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扔東西”的動作,隱藏了4個發育的“奧祕”,家長可別小瞧

<code>我們身邊的新手父母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大概從8個月開始,寶寶就特別喜歡折騰人,喜歡拿著玩具往地上扔等家長撿回來。可是你撿起來把玩具給她,她會又扔下去!而且還會看著我們哈哈大笑。如此反覆,樂此不彼。/<code> 

如果您家的寶寶正處於這種“沉迷於扔東西不能自拔”的階段,家長要注意了,千萬不要因為麻煩,或者寶寶動作本身破壞的物品而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因為,這個動作裡面隱藏了4個你不知道的“奧秘”。

寶寶“扔東西”的動作,隱藏了4個發育的“奧秘”,家長可別小瞧

寶寶反覆“扔東西”的動作,隱藏了4個發育的“奧秘”,家長可別小瞧

1、寶寶到了手部敏感期

正值手部敏感期的寶寶,通常都喜歡<strong>通過各種手部運動的方式,來鍛鍊自己的雙手,愛扔東西就是寶寶鍛鍊雙手的一種常見方式。寶寶這樣扔東西的過程中,不僅使自己手部得到了鍛鍊,還會刺激大腦的神經元,對寶寶大腦的發育也有促進的作用。

寶寶“扔東西”的動作,隱藏了4個發育的“奧秘”,家長可別小瞧

2、寶寶在向家人證明“我”的力量

這其實是孩子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寶寶發現他可以<strong>通過自己的力量,使物體離開原來的位置。然後通過扔東西的行為,向家人證明:“我”的力量也很“大”,我學會了“扔東西”的這項新技能,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

寶寶“扔東西”的動作,隱藏了4個發育的“奧秘”,家長可別小瞧

<strong>3、寶寶在觀察一些“因果關係”

從寶寶的角度出發,這樣的反覆扔東西的過程,其實是一種學習和探索。在扔東西的過程中,寶寶會發現一<strong>鬆手東西就會掉到地上、東西掉到地上會發出聲音、不同的東西掉落後會<strong>發出不同的聲音等等。這樣一次次的驗證自己發現的“因果關係”,會讓寶寶更加的興奮,這也就是寶寶會不停扔東西、也不嫌累的原因。

寶寶“扔東西”的動作,隱藏了4個發育的“奧秘”,家長可別小瞧

4、寶寶在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

嬰兒早期處於一種感覺運動水平上的自我中心化。認為世界和自己是一體的,他們自身動的時候,世界也會隨之而動。大概在一歲之後,寶寶在不斷扔東西的過程中,會突然發現原來<strong>自己和物體是分開的。“扔”這個動作發生之後,東西到了一個新的位置,但自己還在原地。同時,反覆扔過好多次之後,寶寶還會<strong>觀察到物體的遠近,逐漸開始理解“空間”的概念。

寶寶“扔東西”的動作,隱藏了4個發育的“奧秘”,家長可別小瞧

寶寶處於“扔東西”時期,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的“扔東西”行為,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兩歲左右。家長儘量<strong>不要過多的干涉和制止,儘量給寶寶準備合適的空間和適合扔的玩具就可以。在寶寶扔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在一旁引導寶寶,告訴他什麼東西是可以扔的,<strong>什麼東西是不能扔的,同時要讓寶寶遠離易碎品,以免發生危險。

寶寶“扔東西”的動作,隱藏了4個發育的“奧秘”,家長可別小瞧

讓寶寶最大限度的發育自己的各項能力,就是對孩子最專業的培養。家長還可以讓寶寶把“扔玩具”和“撿玩具”當做親子游戲,偶爾<strong>互換一下“扔”和“撿”的角色,還能很好的鍛鍊孩子的“大動作”能力,讓孩子能更早走路。而且慢慢讓<strong>孩子適應“撿玩具”的身份, 能順便培養寶寶收拾玩具的習慣,一舉多得,家長這回不會小瞧了吧!

寶寶“扔東西”的動作,隱藏了4個發育的“奧秘”,家長可別小瞧

<code>我是文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一個是3歲寶寶的媽媽,我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code>

0-3歲家長要格外注重寶寶腦力的開發,不要<strong>只是依靠寶寶本能的“扔東西”。文華和寶寶會經常玩《幼兒左右腦開發遊戲》裡的遊戲,寶寶特別喜歡。而且這套書有專門針對開發幼兒觀察力和空間感知力的遊戲性訓練,<strong>在玩的同時開發大腦潛能,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寶寶“扔東西”的動作,隱藏了4個發育的“奧秘”,家長可別小瞧

培養提升孩子觀察力,文華推薦《兒童觀察力訓練遊戲書》,它從局部、整體、細節、推理、類比五個方面,幫助孩子在遊戲中全面開發提升觀察力,讓孩子<strong>發育大腦和肢體不只是靠“扔東西”,而且現在購買還有粉絲優惠,比平時便宜很多,性價比超高

寶寶“扔東西”的動作,隱藏了4個發育的“奧秘”,家長可別小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