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血管病变比血栓、动脉粥样硬化还可怕,连支架都救不了

人体血管出现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时,可以植入支架进行治疗,恢复血管通路,但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连支架都没办法用。它比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还可怕,它就是血管钙化!

什么是血管钙化?和硬化是一个概念吗?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什么是血管钙化,认为血管钙化和硬化是一个概念。事实上,血管钙化和硬化是完全不同的。

血管硬化是指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变小。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是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而得名,平常所说的动脉血管硬化多指动脉粥样硬化。

这种血管病变比血栓、动脉粥样硬化还可怕,连支架都救不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血管也会渐渐老化,加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对血管壁的损伤,本该光滑的血管也渐渐“结了水垢”,长上了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壁慢慢变厚、变硬,血管腔变窄,影响血流。

而血管钙化是指钙磷在血管壁异常沉积的表现,它可以发生于动脉硬化的基础上。使局部血管僵硬度增加更为明显,甚至像石头一样硬。血管钙化一旦发生难以逆转,迄今为止缺乏显著有效的治疗措施,无论常规药物还是血管介入均很难疏通病变血管,使其日益成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问题。

严重的血管钙化,连支架都救不了

张先生是一位患有糖尿病并伴有严重心绞痛的患者,心绞痛发作日益频繁,必须进行心脏支架的介入治疗。

但是医生又发现张先生病变血管还存在严重的钙化,支架根本无法顺利植入。经过讨论,医生决定先用旋磨术,用“金刚钻”旋磨掉钙化的“石头”,为支架的植入打开一个通路。这听起来不算困难,实际上,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触碰到血管壁,导致血管的破裂。

张先生是幸运的,他最终成功地植入了支架,打通了血管。实际上,很多时候,钙化严重的血管过于坚硬而无法用支架进行治疗,因为血管弹性实在是太差,支架没办法撑开血管,只能选择保守治疗或者开胸搭桥。

这种血管病变比血栓、动脉粥样硬化还可怕,连支架都救不了

补钙多了会引起血管钙化吗?

也许有人会问,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生活中补充一些钙,比如喝牛奶、吃钙片,这样会导致血管钙化吗?还有人会问,冠心病人吃的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里面含有钙,会不会使我的血管发生钙化或者原有钙化加重呀?

这种血管病变比血栓、动脉粥样硬化还可怕,连支架都救不了

其实,血管的钙化是多因素所引起的,和使用钙剂并不成绝对的关联,但如果使用钙剂的方法不对过量补钙,或者没有加入一些帮助钙吸收和转运的药物,导致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增加,超过了磷酸盐的溶解度时,不溶解的磷酸钙在血管壁的细胞外基质沉积,一定程度上可引起或加速动脉壁的钙化。因此,血管钙化并不全都是钙惹的祸,日常饮食中也不是不能服钙,但需要适量,而且要注意钙的吸收。

血管钙化虽是多因素引起的,但很大程度上还是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有一种补钙方式确实是有可能引起血管钙化,那就是——喝骨头汤。

很多人都认为吃什么补什么,想要补钙就应该多喝骨头汤。其实,骨头汤不能补钙,动物骨头中的钙离子并不能通过熬煮进入汤中,补钙程度还不如吃深绿叶蔬菜。

骨头汤不仅不能补钙,汤中还含有大量的油脂和嘌呤,喝多了会导致或加重高脂血症,损伤心血管,严重时还会加速血管钙化。

多吃酸性食物能不能预防血管钙化?

吃酸碱食物治疗疾病已经被证实是完全不科学的做法。酸性食物进入肠道后会被分解,根本无法进入血液中,溶解钙化部位。

如何确诊血管钙化?

血管钙化其实在身体上的反映并不会明显,现在医疗水平发达,检查血管是否有钙化并不困难,一般情况下相应部位的血管CT增强检查,也就是CAT检查,即可发现是否存在血管钙化。比如冠脉CTA检查,如发现血管壁上密度很高的“白色”的点状、线状或团块影,提示血管钙化。有些患者的血管呈现出弥漫性的血管钙化病变。

这种血管病变比血栓、动脉粥样硬化还可怕,连支架都救不了

如何预防血管钙化?

血管钙化是无法逆转的,药物治疗只能控制其加重的速度,因此,对于血管钙化,预防是关键。

首先就是要低盐低脂饮食,忌盲目服用保健品。

高盐高脂的食品和补充过多的保健品,不仅会引起高血压、肥胖,对肝肾负担大,还会增加血液中离子沉积、钙化,引起血管斑块的生成,导致血管变脆变硬,形成钙化。

低盐低脂饮食的习惯不仅可以预防血管硬化,还有利于人体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骨质对血液中游离钙质的吸收,起到降低血钙含量的作用。同时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身体对于钙质的吸收,坚持下去对于预防血管钙化有帮助。

其次就是要适当运动。

运动不仅锻炼心肺功能,还能加快血液循环,就好比水流畅快时,泥沙就不容易淤积一样,血液循环加快,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血管沉淀物“淤积”,预防血管钙化。

最后就是要管理好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压、血糖、血脂、肥胖、吸烟、酗酒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血液中的有些物质容易沉积到血管壁中,导致血管硬化和钙化。因此,有心血管疾病或者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也可以在家里自备血压计、血糖仪、掌上家用心电监护仪等设备,更好掌握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