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在乎我,就得顺着我”:我们是如何掉进情感勒索圈套的?

前不久,朱丹在综艺节目《做家务的男人》中,分享了和老公周一围的吵架经历:

两个人吵架后,周一围会选择冷处理,两个小时后像没事人一样过来和朱丹说话,或者抱一抱她。

这个时候如果朱丹继续生气,周一围会说:“我现在是给你台阶,如果你不走下来的话,待会儿这个台阶可就没有了。”

“你要是在乎我,就得顺着我”:我们是如何掉进情感勒索圈套的?

姿态之高,令现场嘉宾直呼接受不了。

但朱丹说,这时候自己后背“蹭”地一下冒出冷汗,赶紧与周一围和解。

周一围的“台阶论”引起网友公愤,这是求和吗,这明明就是威胁啊?!凭什么他给了台阶,别人就一定要下?

周一围深切击中朱丹内心的要害,拿准了她更珍惜他们之间关系的这个“弱点”,使用要挟手段迫使朱丹做出让步。

这种利用最亲密的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弱点来达到目的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一词是由苏珊·福沃德最先提出来的,她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兼畅销书作家,有着超过45年的从业经历。她对人际关系心理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帮助几千人治愈了影响他们一生的心理问题,并出版了《情感勒索》这一经典作品,畅销全球20年。

“你要是在乎我,就得顺着我”:我们是如何掉进情感勒索圈套的?

《情感勒索》一书,是首部提出“情感勒索”概念的心理学经典。它通过分析情感勒索的来龙去脉、勒索者的动机与套路、勒索者和受害者的内心世界,并以大量家庭与职场的真实案例,教会我们应急止损,打破勒索与屈服的恶性循环,走出人际关系中的迷雾。

苏珊认为,我们最关心、血缘最浓、交往最频繁的人,对我们的杀伤力是最大的。他们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利用和我们的亲密关系,抓住我们内心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迫使我们做出让步,产生一种“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方式做,你肯定会不太好过”的效果。

情感勒索普遍存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甚至老板和员工之间。他们也许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为你好”,却会让你过得生不如死。

“如果你跟我离婚,就别想见你儿子了。”

“你再给我两年时间,等我事业稳定了,我们就结婚。”

“你个不孝子,是不是想让我死给你看?”

“你敢跟他结婚,我们就断绝母女关系。”

以上情况并不陌生,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些情感勒索者的潜台词是:你要是在乎我,就得顺着我

情感勒索看似以受害者让步、勒索者满足告终,实际上侵害了受害者的自我完整性,也让勒索者的心态更加扭曲。

一次次不起眼的小让步,却埋下了一颗消耗爱意、侵蚀人格、毁灭关系的定时炸弹。

情感勒索中,两个人都是输家。

“你要是在乎我,就得顺着我”:我们是如何掉进情感勒索圈套的?

一、怎样识别情感勒索?

在生活中,大部分的情感勒索是混沌不明、难以察觉的,而且常出现在那些看似美好和谐的关系中。

在《情感勒索》一书中,苏珊用一对年轻情侣的例子,让我们了解情感勒索的六个阶段,教我们识别情感勒索。

1、 要求:反正我们每天在一起的时间这么长,干脆住在一起吧。

2、 抵抗: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我希望能拥有自己的空间。

3、 施压:我只是想做一些对我俩最好的决定,你太过于自我中心了。

4、 威胁:如果你不够爱我,也许我们可以考虑结束。

5、 屈服:做出让步,不再坚持。

6、 重启:双方和解,勒索模式形成。

你在发现对方只求满足一己之需而完全忽略你的需求时,就已经面临情感勒索的窘境了。

在情感勒索中,爱与尊重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在情感勒索者达到目的时,双方的关系才可能恢复和谐。

二、身边的那些情感勒索者

每种类型的情感勒索者都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在表达要求、压力、威胁和负面评价方面也有迥异的表达方式。

