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華你的人生內涵,最艱辛是認知的梳理:視界、認知、行為、動力

前文有說,所謂人生內涵的昇華,就是把即時性的認知視角,升級為一生甚至是永生尺度下的視角;把認知從一時經歷所能共鳴的智慧,升級為一生經歷可共鳴的甚至是超越時代極限的;把短暫性的人生方向,升級為可以永恆追求,可以被承繼的人生方向;把人生動力,從被動或貪念升級到可以產生無盡動力的。只有在此對比下,你才會知道你的人生是多麼的脆弱,緣何會如此扛不住人生的風風雨雨。

人的一生,是“生從享中來,死往創中去,搬得一生”的。其中的搬,指的正是“視角的擴大,認知的梳理,行為的調整以及對人生核心動力的呵護”。從打開一生尺度的視角,到點滴梳理自己的認知,再通過認知調整行為,最終使得人生核心動力發生質變,完成一次人生的昇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一生的精力都是用在了這次提升上,能夠抵達一生的視角,能夠在人生盡頭,理解那些聖人先賢的人生大道,能夠實現某個人生目標,能夠無愧於心。如此,雖不至於有大成,但也足以令此生無憾。

昇華你的人生內涵,最艱辛是認知的梳理:視界、認知、行為、動力

人生昇華,認知昇華

認知的昇華,是對人生深度的昇華

我們的認知是分為理念(認知碎片),方法論(小體系)和萬物本原的。由於理念常常是對立的,一分為二的,以至於如果我們的認知上限就是一些理念的話,那麼日常的生活中必然會充滿了火藥味。而所謂的認知昇華,正是要完成從理念到方法論的掌握,甚至是可以共鳴到萬物之本原的存在。

昇華你的人生內涵,最艱辛是認知的梳理:視界、認知、行為、動力

人生昇華之認知

人對理念的態度,終此一生,要經歷三次變化,但不是每個人都走到了最後。首先,第一次遇到某個理念,不論是支持還是反對,態度是很堅定的;直到經歷三觀動搖,開始質疑,漸漸走向中立或迷茫。之後對還可以再經歷一次蛻變,即在本原支撐下,形成對立理念的統一場應用,可以使其自由轉化,不再需要保持中立。

舉個例子:通常,多數人會更容易相信“樂觀比悲觀好”,少數人會覺得悲觀比樂觀好。經過一段人生後,大多數人則會覺得,無所謂樂觀還是悲觀,做你自己就好,但又說不清你自己到底怎麼個好法,或許就是所謂的眼下就是最美好的之類的說辭。如果完成第二次認知上的階躍,就會變成“悲觀可以令人變得深刻,樂觀可以令人不那麼容易在前往深刻的路上死亡,通常一個人需要在不同的時候,保持不同的形態。一味的樂觀會容易讓人膚淺,而一味的悲觀則會容易讓人徹底死去”。從認知的境界來看,但凡輕易就說,不要悲觀,你應該樂觀一點的人,多半就是停留在理念的理解層面上的,具有很強的同化傾向。

通過第一次昇華,可以解決人生遇到的多數難題。至少可以讓自己不會再極端,能夠接觸到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成就一個充實的人生,即便磕磕絆絆,但終究是幸福與痛苦同在的。而第二次昇華,則會解決所有已有認知的不完整部分,是要超越人類的局部認知的。包括那些流傳了數千年的思想認知,同樣有他們的侷限性。只是要突破這個侷限性,並非常人可行。在接下來的方法中,仍然會提到這部分,只做瞭解即可。

如何構建我們的認知梳理方法

決定我們認知境界的有以下三個因素:第一,認知傳遞的途徑;第二,認知傳遞時的降級;第三,個人的認知共鳴能力。如今,互聯網時代,認知傳遞的途徑已經不再是問題;但認知傳遞的降級以及我們個人的共鳴能力,成了我們昇華認知的決定性障礙。

