是23%)。隨著經濟逐步的蕭條,股市的再次探底將不可避免。


很多人會說,中國不是已經控制住疫情了嗎,為什麼還不能抄底?

中國的情況可能要遠遠好於歐美日韓發達國家,同時由於出口佔比相對較低(當前為17%),受到外圍的衝擊相對較小,抗打擊能力明顯較強,


但要注意的是,只是相對較小,而並不能忽略。外圍疫情導致外需急劇萎縮,那麼出口這一塊必然大受影響,今年做外貿的朋友可能已經感覺到了市場深深的寒意,眾所周知,中國有世界工廠的稱號就是因為出口加工行業的發達,這一塊影響的就業人口可能高達3000萬,對經濟的影響不容小覷。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當今的世界是連為一體的地球村,帶來無限好處的同時也最大化放大負面影響(比如此次的黑天鵝事件)。無論是供應鏈物流、出口還是資本市場的聯動效應,中國都很難規避來自歐美疫情泥潭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所以很多人希望歐美趕快完蛋的想法我只想說:too young too simple。


同時,一季度的GDP報告即將出爐,伴隨來的還有A股的上市公司密集發佈一季報,這兩樣無疑會給市場以重擊。市場是理性的,沒理由看到80%的公司財報難看、一季度GDP負增長的情況下還要高歌猛進(除非之前已經跌透了)。如果上證指數繼續跌破2600點,我不會有任何意外的。


何時可以抄底?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到等美國疫情企穩之時就差不多了,但市場變化太快,由於美聯儲無下限的放水導致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已經反彈超過20%了......(我的內心也很崩潰),所以,現在應該是採取防守策略了,美股過度提前透支可能導致更進一步的下跌。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真正的底部應該在疫情底和經濟底雙底都坐實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即全球新增開始大幅減少,歐美髮達國家封鎖政策有所放鬆,大型跨國企業和製造業開始復工,經濟開始出現明顯回暖跡象的時候,才會迎來最佳的長期入場機會點。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週末傳來一個利好消息,那就是社融數據的大幅增長,而且是超預期增長。


確實是個利好,說明中國的復工正在穩步進行,經濟恢復速度也超預期在進行。但千萬別過度放大這個利好,經濟的恢復需要一個過程。中國不會像歐美那樣陷入短期經濟泥淖,但也絕不會立刻拐頭向上平步青雲式拉昇,更多的是在震盪築底中前進。

現在談見底太早了,小心

所以,當前要做的,就是留夠充足的彈藥,等待全面企穩信號到來。逆週期調節,本質上會加劇貧富差距,這個時候更需要抓住難得的機會,才能夠實現跑贏通脹,運氣好一點的,說不定階層翻身的機會就此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