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世界—谜一样的小生命》——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奥秘

2020年,新年伊始,我们还没来得及放鞭炮辞旧迎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已经在全国迅速蔓延。原本酝酿已久的年味,被恐惧取代。


作为成年人,我们大多数很清楚什么是病毒。可当3岁的儿子一脸天真地望着我,问我“什么是病毒”时,我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他。


该怎么给他解释病毒这种“看不见”的微生物呢?


浪花朵朵童书出品的《微观世界——谜一样的小生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这本图书本来是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阅读的,但拿到3岁的孩子面前,引起他的一片“惊呼”。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开本的图画书,书上画的“虫子”比他见过的真实的昆虫还大,而且姿态各异,千奇百怪,就像孩童想象中的光怪陆离的世界。


《微观世界—谜一样的小生命》——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奥秘


除了精美的图画,这本图书所获的荣誉也让人惊叹!自2017年出版以来,已出售多国版权,两年时间内获得了欧洲三大奖:

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颁发的“科学趣味奖”;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非虚构类“特别推荐奖”;

法国“科学无秘密奖”青少年组奖。


两位作者实力超群,除《微观世界:谜一样的小生命》之外,他们共同创作的青少年科普读物还曾获法国青少年出版工会颁发的“地球奖”。


这本书的科学顾问也非常厉害,由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塞德里克•于巴斯和克里斯蒂娜•罗纳德担任。中文版的译者具有生物学和古生物学背景,这一切保证了知识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强烈建议在读完本书之后,随身配备一个手持放大镜,帮助我们大开眼界,发现大量的微小生命。


无论是十几年前爆发的“非典”,还是两年前的“埃博拉”,或者如今的“新冠病毒”,都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只是管中窥豹,对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也只略知一二。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还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奥秘。而这些生命大部分都是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



1. 遇见谜一样的小生命


一开始看到书名时,被“谜一样的小生命”吸引。自从升级成妈妈,就一直在探索孩子的身心世界。对于每一位妈妈而言,孩子就是“谜一样的小生命”。当我们的小生命遇见微观世界中的“小生命”,会有怎样的惊喜呢?


斯坦福大学的文学教授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说:想象力的真正自由在于意识到自己的有限。对于孩子而言,要激发他们自由的想象力,就是让他们更多地认识未知的事物。

微生物虽然在我们身边,但却看不见。不被孩子感知的事物,也就无法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在《微观世界:谜一样的小生命》这本书中,作者们所选取的微型生物代表,都是我们或在家中,或外出散步,或在淡水中游泳,或是潜入海底就能发现的。


当我们对孩子说:“瞧!这些小动物就住在我们散步时路过的苔藓中。”他们肯定会问出十万个为什么。这个过程就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兴趣。


如果能够随身携带一个放大镜,孩子自己就可以在大自然中寻找到答案。



2. 异彩纷呈的图画世界


翻开绘本的第一页,这页和最后一页被称为环衬,又叫做蝴蝶页。很多绘本的前后环衬是一样的。这本书要仔细察看,才会发现不一样!就像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微小生命一样,我们会发觉它们一直在运动!


《微观世界—谜一样的小生命》——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奥秘

蝴蝶页(前)


《微观世界—谜一样的小生命》——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奥秘

蝴蝶页(后)


阅读绘本最重要的就是读图。一开始的封面和蝴蝶页就向我们展示了无数种不知名的微小生命,我们当然想知道它们是谁?住在哪里?是否对我们有害?也许孩子的问题会更多。


作者们用精美的画作向我们展示了十个不同场景的微生物,从海滩到海底,从森林土壤到家中厨房它们在床单上,也在我们的皮肤上......


每一副图画都是按照精确的比例尺放大,从20倍到150倍。作者先把我们带入一个具体的真实场景,我们会看见各种各样的有着不同动作和习性的生物。然后作者会放大某个不起眼的“黑点”,让我们看清楚这些原本“看不见”的生物。


《微观世界—谜一样的小生命》——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奥秘


这样的设计有趣而又不失严谨,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学习特点:要与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



3. 修辞的语言更接近儿童的内心


“盛大的水中芭蕾”“海滩隐士的秘密生活”“海底的幽暗派对”...... 看到这些词语,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已经浮现出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狂欢的场景?作者用这种拟人化的语言,给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插上了一双翅膀。


《微观世界—谜一样的小生命》——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奥秘


“这儿,水流翻卷起鱼卵,微型水母正在其中翩翩起舞;稍远一点儿,一只虾幼体跳动着拨开一团你推我搡的海胆幼虫......”

这些优美的语言把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展示得栩栩如生。


林良先生在《浅语的艺术》中提到一个观点:用文学教育孩子。很多人会觉得“文学”离孩子很遥远,可是在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你还会觉得“文学”与生活是分开的吗?


记得有一次和孩子在一棵树下捡银杏叶,他精心地挑选了一片叶子拿在手中,对我说:“这个好像一把小扇子。”我很惊讶,孩子就是天生的“文学家”呀!


教养的难题,很大部分就是因为“语言不通”,大人说的很多话,孩子听不懂,就表现出“不听话”。前几天孩子指着一棵树问我:“这棵树为什么没有树叶?”我心想,当然是树叶枯萎了。刚想脱口而出,就意识到孩子不懂“枯萎”的意思。于是就对他说:“因为冬天太冷了,树叶冷得缩成了一团,我们就看不见它们了。”孩子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这本书站在儿童的角度,运用大量的修辞语言,将严谨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但又不失文学性。同时也为家长和孩子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让孩子能听懂家长的话。



4.图文结合的专业名词解释:让孩子接近科学

这本书最让人叹服的地方是最后一章:专业名词解释。作者不光用严谨的科学语言结合精美的图画解释了每一个出现在书中的名词,还介绍了显微镜的历史,让我们知道人类是如何一步一步认识和了解微生物的。也让孩子明白,科学进步是每个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微观世界—谜一样的小生命》——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奥秘


虽然孩子并不懂这些专业术语,但如果家长用一些科学语言教育孩子,说不定会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好奇的种子。要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就是因为他好奇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不是往天上飞。


路易斯·巴斯德(研发了炭疽和狂犬病疫苗的科学家)说:“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对孩子的科学启蒙教育,就是在为未来的机遇做准备。


虽然这本书的篇幅有限,但是作者利用这有限的空间,向我们以及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的大门,大门后面的世界是无限的。


这个曼妙的地球,还有无穷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地球的未来,也是人类的未来。


写在最后:

“新型冠状病毒”从爆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周。虽然疫情愈演愈烈,但我依然相信大自然的本意是想和人类和平共处。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善待自然,自然也会善待人类。

保护自然,从我做起,从教育孩子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