1、施暴者

这种类型的人总是清楚地让我们知道他们有什么需求,并告诉我们忤逆他们会有什么后果。他们惯用的台词是:“如果你回去工作,我们就一刀两断”,“如果你不加班,就别想升职”……

只要我们一不顺从,他们马上就会怒发冲冠。一种人可能会直截了当地爆发不满,甚至语带威胁,叫做“积极施暴者”。另一种低头生闷气的人则属于“消极施暴者”。

不管是哪一种,施暴者追求的是一边倒的关系,“不听我的话就滚”是他们的座右铭。不管你想什么,需要什么,施暴者根本置之不理。

对朱丹来说,周一围就属于情感上的施暴者, “我现在是给你台阶,如果你不走下来的话,待会儿这个台阶可就没有了”,赤裸裸的语言威胁,杀伤力巨大,朱丹明白如果反抗的话,情况可能更糟糕,所以只好妥协。

我们都不想离开我们深切关心和爱着的人,所以我们会竭尽所能地满足这些施暴者的需求,让自己同意他们的一言一行。

最近一季《中餐厅》播出后,黄晓明因为喜欢指使他人、过分自高自大一天冲上三次热搜。有网友调侃,杨颖宁愿拍烂戏也不愿意回家,就是因为受不了黄晓明。

有一次上《快乐大本营》,主持人问杨颖,最不喜欢黄晓明说哪句话。

杨颖的答案是:好好好,都是我的错。

“你要是在乎我,就得顺着我”:我们是如何掉进情感勒索圈套的?

杨颖无奈表示,每次意见不合,黄晓明就用这一招。问他哪儿错了,他就不说话了。

黄晓明的这种态度则属于“消极施暴者”,到目前为止,最令人无法招架的情感勒索者就是这种人了,因为他们从不说出自己的感觉。

这类人冷冰冰的态度一般人都很难忍受,他们就像退进一座无法穿透的堡垒,一点也不在乎我们所受到的影响,我们能够感觉到对方的愤怒正逐渐高涨,而自己就是他的目标——这就像把我们放进充满压迫和紧张的压力锅中,大部分人会迅速让步,因为这是最快缓解压力的方式。

2、自虐者

“自虐者”会将所有威胁内化,强调如果不让步,他们会对自己做出某些举动。

歇斯底里、充满被害妄想的人格特质,是自虐者的基本特征。自虐型的人总有办法让对方觉得“我应该为所有的事负责”。

朋友小娜最近跟我哭诉,她每次跟老公争吵激烈的时候,她老公就会以自残的方式疯狂扇自己嘴巴,虽然不是打在她脸上,但却比打在她脸上更疼。

小娜阻止不了他,只好赶紧抱住他,向他认错投降,她老公这才罢休。

这类型的情感勒索是把重点放到了对方的责任感上,让对方为自己的行为自责,从而顺从他们。

“别跟我吵,我要得抑郁症了。”

“如果你不照做,我就不吃饭,不睡觉,不喝水,不吃药,我要毁掉自己。”

“你敢离开我,我就自杀。”

以上都是自虐者可能使用的威胁方式。他们会警告我们,如果不照着要求去做,他们会非常沮丧,甚至无法活下去。他们会做出一些举动,把生活搞得一塌糊涂,甚或伤害自己。

“你要是在乎我,就得顺着我”:我们是如何掉进情感勒索圈套的?

3、悲情者

悲情者在不顺心的时候,不会威胁伤害任何人,相反,他们会暗示我们如果不照做,他们将受苦,错就全在你了。

“如果你不帮我,我就会被炒鱿鱼了。”

悲情者在强扣罪名和使别人产生罪恶感这方面颇具技巧,我们会在他们的“引导”下了解,他们的愿望能否实现就全靠我们了。

悲情者的拿手台词是:“我好难受,看看你让我变成什么样子了!”