任何時候,我們所接觸到的認知,都是以理念(體系認知的碎片)方式傳遞給我們的。所以我們認知的第一次昇華,就是從對某個單獨理念的認同,上升到對現有認知體系的一些完整解讀,熟練其中梳理內心的方法。這是,我們可以借用儒家的“中庸之道”,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家的“無為,而無不為”,心學的“事上練”,通俗認知的“做事要有度”等來梳理內心的認知。這些都不是簡單的理念,而是對理念的轉化之道,是化解理念的對立性,使得內心平和的方法。雖然其說法大不相同,或略有高低之分,但本質互通,而這些互通性也恰恰是實現第二次昇華的前提。

但由於每個人的認知共鳴能力,是有限的。很多人需要一生的時間來理解這些詞的含義。甚至為了解釋這些,都可以再寫很多本書出來。所以,我們也可以通過賦靈的梳理方法來進行化解,此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梳理一:“三境四維”八十一類人之間的對話(民間認知/碎片認知)

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認知,不論高低,其實都是由不同境界的人說向另一個境界的。即每個人的話語都具有指向性,是具有境界指向,並具有維度性的。所謂四維即:人生、愛情、家國、事業。其中每個維度又有三境之分。而任何一個維度的成功與失敗,都會給所說的話添加一個境界色彩。

比如蘇軾的“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其本來面目,就是一個事業處於搬境失敗的人,說給一個不在乎其孩兒會有什麼境界所說的話。那麼這個指向性是否適合你,就必須自己衡量了。如此以來,人間所有的話都可以輕鬆解開。而世間的矛盾,多半是因為“不知語者是誰,不知聽聞者是何境界”才造成的互相傷害。

人的一生,是一直站在認知流的衝擊中的,能將所有認知分類快速找到其境界指向性,自然就能安穩前行。但如今互聯網的流動性加速了這一切的反應,導致我們遍體鱗傷,容易傷及內心靈。

梳理二:四言論(意識維度的認知)

四言論,是整個人類認知上的宏觀現象,是人類對同一個事物必然會出現的四種聲音,即“支持/反對,在衝擊之下,生疑而進中立,最後一言,是其所蘊含的真理碎片”。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任何一個大事件新聞的走向,來理解何謂四言論。一個大事件發生後,第一批新聞必然是對立的兩種說法,同時登場,爭論不休;隔不了兩天,就又會出現第二批主流聲音的新聞,會是以中立的視角,褒中有貶,貶中有褒的態度。當新聞走到這裡,大概就意味著漸漸不再有聲音了。幾乎所有的新聞都是這樣的,循環往復,換個題材,卻永恆不變的認知風格。

能達到下一個昇華,即第四言的人,實在太少了。這是需要走到時代認知極限處,才有可能提出來的。這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無需再去掌握的程度了,也很難有所共鳴,找到什麼興奮點。我們並不參與鍵盤俠們之間的那些爭鬥,經過認知升維後,是可以站在更高維度“倚樓聽風雨,淡看江湖路”的。

四言論的最後一言,意味著“任何一個理念、方法論,甚至是本原,在時代的變遷中,都只是一個環節,一段人類完整認知的碎片”。如此一來,所謂的諸子百家、希臘三傑、七大宗教,其實都只是人類歷史上的認知一環。即便現在還沒有被一個更高維度的認知所融合,也是遲早的事情。站在四言論的高度上,去看待人生,不只能為此生提供人生方向,更能為人類的去向有所預測。

梳理三:讓所有的局部體系都回到自己的範圍去

如今的認知之所以混亂,一方面是傳播的時候都是碎片化的,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已經越出了自己合適的範圍,強行傳播。人類對於人生的認知,幾乎都是來自於“諸子百家,希臘三傑,七大宗教”等。但是,所有的認知體系都是局部的。到了今天這個時代,人們能明顯看到不論是諸子百家還是其它,都有明顯的侷限性。所有的認知都已經需要條件才能達成了。

