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戀上風流才子,痴愛一生,香消玉殞,竟換來如此冷酷評價

明末“秦淮八豔”之一的董小宛,是歷史上的一位傳奇女子。

她出身於卑微低賤的樂戶家庭,姿容絕豔,卻命運多舛;雖然流落風塵,但品性高潔,不願與世俗同流。

更為人稱道的是,董小宛與當時的風流才子冒闢疆的傳奇。

董小宛對愛情的追求大膽熱烈,而這段情感經歷卻曲折坎坷。嫁給冒闢疆為妾後,董小宛轉身成為一位家中舉案齊眉、賢良淑德的妻子。

在明末的戰亂之中,冒闢疆舉家流落,董小宛悉心照顧丈夫的生活和身體,可謂耗盡了心血,直至二十八歲就早逝而去。

冒闢疆的友人,同為“復社”成員之一的張明弼,在《螢芝集》中記述了這個故事,至今讀來不禁令人唏噓扼腕。

董小宛:戀上風流才子,痴愛一生,香消玉殞,竟換來如此冷酷評價

在這個故事裡,相識相遇之前,男女主角都是江南的知名人物,堪比如今的娛樂明星和豪門貴公子。

董小宛七八歲時,就通詩文,待到十幾歲時,越發的窈窕美麗,至於絲竹管絃、食譜茶經,無不精通。但她的個性好靜,喜歡深遠清幽的自然美景,厭惡男女齊聚,喧囂笑鬧的歡場。

而冒闢疆,是江蘇如皋人。家中三代都是官宦顯貴。年少即以才學聞名。不僅如此,還生的“姿儀天出,神清徹膚”,是一位英俊風流的翩翩公子。還有眾多的女子“粉絲”見了他,“不願做貴人妻,而願做公子妾。”

當時的秦淮岸邊,既是娛樂業的中心,也是上層社會重要的社交場所,名妓與才子,官場與歡場,彼此聲氣相通,都在聚光燈下來來往往,粉墨登場,有如今天的娛樂圈。

這二人,一位是名妓,一位是才子,彼此都聞得對方的大名,但是一直無緣相見。

在好友的慫恿之下,冒闢疆也曾幾次興起前去探訪,誰知董小宛厭惡金陵的喧囂,已經搬去了蘇州,再找過去,又恰逢董小宛外出,一直都不曾遇見。

待到兩人的第一次見面,卻頗有戲劇性。

一天晚上,冒闢疆又一次前來拜訪時,董小宛竟然剛剛喝醉了酒睡下。聽說冒闢疆來了,她的母親扶著董小宛搖搖晃晃的走出來。兩人在庭院的廊前花下見了面。

那是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呢?

如同“雙玉有光,若月流於堂戶。”

好一對明豔美好的璧人!

這花前月下的浪漫之下,兩人卻“四目瞪視,不發一言。”

也許此時此景,無聲勝有聲,四目相對,便勝過千言萬語吧。

雖然兩人都不說話,但心裡卻是沸騰起來。冒闢疆心中評價是“此入眼第一”,一向心高氣傲的董小宛回頭對母親連說:“異人!異人!”

董小宛:戀上風流才子,痴愛一生,香消玉殞,竟換來如此冷酷評價

經此一別,兩人的命運各自漂泊零落,再見之時,已過了三年。

這三年間,金陵秦淮上,紙醉金迷的夢幻破碎了。

大明王朝的江山已陷入風雨飄搖。冒闢疆遭遇了科場失意,父親又遭貶謫,冒闢疆向朝廷上書痛陳力辯,經歷了一場政治風波。期間,這個風流才子又曾與大名鼎鼎的陳圓圓有過一段情史,後來,陳圓圓卻又被豪強劫走。

就在這樣複雜曲折的心境中,冒闢疆偶然在某天月夜中,乘著一條小船,故地重遊,來到了蘇州桐橋。

而此時的董小宛正處在一個更加艱難的時刻。

這三年間,董小宛從蘇杭前往黃山,流連在山水之間。從黃山歸來之後,母親去世,自己患上了重病,關門閉戶,將近一個月,已是奄奄一息。

兩人第二次相見,心中都是一番波瀾。而董小宛正在絕境之中見到了冒闢疆,想到喪母的哀痛,更是情感迸發,不能自已,便有了下面這段極為大膽而熱烈的表白。大意是這樣的:

