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康熙年间的人物,做官清廉堪比包公,儿子自刎,他也跟着自杀

导读:他是康熙年间的忠臣,为官清廉堪比包公,最后因为叛徒的谋反,他和儿子被包围,爷俩为名节而不屈,儿子自刎后,紧跟着他也选择了自杀。

他是康熙年间的人物,做官清廉堪比包公,儿子自刎,他也跟着自杀

甘文焜

本期的主要人物叫甘文焜(kūn),字炳如,他是汉军正蓝旗人,从小比较喜欢骑马射箭,同时还喜欢博览读书,可谓能文能武,文武兼备。甘文焜从小受读书的影响,打心眼里就特别崇拜古代的忠孝之人。后来,甘文焜步入了仕途,做了一个小官,由于工作敬业,做事认真,经常被上级夸奖,后来提升到了礼部启心郎。随着官位逐渐的变大,甘文焜并没有丝毫的膨胀,对待工作,仍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康熙继位初年,甘文焜被任命做大理寺少卿,没过多长时间,就被派到顺天府当府尹。(类似于宋代的开封府府尹包拯)

做顺天府府尹期间,甘文焜揭发了朝廷在税务上的诸多漏洞,于是就写奏折告诉朝廷,哪些地方有漏洞,哪些人玩忽职守、哪些规定有猫腻等等。朝廷觉得甘文焜建议不错。于是就商量把这件事交给甘文焜来管理,但是甘文焜却坚决不答应,他说:如果我去管理这件事,肯定背后会有人说,我是在给自己谋好处。可以看出来,甘文焜为人的气节与秉性。

他是康熙年间的人物,做官清廉堪比包公,儿子自刎,他也跟着自杀

清朝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来,甘文焜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态度,真的堪比包公。

康熙六年,他作为直隶巡抚,为了能够更贴切的了解民情,甘文焜亲自上奏请求恢复巡历的旧制,然后一人一马去巡查自己所管辖的地方。清史上有所记载,正好到了河北保定附近的时候,看到了很多县遭遇洪水灾害,老百姓收成全无,饥寒交迫,一片狼藉。于是甘文焜毫不怠慢的上奏朝廷减免这些县城的税务。(那个时期的税赋,不仅仅只有田赋,后来又增加了矿税、盐课、茶税及各种工商杂税。)

甘文焜以身作则,把自己微薄的俸禄拿出来救助老百姓,还号召官府和其他百姓一起进行捐款,有钱的捐钱,有米的捐米,鼓励大家一起来赈灾救难民。老百姓遇到了甘文焜,真是他们的福分!

康熙七年,朝廷提拔甘文焜做云贵总督,驻军在贵阳。吴三桂驻守在云南。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已经有反叛的意欲了,但是,甘文焜驻军在附近,吴三桂只好夹着尾巴做人。

他是康熙年间的人物,做官清廉堪比包公,儿子自刎,他也跟着自杀

清朝官员


后来吴三桂开始策划阴谋,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谎报吐蕃康东入侵进犯,借此机会让甘文焜转移军队,又暗地里唆使凯里的各苗族武装趁机从后面袭击。甘文焜已经预测到康东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就先指挥部队捣毁了凯里苗族的老巢,斩杀了苗族首领阿戎。甘文焜没有中吴三桂的计。平定了祸乱。吴三桂只好继续夹着尾巴做人。

康熙十年,甘文焜的老母亲去世,作为大孝子的他,上书请求回去为母下葬,朝廷准予休假,回家治理丧事。阴谋大师吴三桂就在这个阶段,甘文焜为母守孝期间,(趁机)请求以云南巡抚的身份兼任都督。

康熙十二年,甘文焜守完孝从新上任。但是,此时的吴三桂已经占据了上风,四处招兵买马,到处笼络人心,露出了反清的大尾巴,敢与甘文焜正视为敌了!

言归正传,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爱民如子,做官清廉的人,最后的遭遇却很惨,很惨!

他是康熙年间的人物,做官清廉堪比包公,儿子自刎,他也跟着自杀

清朝

最后被吴三桂的叛军围剿,甘文焜命令家中的妇仆女儿七人上吊自杀,自己带着儿子逃走,试图躲避吴三桂,然后再寻找合适机会对抗吴三桂,然而,自古英雄命皆薄,最后被叛军发现,再次受到围剿,甘文焜朝京城方向拜了两拜,拔出佩刀想要自杀,四子甘国城大喊请求先死,夺下甘文焜的佩刀先自刎然后还给甘文焜,尸体才仆倒在地,鲜血溅到甘文焜的衣服上。甘文焜说:“这个孩子比我勇敢!”接着就自杀而死,时年四十二岁。

结语:纵观甘文焜这一生,从勇于检举揭税洞,到水灾施恩救百姓,再到为母守孝,再到镇压苗蛮,无论是为人,为子,为臣,为官,都是尽忠尽职,忠心肝胆。面对死亡而不屈,面对对手而不懦。如此如此敬重的一个人,最后却死在了自己的刀下。

值得我们后人所敬仰,值得我们后人所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