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扔东西”的动作,隐藏了4个发育的“奥秘”,家长可别小瞧

<code>我们身边的新手父母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大概从8个月开始,宝宝就特别喜欢折腾人,喜欢拿着玩具往地上扔等家长捡回来。可是你捡起来把玩具给她,她会又扔下去!而且还会看着我们哈哈大笑。如此反复,乐此不彼。/<code> 

如果您家的宝宝正处于这种“沉迷于扔东西不能自拔”的阶段,家长要注意了,千万不要因为麻烦,或者宝宝动作本身破坏的物品而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因为,这个动作里面隐藏了4个你不知道的“奥秘”。

宝宝“扔东西”的动作,隐藏了4个发育的“奥秘”,家长可别小瞧

宝宝反复“扔东西”的动作,隐藏了4个发育的“奥秘”,家长可别小瞧

1、宝宝到了手部敏感期

正值手部敏感期的宝宝,通常都喜欢<strong>通过各种手部运动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双手,爱扔东西就是宝宝锻炼双手的一种常见方式。宝宝这样扔东西的过程中,不仅使自己手部得到了锻炼,还会刺激大脑的神经元,对宝宝大脑的发育也有促进的作用。

宝宝“扔东西”的动作,隐藏了4个发育的“奥秘”,家长可别小瞧

2、宝宝在向家人证明“我”的力量

这其实是孩子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宝宝发现他可以<strong>通过自己的力量,使物体离开原来的位置。然后通过扔东西的行为,向家人证明:“我”的力量也很“大”,我学会了“扔东西”的这项新技能,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

宝宝“扔东西”的动作,隐藏了4个发育的“奥秘”,家长可别小瞧

<strong>3、宝宝在观察一些“因果关系”

从宝宝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反复扔东西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学习和探索。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宝宝会发现一<strong>松手东西就会掉到地上、东西掉到地上会发出声音、不同的东西掉落后会<strong>发出不同的声音等等。这样一次次的验证自己发现的“因果关系”,会让宝宝更加的兴奋,这也就是宝宝会不停扔东西、也不嫌累的原因。

宝宝“扔东西”的动作,隐藏了4个发育的“奥秘”,家长可别小瞧

4、宝宝在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

婴儿早期处于一种感觉运动水平上的自我中心化。认为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他们自身动的时候,世界也会随之而动。大概在一岁之后,宝宝在不断扔东西的过程中,会突然发现原来<strong>自己和物体是分开的。“扔”这个动作发生之后,东西到了一个新的位置,但自己还在原地。同时,反复扔过好多次之后,宝宝还会<strong>观察到物体的远近,逐渐开始理解“空间”的概念。

宝宝“扔东西”的动作,隐藏了4个发育的“奥秘”,家长可别小瞧

宝宝处于“扔东西”时期,父母应该怎么办?

孩子的“扔东西”行为,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两岁左右。家长尽量<strong>不要过多的干涉和制止,尽量给宝宝准备合适的空间和适合扔的玩具就可以。在宝宝扔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在一旁引导宝宝,告诉他什么东西是可以扔的,<strong>什么东西是不能扔的,同时要让宝宝远离易碎品,以免发生危险。

宝宝“扔东西”的动作,隐藏了4个发育的“奥秘”,家长可别小瞧

让宝宝最大限度的发育自己的各项能力,就是对孩子最专业的培养。家长还可以让宝宝把“扔玩具”和“捡玩具”当做亲子游戏,偶尔<strong>互换一下“扔”和“捡”的角色,还能很好的锻炼孩子的“大动作”能力,让孩子能更早走路。而且慢慢让<strong>孩子适应“捡玩具”的身份, 能顺便培养宝宝收拾玩具的习惯,一举多得,家长这回不会小瞧了吧!

宝宝“扔东西”的动作,隐藏了4个发育的“奥秘”,家长可别小瞧

<code>我是文华,一名高级育婴师、也一个是3岁宝宝的妈妈,我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code>

0-3岁家长要格外注重宝宝脑力的开发,不要<strong>只是依靠宝宝本能的“扔东西”。文华和宝宝会经常玩《幼儿左右脑开发游戏》里的游戏,宝宝特别喜欢。而且这套书有专门针对开发幼儿观察力和空间感知力的游戏性训练,<strong>在玩的同时开发大脑潜能,让孩子越来越聪明。

宝宝“扔东西”的动作,隐藏了4个发育的“奥秘”,家长可别小瞧

培养提升孩子观察力,文华推荐《儿童观察力训练游戏书》,它从局部、整体、细节、推理、类比五个方面,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全面开发提升观察力,让孩子<strong>发育大脑和肢体不只是靠“扔东西”,而且现在购买还有粉丝优惠,比平时便宜很多,性价比超高

宝宝“扔东西”的动作,隐藏了4个发育的“奥秘”,家长可别小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