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居鎮:非遺技藝“編”出脫貧路

近日,東營區龍居鎮龍西村賈針工藝品廠手工編織車間內,村民楊麗麗正在教授張愛芹手工編織新款布藝收納盒。龍居鎮通過實施非遺技藝“幫婦助殘”項目和鄉村能人帶動戰略,幫助留守婦女、低保戶、殘疾人等群體實現脫貧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龍居鎮:非遺技藝“編”出脫貧路

“龍居草柳編是項非遺技藝,咱們工藝品廠就是依託這個群眾基礎建成的。”據龍居鎮龍西村賈針工藝品廠廠長賈針介紹,龍居草柳編傳承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朝,當時人們就善用黃河杞柳的柳條編織生活用品。上世紀60年代,龍居轄區內有5家柳編廠,分佈在麻灣片區各地,產品遠銷日本、美國。但自從80年代開始,隨著人們生活的日益改善,草柳編產品銷售市場逐年縮減,草柳編技藝曾面臨失傳的境地。

龍居鎮:非遺技藝“編”出脫貧路

為了加大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力度,龍居鎮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扶持龍居鎮草柳編等非遺匠人“重振旗鼓”。如今在龍居鎮,已有近千位草柳編手藝人重拾技藝,也有更多的手工藝品電商加入其中。他們通過開發草柳編的新材料、新編法、新用途,湧現出諸多衍生產品,從而拓展龍居草柳編的新市場。

龍居鎮:非遺技藝“編”出脫貧路

“我們與周邊地區的收購商開展訂單合作,用草柳編的老技藝編織一些時興的家居日用品,除了草柳編,還生產藤編、繩編、條編等產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通過做大做強這個非遺產業,不僅讓我們的老手藝煥發青春,還帶動了留守婦女、殘疾人、貧苦戶等困難群體在家門口就業。”賈針不僅是廠長,更擔起了非遺傳承助力精準扶貧的重任。

不僅如此,龍居草柳編產業還帶動了東營區內杞柳培育、種植的發展。龍居鎮生家村、莊子村,史口鎮東寨村,六戶鎮東辛集村等近十個村成立了杞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村集體未利用地發展杞柳種植,為村集體經濟振興和村民致富增收帶來了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