我想念你已經很久了,就好比被磁石吸鐵、乾草靠近玳瑁(古人認為是能夠產生靜電而吸引的物質),在冥冥之中有天數註定。一刻未見到你就神情恍惚,此時一見到你就神清氣爽。二十天以來,粒米未進,醫藥無效,今天你半夜到來,病已好了一大半。今日此時願意向你託付終身,千萬不要推辭!

面對董小宛如此熱烈直白的情感,冒闢疆卻有點“慫”了。他“沉吟”許久,才說,自己與董小宛一共只見兩面,第一次是“醉中見”,第二次是“病裡逢”,相知還不深,況且自己第二天還要遠赴襄樊去接父親,也不敢久留。說完便辭別而去。

此後的二人,就上演了一部“女追男”的離奇的戲碼。

第二天,冒闢疆出發,董小宛一身靚裝,登船送行,這一送便要就此跟隨而去。從蘇州、惠山,到陽羨、北固山、金山,一路而來,董小宛身著退紅輕衫,明豔無雙,所到之處,“萬人擁睹”,如同凌波微步的仙子一般。

兩人同行二十七日,冒闢疆以“父親歸期未定”,“秋闈之期將近”為由才勸回了她。

董小宛回家閉門謝客,滿懷希望的等待著冒闢疆的消息。等到八月初,董小宛按捺不住,又孤身帶著一個僕婦,從蘇州乘舟而來去找。路上卻遇到盜匪,躲藏在江中的蘆葦蕩裡驚惶的捱了三天,又來到秦淮,等待冒闢疆考試結束。

中秋之夜,總算在秦淮河亭中見到了冒闢疆,當時秦淮河的佳麗們都到了,姐妹都感嘆豔羨,為董小宛終於得到終身幸福而喜極淚下。

而此時的冒闢疆心情依舊複雜,董小宛的父親浪蕩成性,仗著有個好女兒,四處欠債數千兩銀子,而董小宛贖身改籍移戶也非易事,這個男人又一次猶豫不決。

董小宛的朋友姐妹們站了出來,在她們眼中二人這樣一對的神仙眷侶,勢必要成全這段佳話。同為“秦淮八豔”之一的柳如是,與她的丈夫,身為江南文人首領的錢謙益親自為董小宛細心安排籌劃,又為她還清了債打發了債主,有人聽說特意送來千金給她贖身,還有官府中的朋友故舊主動給董小宛改落了戶籍。

等到這一切都塵埃落定了,冒闢疆也似乎再沒有推託逃避的理由了。

董小宛:戀上風流才子,痴愛一生,香消玉殞,竟換來如此冷酷評價

董小宛與冒闢疆婚後的生活,好的如同蜜裡調油。

但愛往往並不是相互均衡,董小宛正是付出最多,甚至可以說是全部的那一方,好似絢爛的煙花一般,迅速燃燒盡了自己的全部生命,給人留下無盡的悵然和失落。

曾經清冷孤傲的秦淮名妓一轉眼成為了賢良淑德的妾室。董小宛入門之後,謹守自己的本分,對冒闢疆的正妻、母親恭順謙卑,又聰慧有禮,掌管家事井井有條,又悉心教導冒闢疆正妻所生的幼子,上上下下對她都極為滿意。每日跟隨著冒闢疆吟詩作賦、品茶撫琴,品鑑金石書畫,二人的生活也甚是相得。

不僅如此,很難想象,為了丈夫,溫柔嬌弱的董小宛竟然成為了一個大廚。董小宛自己生性淡泊,不喜歡甘美肥膩的食物,平時吃飯就是一壺茶泡米飯,加一些水菜香豆豉就是一餐,而冒闢疆則喜歡甜食、海鮮還有醃製肉類。

