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的沟通——“用声音来沟通”沙龙活动回顾

无言的沟通——“用声音来沟通”沙龙活动回顾


上周五晚,摆渡心理资深心理咨询师彭玺蓉老师主持“用声音来沟通”主题沙龙。


在彭老师的活动中,是非常重视自我的感受、体验,无论这样的感受是什么。确实,每个人要先认识自己,再去认识他人、认识世界。与他人进行沟通时,除了要感知他人的言行背后的含义,也要体察自己,明白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本期沙龙的主题是“用声音来沟通”,讨论的情况是“主动发声”,不用言语发声的方式,用声音与同伴进行互动和协作。


首先,每人今晚都带来了一种声音,彭老师请大家不要说话,只发出声音,并且认真感受这个声音。


无言的沟通——“用声音来沟通”沙龙活动回顾

无言的沟通——“用声音来沟通”沙龙活动回顾

无言的沟通——“用声音来沟通”沙龙活动回顾


彭老师带来的是一对沙锤,其他的伙伴,有的摇晃铃铛,有的吹响了的陶笛,有的用手敲打桌子。其中有一位拿出了自己的钥匙串晃动发声,另一位伙伴建议她将钥匙掷在桌上,并说“这就是回家的声音”。


接下来,受到启发的伙伴们不仅仅只是敲击、吹奏手中的物品发出简单的声音,而是通过更丰富的联想,为声音创造出一个“情境”、赋予声音特殊的情感。


比如某位伙伴为大家展示了口技,分别模仿:小狗叫、大狗叫和狗被踩到时发出的叫声。她认为,虽然人语狗语并不相通,但是通过这些声音,还是能够理会到意思情感,从而得到与狗的沟通。


还有一位伙伴向大家演示了自己从父亲那里学到的连续有节奏拍击手掌、手掌、手背的一套动作,声音清脆,有感染力,充满了力量感。


彭老师说,这样的拍手动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她曾经建议过她的某位来访每天回家拍打自己的身体,目的是在动作中感知到自己的身体,感知到“我存在”,让自己回到此时此刻,感知当下。


随后,彭老师让大家背对背站立,关注自己的呼吸,感受空气被自己吸进去、呼出来,感受自己的内在是什么情感、什么想法、想要表达什么,想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当想清楚后,一个接一个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将感受带给大家。后,大家又拿着自己发出声音的东西,在房间自由活动,用非言语的声音和相互交流。


无言的沟通——“用声音来沟通”沙龙活动回顾

无言的沟通——“用声音来沟通”沙龙活动回顾

无言的沟通——“用声音来沟通”沙龙活动回顾

无言的沟通——“用声音来沟通”沙龙活动回顾


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时说道,虽然并没有通过语言,但也理解了的其他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感受。有伙伴说,在活动的过程中笑声是一直存在的,很真实,也非常有感染力。虽然大家没有说话,但是相互之间的配合却很默契。


活动的主题是“用声音来沟通”,但又是非言语的声音。语言虽然便捷,但是语言之外的一些声音也能够表达出发声者的感受,这些在沟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有其掩饰性,在某些时候,一个人的语言和他的行为是不一致的,那就需要我们抛开语言,从其他声音中发现其真实感受,并做出相应回应,才能有效地沟通彼此。


无言的沟通——“用声音来沟通”沙龙活动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