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南戰爭、美國會失敗?

為什麼越南戰爭、美國會失敗?

1、美國無法擴大戰爭規模。對於美國來說,不擴大戰爭未必會輸,但擴大戰爭則一定會輸。美國最大的敵人是蘇聯,美國最需要保護的是歐洲。越南方面擴大戰爭規模,則大量軍隊投入遠離歐洲的地區,而且直接與中國軍隊消耗,而不是蘇聯。這意味著,美國把自己的軟肋露出來給蘇聯,而把實力消耗在一個不可能威脅到歐洲的對手身上。因此,擴大戰爭規模,無論與中越打的如何,美國在戰略上都已經輸了。更何況,美國從朝鮮戰爭已經知道,與中國在山嶽地帶交手,自己也未必能贏。所以,美國首先就無法擴大戰爭規模。

2、,中國在支持北越。這首先導致,美國的地面部隊不能夠深入北越對北越產生實質性打擊。光靠空軍,無法解決問題。而中國的糧食及軍械支援,使得北越可以全民皆兵,不必顧忌生產問題。而越南的主要意識形態,也是民粹動員能力非常強的一種。所以儘管北越傷亡遠高於美軍,他們仍然能堅持打下去。這和阿富汗面對蘇聯是一樣的。只不過阿富汗的民粹主義動員靠的是另一種意識形態,而支持阿富汗的,變成了美國。

為什麼越南戰爭、美國會失敗?

3、,美國軍隊在越南基本上是坐等捱打。美國陸軍不能夠深入北越,實打實地消滅對手,而北越軍隊則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從戰略上對美軍就是不利的。

不能擴大戰爭規模,不能深入敵境徹底掃蕩,只能消耗,還面對最不懼怕消耗的民粹主義動員模式,敵方更有大國支持(物資上有能力對耗),地形也有利於游擊戰。於是只能拖來拖去,最後經濟壓力太大,就撤軍了事。

所以,美國的戰敗,和它是不是民主國家,沒有必然聯繫。把蘇聯放在這個位置上,他一樣要敗,只不過落敗的形式也許會有不同。

如果覺得美國是民主國家,所以死不起人,那我們來做個對比。越南戰爭美國4.7萬死亡,15萬受傷。阿富汗戰爭,蘇聯1.4萬死亡,5.4萬受傷。真的非民主國家就更能死得起人麼?當然,傷亡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也是兩國撤軍的原因之一。

美國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其決策層必然受民意影響,這不假。但民意同樣是受經濟條件影響的。當然,由於有了民意,民主國家對經濟條件的改變可能更為敏感。但我覺得民意在這裡並不是一個決定性要素,而是一個向決策層傳導損失的渠道。我認為如果越戰支出不大、傷亡也很少,美國未必就會形成要求撤軍的強烈民意。

至於“這場戰爭牽制了中蘇,所以美國勝了”,這種說法更是錯誤的。蘇聯絲毫沒有被牽制。而中國當時更是與蘇聯交惡,絲毫沒有威脅美、日、歐洲的能力。其實,恰恰相反,這是美國被中國牽制而讓蘇聯佔便宜的舉措。如果在全局上看,60年代美國在戰爭上花費過大,導致國內經濟增長受阻,產生巨大的國內經濟壓力。這是美國主導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重要原因。美國最後自己背棄了這個體系,選擇了將美元貶值,來換取貿易平衡和經濟增長(儘管效果並不好)。越南戰爭明顯是美國敗了,而且敗得很慘。

為什麼越南戰爭、美國會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