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傲骨盡顯價值底色 逆風而行詮釋醫者擔當

現年48歲的宋海龍是綠園區人民醫院副院長。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擺在第一位,帶領全院醫務工作者積極戰“疫”,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動人的讚歌。

白衣傲骨盡顯價值底色 逆風而行詮釋醫者擔當

守土擔責 以身作則帶好頭

作為一名有著豐富管理經驗的業務院長,宋海龍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著敏銳的判斷與應對。在接到上級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通報後,他立即主持召開了全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專題動員會,著手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並落實各崗位職責。他帶領醫護團隊出方案、調物資、建流程,帶領大家展現“綠醫人”的速度:及時整合內科療區,建成“三區兩通道”、人與物流向設計規範的新冠疑似患者留觀室只用了48小時;按照上級防控要求為發熱門診新增DR設備、血球計數儀超敏C測定一體機、乾式生化分析儀各一臺,從採購、安裝、調試完成到投入使用,只用了24小時……

白衣傲骨盡顯價值底色 逆風而行詮釋醫者擔當

守土盡責 牢記使命重擔當

作為醫院防控領導小組的“指揮官”、專家會診組組長,宋海龍帶領8位醫務工作者24小時待命,經常在半夜對發熱患者進行會診、對病情進行研判。在佈置抗擊疫情相關工作的同時,更要保證全區群眾在特殊時期的正常診療。兩個多月,他最常去的地方是防疫一線,最常吃的午餐是方便麵,最惦記的事是全體職工的防護安全,最忽略的人卻是自己。從1月21日至今,全院預檢分診19976人次,發熱門診排查66人次,專家會診病例66例,發熱留觀病人核酸檢測2例。在2名發熱患者核酸檢測留觀期間,他第一時間組織內科專家為其定製治療方案,時刻關注病情發展,多次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並及時轉診。兩位高齡患者最終排除新冠肺炎並得以妥善治療,患者和家屬感激不盡、連聲道謝。

白衣傲骨盡顯價值底色 逆風而行詮釋醫者擔當

守土負責 務實舉措有成效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宋海龍不僅戰鬥在醫院,還承擔起長春北站、機場疫情防控點的醫學監測轉運任務;承擔轄區新冠肺炎接觸者及集中觀察發熱人員轉運及就醫工作;負責留驗站的組建並牽頭專家會診組工作。在接到上級緊急任務時,他一次又一次地穿上防護服,和同事們不知疲倦地奮戰在抗疫一線。

3月初,全國疫情防控總體平穩,復工復產工作迫在眉睫。他帶領醫護人員分析形勢,制定支持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在保證防疫工作、日常診療工作不放鬆的同時,率先恢復各類健康體檢工作。截至目前,累計提供各科體檢服務3000餘人次。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在諸多困難和挑戰面前,宋海龍時刻不忘“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神聖使命,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初心和使命、用無私付出彰顯了責任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