这种人不能如愿的时候,常会表现得沮丧、沉默,甚至眼中还含着泪水,用尽所有方式让对方知道,他们现在如此痛苦都是对方导致的。

4、引诱者

引诱者是四种情感勒索中最不易被发觉的,他们会先允诺我们一切关于爱、事业、钱财等方面的要求,然后告诉我们,如果不顺从他们的要求,我们就什么也拿不到。

这有点像挂在棒子另一端可望而不可即的胡萝卜,我们越挫越勇地向前迈进,直到最后才发现,他们不过是在勒索我们。

“我会给你升职加薪,只要你揭发他。”

“我会跟你结婚,只要你给我买房。”

“你不是想要这个吗?那就乖乖听我的。”

想要得到引诱者提供的东西,我们就得对他们言听计从。

“你要是在乎我,就得顺着我”:我们是如何掉进情感勒索圈套的?

三、对情感勒索说“不”

想要摆脱情感勒索,你需要改变以往习惯性回应的方式,不要再走消极抵抗、接受压力并立刻投降的老路。

在《情感勒索》一书中,安娜提出了解决情感勒索的方法——SOS策略。

当你觉得快要被情感勒索的压力淹没时,要使用SOS: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和制定策略(strategize)。

1、 停下来

对付情感勒索的首要工作就是“什么都别做”。

你不必立刻回应情感勒索者的任何要求,你需要的是在远离压力的前提下给自己一段时间来思考。

不论情感勒索者的要求是什么,你都可以使用拖延话术,为自己争取考虑的时间。

“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不能轻易下决定,我需要好好想一想。”

勒索者总是十分着急:你到底要想多久?

我们可以适时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并不打算要求你什么,我只是需要一点时间考虑你的要求。

如果你在说过这些话之后还是感到焦虑和压力,那就试试“走开”这招。找借口离开现场,去别的地方静一静,比如“我得喝杯水”,“我要去洗手间,马上就回来”等。

当我们离开情感勒索的情境时,我们的情绪才能平复下来,才有可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2、 冷静观察

当我们从情感勒索的情境中抽身后,就要化身为一位旁观者,用理智和观察力重新审视对方的要求和自己的反应。

冷静一下,看看情感勒索者的要求:

对方到底想要什么?

对方是怎样提出这种要求的?是含有爱意、语带威胁还是很不耐烦?

如果你并没有马上妥协,对方有什么反应?

接下来,想想自己对勒索者的反应:

我是否习惯于妥协?

我是否总是怀疑自身能力?

我最容易被攻破的弱点是什么?

当这一切都有了答案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策略,对你与情感勒索者相处的既定模式进行一次彻底的改变。

“你要是在乎我,就得顺着我”:我们是如何掉进情感勒索圈套的?

3、 制定策略

在应对情感勒索时,吼叫、生闷气、威胁或指责等方式都是充满防御性的,只会让气氛更紧张,激起更多的情绪反应,结果是,我们企图保护自己,反而火上浇油。

在处理情感勒索时,非防御性沟通对任何阶段的任何人都很有效。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口吻。

“对不起,让你这么生气。”“我能理解你的心情。”“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来聊聊。”这些例句是非防御性沟通的精髓。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是:你绝对没错(即使你并不这样认为。)

用非防御性方式宣布你的决定,并坚守自己的立场。

当遭遇负面评价和贴标签:你在感情中太自私了。

不要急着反驳,我们更应该让沟通环境冷静:我明白,事情对你来说是这样的。

遭遇威胁时:你如果跟我离婚,就再也见不到你的儿子了。

我们需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我不希望你这么做,但我心意已决。

非防御性沟通让我们学会“何以百练钢,化为绕指柔”的方法,去化解情感勒索者的招数。只有你摆脱情绪的控制,保持冷静和理智,情感勒索才不能形成。

“你情我愿”绝对是情感勒索的重要元素,如果没有我们的“一臂之力”,情感勒索根本无法存在,正是因为我们的不断让步,才让勒索者掌握了达成目的的方法。

情感勒索虽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暴行,但却会让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和完整性遭受侵蚀,最终危害我们最重视的亲密关系及自尊心。

一段健康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关爱、替彼此着想、希望对方更好的基础上。如果你在生活中饱受情感勒索的纠缠,《情感勒索》一书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从现在开始,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