所謂的“走油肉”,又叫“董肉”,類似於東坡肉,就是董小宛的創造,豬肉搭配雪菜,經歷烤、泡、煮、炸、煨、蒸等六個步驟,冒闢疆盛讚道:“火肉久者無油,有松柏之味。風魚久者如火肉,有麂鹿之味。”

董小宛還發明瞭“董糖”,用芝麻、炒麵、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為原料製成酥糖,切成長五分、寬三分、厚一分的方塊,這種酥糖外黃內酥,甜而不膩,至今還在江南流傳。

董小宛:戀上風流才子,痴愛一生,香消玉殞,竟換來如此冷酷評價

冒闢疆後來說,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董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中享盡了。

是的,只有九年。

隨著李自成攻破北京,大明王朝覆亡,緊接著,清兵入關南下,冒闢疆帶著董小宛,舉家一起向南踏上了流離逃難的路。期間九死一生,每當追兵亂匪危急,董小宛都要走在全家的最後,為冒闢疆和全家多換來一些生機,又智謀百出,一次又一次讓他們轉危為安,化險為夷。

流落到江南之後,冒闢疆患上了嚴重的痢疾,又有瘧疾,寒熱交替,上吐下瀉,不成人形。董小宛就衣不解帶,沒日沒夜的守在冒闢疆身邊照顧侍疾,不懼汙穢,不辭勞苦。有一次,冒闢疆背上生了瘡,無法躺臥,董小宛就讓冒闢疆靠在自己身上,而自己坐著睡了整整一百天。

冒闢疆清楚的知道,如果沒有董小宛,自己無論如何也是撐不過一連串的打擊的。當一家人終於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逐漸安頓下來,冒闢疆的身體也慢慢恢復了健康,而此時的董小宛,已經耗盡了全部的心血和元氣,終於病倒了。冒闢疆心急如焚,請來各路名醫為董小宛醫治,但終於是油盡燈枯,無藥可醫,而最終香消玉殞了。

董小宛:戀上風流才子,痴愛一生,香消玉殞,竟換來如此冷酷評價

世上許多最美好的事物,往往是失去了才體會到它的珍貴,還有無可挽回。

董小宛死後,冒闢疆日復一日的沉浸在對逝去佳人的思念之中,他哀嘆說:“餘何以報姬於此生哉!姬斷斷非人世凡女子也。”董小宛一定不是凡間的女子,我此生拿什麼來回報她?後來冒闢疆又寫了《影梅庵憶語》,從衣食住行到日常瑣事,回憶與董小宛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流露出無限的回味眷戀之情。然而,斯人已逝,再多的回憶和讚美,為她成就了一些身後之名,卻更類似一種粉飾和塗抹。

冒闢疆的友人張明弼在《冒姬董小宛傳》的最後評價說:

“夫飢色如飢食焉:飢食者,獲一飽,雖珍羞亦厭之。今闢疆九年而未厭,何也?飢德非飢色也!……歷之風波疾厄盜賊之際而不變如宛君者,真奇女,可匹我闢疆奇男子矣。”

原來,冒闢疆是“好德”而非“好色”,冒闢疆之所以九年以來沒有對董小宛厭倦的原因是,董小宛是一個品德高尚的“奇女”,可與我的“奇男子”闢疆相匹配。

再翻譯一下,溢美之詞背後的真實評價卻極為冷酷:

董小宛出身卑賤,但品德高潔,謹守本分,很好的扮演了自己作為“妾室”的角色,可以配得上冒闢疆這樣的文人才子。可是,這到底是在誇誰?遍觀冒闢疆的一生經歷,除了年輕時遊蕩浮浪、上書言事的“憤青”軼事,以及晚年隱居山林,堅持做明朝“遺老”,不仕滿清,還算值得稱道之外,還有什麼是堪與董小宛這樣的“奇女子”相配的呢?

人格的平等,本就不論貴賤、尊卑、男女,而她生前的付出、辛勞和血淚,就是為了成就這個浮華懦弱的所謂“才子”,她的生命早已化為塵埃散盡了,而對命運不公的抗爭、對幸福愛情的追求、自身價值原則的堅守,似乎更應讓古往今來眾多鬚眉男子汗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