根據意識維度的本能必然反應,一大批人會站在對立面,一大批人會繼續無腦推崇,一大批人則會真的去深深研究,還有一部分在考慮,如何從根源上將所有的派系融為一體,解開其體系間的對立與混亂。就好比牛頓經典力學與相對論一樣,相對論可以簡化成牛頓力學的公式,是包含了牛頓力學的。但兩者的應用場景,一個是宏觀物體,一個卻是可以抵達整個宇宙。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讓每個理論體系,都回到最適合的人生階段去。比如儒學適合青年,佛學適合中年,道學更適合老年。如果你一個年紀輕輕的,就去搞什麼道系青年,那還能有什麼作為?道家本就是感性已經隨著年齡而自行衰弱的人才能夠去理解的,而那小國寡民之策,根本不會讓你在這個世界上形成什麼意義。而這也恰恰是因為互聯網的到來,衝破了人們的認知途徑,導致人們過早的接觸到了不適合自己的認知理念所致。在有統一這些理念的體系形成之前,我們要做的就是去弄清楚,這每個認知體系究竟在什麼範圍裡才是可用的。

萬民皆理念的時代即將成為過去

我們每天閱讀成百上千的新聞、雞湯等等,可那些理念性的東西,只會把我們從一個極端帶向另一個極端,並不會讓我們感覺輕鬆。從解脫這個理念所帶來的痛苦,帶往下個理念所滋生的痛苦中。使得我們似乎永遠都在覺悟,卻又永遠保持在痛苦中,令內心的情緒被撩撥的混亂不堪。尤其是那些很明顯就是單一理念的文章,似乎成了很多人的毒品。其實,雞湯並不是沒有道理,它們是碎片化的理念,其通常只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有道理。而這個特定情況,往往是與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都不符的。

現在很多人的認知,完全就是碎片化的,以至於如果是AI寫成的文章,他們可能都分辨不出來。未來AI會越來越接近於碎片化的人類,相信,AI不會取締人類,但卻會取締一部分人群。新時代的人有著全新的認知需求。萬民皆理念的時代,終將過去。否則人們將因內心碎裂混亂而死。有時去跟心中只有理念的人交流,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就好像是在同原始人去講現代文明甚至未來文明;像在同一個只知道天圓地方的人,談什麼宇宙的運轉規律一樣。從打開視角,更要昇華認知的本質,找到方法梳理內心的混亂,可以接納更多看似矛盾的理念,以本原保護內心的完整、深刻、自由等。

認知昇華的意義

認知是行為的內核,如果一個人不懂得人與人生的關係,那麼當他與其他人進行人生互參時,就會大概率破壞掉他人的人生潛力。任何一個人都是有可能成為最偉大的人,而這份偉大往往就是這麼被破壞的。通過認知的昇華,最起碼是讓不知道這些美好存在著的人,知道這些東西的存在。賦靈尊重每個人的無奈以及人生背景,提供提升的方法,同時並不要求人們按照這些認知去打磨人生,此生都不去做也沒關係。但知道這些境界的存在,可以減輕對子女,後人乃至此刻身邊之人的人生潛力所可能造成的傷害。給他們的“創”多一些理解和認可的空間,這對大家皆好。

沒有實踐驗證過的認知,通常會有些不好拿捏,但能做到理解就很好了。知道這些,距離做到,中間還差了一份感性的呵護而來的最真愛,這一人生核心動力。在驅動行為的過程中,能做到控制一下自己的負面行為,就很有價值。知行運轉,還需要源動力支撐,以後在知行三境的交互中,會詳述其運轉規律。大多數人的“人生動力”或者說感性現狀,都是需要同等動力昇華來支撐這些的。

我曾請教父母如何探索人生,如果他們能告訴我,其實這個世上還有誰誰誰,也是關注這些問題的,可以去看那些書這樣的指點,或許我這一路就會更快抵達人類的認知邊緣。後來,我便同我妹妹說,此生,我在人生前方一直探索,只要你一直成長,我便在前方等你。當你不知道人生該何去何從了,我便可以告訴你。

也有朋友曾經問過我:“現實中很多人一輩子,拼命工作,也就只能解決個溫飽,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提升認知,你的認知對他們有什麼意義?”我回答:“或許他們可以如此告訴他們的孩子,這一生我很想提升認知,但終究是受限於要努力活著,但如果你們可以繼續學習,那麼你們可以去找他。”而這就是我存在,能對他們所起到的意義,或許不能直接改變他們,但卻能替他們保護身邊的人。致虛極,化無形,以此守護世人,祝世人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