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不僅比同齡人更獨立,情商也很高

父母在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不僅比同齡人更獨立,情商也很高

父母在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不僅比同齡人更獨立,情商也很高

父母在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不僅比同齡人更獨立,情商也很高

管孩子這件事情上,相信各位家長都各有理念。有些人講究嚴加看管,從小就給孩子立規矩,而有些家長講究快樂教育,讓孩子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

但是有句老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時候父母不好好管教,長大後犯了錯承擔責任的是孩子自己,作為監護人又是不盡責的!這也成為教育中一直爭執不下的話題,在這裡我們的建議則是"使勁管"

為什麼要"使勁管"孩子呢?

在3~6歲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大腦並沒有發育完全,考慮問題還不是特別理智,如果任由孩子性格發展,他未來的人際交往能力可能很大,情商也不高。

各位父母要知道,大腦中不僅僅有左腦和右腦,還有基礎腦、哺乳動物腦、高級理性腦

等等。

另外,還有一個優先發育的情緒腦,在孩子的理智腦發育完全之前,孩子都是被情緒腦控制的,家長要想通過講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可能是"天方夜譚",而正確的做法就是利用監護孩子的權利,"使勁管"。

父母在這4方面

父母在這四個方面"使勁管"孩子

第一;亂髮脾氣

孩子亂髮脾氣,是因為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不足。無非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就是用發脾氣來達到自己目的。第二種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給予自己關注。

當孩子發脾氣,撒潑打滾的時候。父母首先就是不能對孩子打罵處理。不要用過激的行動和語言刺激孩子,否則他將會變本加厲,當然,也要做到不妥協,平靜的等待著孩子發完脾氣。

等到孩子覺得自己這樣做沒用的時候,也就冷靜下來了。父母在這個時候就應該告訴孩子,發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以後不可以再這樣亂髮脾氣。

父母在這4方面

第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可能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還做不了,好好學習就行了。其實不然。三歲之後的孩子是有行動能力的。像平時的掃地。孩子都是可以做到的。

現在的孩子,最多的就是玩具了。但是孩子玩完玩具之後,隨地亂丟,相信都是家長們收拾的吧。這樣一味的幫孩子"善後"。

父母們應該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家務活,和收拾自己的玩具了。讓孩子懂得勞動和收穫之間的關係,這樣的人以後才不會好吃懶做,孩子也會因此培養動手能力、獨立能力和責任感。

父母在這4方面

第三;沒有時間觀念

各位家長的孩子,有沒有大晚上還在寫作業的經歷呢?但是作業明明沒有那麼多,為什麼還會寫到這麼晚呢。就是因為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很容易遲到、賴床,寫作業也拖拖拉拉的,未來步入社會,也會遭人嫌棄,讓人信任不起來,久而久之,這樣的人自尊心就會受挫。

所以作為父母們,應該抓緊管孩子對時間的觀念,做到做事不拖拉,調整孩子作息時間。

父母在這4方面

第四;撒謊找藉口

如果孩子在做錯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找很多借口,撒謊,出現畏懼心理,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一蹶不振。

這樣的孩子,這種情況父母就要注意了。首先就得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給孩子講述塑造良好行為習慣的故事,因為故事是孩子獲取知識的捷徑,通過故事告訴孩子,什麼是好品質,什麼是責任,當孩子撒謊,找藉口的時候。父母不要不要直接指責,要用幽默的方式化解,這樣可以給孩子留足自尊心。

父母在這4方面

世界上沒有壞孩子,只要縱容孩子的父母。孩子的出生就是一張白紙,會出現什麼顏色。全憑父母們,從小給孩子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未來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小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多學習學習繪本,裡面主要是針對3-6歲孩子,目的是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

父母在這4方面

裡面包括我國傳統的禮儀、思想、自信心等教育方式,孩子天生對圖畫感興趣,家長在旁邊引導,孩子自然養成了好習慣,也為幼兒園打下良好的基礎

父母在這4方面

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