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華你的人生內涵,從打開你的視界開始:視界、認知、行為、動力

每個人都可以非常享受目前所處的境界,但又焉能不知其它境界的存在?以及那些境界將可能帶給我們的幸福與美好?當然,還有前往時可能經歷的磨難?任何人都可以選擇性地決定,是追求還是捨棄,但不可以無知其存在。

人類目前來看還是會相對永續下去的,即便我們不相信自己的生生世世,那樣就無關自己是否必須有永生之事業。可就算只談我們這一生,從頭到尾的把自己照顧好,總是最起碼的吧?生而為人,活到最後,能令自己因為曾經為人而驕傲,能讓自己真正擁抱了只有生而為人才有機會體會的完整幸福,這也是每個人自己的精彩吧?至於那些沒有把人生過成一朵花的人,又何必與之計較呢?

何謂昇華人生內涵?

所謂人生昇華,就是把即時性的認知視角,升級為一生,甚至是永生的視角尺度;把認知從一時經歷所能共鳴的智慧,升級為一生經歷可共鳴的,甚至是超越時代極限的;把短暫性的人生方向,升級為可以永恆追求,可以被承繼的人生方向;把人生動力,從被動或貪念升級到可以產生無盡動力的。只有在此對比下,你才會知道你的人生是多麼的脆弱,緣何會如此扛不住人生的風風雨雨。

昇華你的人生內涵,從打開你的視界開始:視界、認知、行為、動力

人生昇華

所謂昇華,並不取締之前所擁有的一切快樂,畢竟人生三境,各有其美妙。享樂之輕鬆悠閒;搬境之中的辛勞與感動,每次有點突破時的狂喜;以及身處創境中時的大開大合,揮斥方遒。各能吸引一些人的天性。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一境的快樂就足夠了。但把人生昇華放在所有人面前,當人們覺得自己有點無聊的時候,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的時候,就可以有所參考了。往下一境前行,或可以成為每個人消耗多餘人生精力的人生方向。

我也並不催促任何人,要儘快抵達第三境,擁抱第三境的美妙。每個人都有選擇自我如何為人生付出精力的權利,比如是否需要擴大到一生視角,甚至永生視角,是否需要將自己無知的攻擊力化解,為人間增添一絲和平。我只客觀的對比這些。因為,我們歷經一生,能享受身為人,才能享受的完整人生幸福與經歷,充分發揮我們身為人的特長,該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啊。

視角的昇華,是對人生尺度的昇華

人生尺度的第一次昇華,是將一時之視角轉換為一生之視角。將那些瞬間看起來大得不得了的即時性感性,放在一生尺度下,自然就會顯得很渺小。比如,那些動不動要死要活的時刻,瞬間對自己人生絕望的時刻,多半隻是一個人感性循環至此。變得渺小,並不是說,就不值得再去在意、呵護這些人生時刻了,因為呵護、在意是自己與他人齊心協力去做的。就自己而言,完成這種昇華,使得自己看起來就像不再注重得失,不再容易衝動了。事實上,昇華後的我們仍然很在意,只是通過“昇華視角,容納更多”,要遠比“視角不變,去破壞感性的張力”更有利於我們此生,持久地感覺到幸福。

昇華你的人生內涵,從打開你的視界開始:視界、認知、行為、動力

一生之視角並不容易達成。很多人都覺得人生趣味僅僅只有二三十年,即便拖拖拉拉的能把人生全部最好的時光享盡,也頂多就能活到五十歲。然而,完整的一生,是需要善待整個人生過程的,並不會去說什麼“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這種對未來人生沒有絲毫想要去賦予的心境。大多數人開始探索人生真諦的時候,距離生命盡頭,大概率都是還有著七十年光陰的。餘生七十年,你打算用什麼來支撐你的心活著呢?而一生的視角,更是免不了要面對人生起伏,生命的強盛以及衰亡,一切得失等。

如何構建一生視角

對一生的昇華,可以藉助於孔子的“十五志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形成屬於我們自己的“以不惑,知天命之心,以耳順聚知,行從心所欲之事,達而立之業”。其中,志學即是自我有效人生的開始,而此刻的我們已經開始,已經處於了,不論我們是否準備好了。

又或者是結合《賦靈》所歸納的通用版的萬物三境(人生、認知、行為等皆通用):

本體之存在、非獨立個體而萬物統一場,進而感知“生從享中來,死往創中去,搬得一生”的人生完整內涵。人生有三境,當學會“一分為三,攜帶混亂前行”,而不是深處三境交錯的混亂之中。正是“一場人生本如夢,雙線前行撕扯中,三境交錯混亂起,四維聯動創此行。”

不論選擇了哪個先賢所提供的人生分段方法,都是互通的,理解其一,即可理解其他的分類的差異性所在。完成人生的第一次昇華,就可以達到此生有方向,此生不迷茫。之後人生還有從一生至永生第二次昇華,而完成第二次昇華,人生將有無盡可能。說起永生,很多人會跟你談科學,談無用。但永生的視角,並不是生命的永生,其本質是跨越了時代侷限之下的自我審視與矯正,是將自我與人類進行了綁定,從人類中汲取力量,並回饋於人類。

如何才是擁有了完整的一生視角

所謂人的完整一生,不僅僅需要借鑑古人所描繪的那些。因為實際的過程會更加細膩,更加複雜。需要對很多事情重新梳理一個完整的過程,而這些,往往是古人未及描述的。

比如,很多人追求自我的時候,會必然性的經歷“為了自我放下一切的過程”,“一段獨行人生”,以及最後的重新“擁抱完整的人生”。這個《真我三部曲》中的每一步,都是很兇險的,是可能讓我們中途放棄,或者直接走向另一個極端的。所以所謂的完整,就必須有一個大致方向,而不是在去形成的過程中,過於本能的抗拒周圍。很多人由於沒能得到助力對抗周圍,就會把人生直接定性為“擁有獨立的自我”,可那樣的人生根本無法繼續下去。最終可能面臨的就是無力抗爭後的絕望與死亡。因為真正擁抱完整的自我,還包含著“完整的人生是四維的”,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四維聖靈(本體、意識、社會、天地等維度)。

視角昇華的意義

視角的昇華,能夠迎刃而解許多困惑,會引發認知的巨大變動。往往一時之視角,所對應的也是點式認知。我們必須站在一個高度上,去看這個點式理念會對自己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因為任何一個點式理念,都是雙刃劍的效果,其包含了引發對立、混亂的可能,需要將其放在體系中才能化解。比如:向死而生。有的人看到死,就會覺得反正早晚一死,何必在意此刻怎麼活呢?而有的人就會覺得,距離死亡之前,人是要一天天去過的,如何寫好這每一天呢?再比如,很多人困惑的一個人婚前婚後為何會發生變化,發生變化難道不是必然的嗎?可如果婚前視角不僅包括了婚後,更是通達一生,還會產生過多的突發問題嗎?更有“餘生七十年”所引發的,是一場多麼的浩瀚的內心震撼?如此視角下,做人時的心境與行為,如何能不顯得穩重?未來,又如何會不光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