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醫學派遇上了《老中醫》……

導讀:中醫學源遠流長,是歷代各大醫家及各個學派的不斷彙集、薪傳,不斷綜合、提煉、昇華,才推動了整個中醫學的發展與壯大,所以瞭解歷代中醫學派可以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今天,簡單介紹幾個經典學派概況。

當中醫學派遇上了《老中醫》……


醫經學派


該派以研究古醫經基礎理論為主,對中醫基礎理論的確立、理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有著深遠意義。古書載醫經有7家,現僅存《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故漢以後,醫經派演變為“內經學派”。由於著名醫學家們前仆後繼、孜孜不倦地對《內經》進行研究和闡發,不但使醫經學派代代相傳,後繼有人,而且使它成為現代中醫的本源、正宗,為中醫學奠定了雄厚堅實的基礎。歷代研究《內經》卓有成效的醫學家及代表作品有:秦越人與《難經》、華佗與《中藏經》、皇甫謐與《針灸甲乙經》、全元起與《內經訓解》、楊上善與《太素》、王冰與《素問註釋》、吳琨與《素問吳注》、張介賓與《類經》等。

經方學派


經方學派既包括經驗方學派,也包括經論方學派。前者由善於收集、整理、研究、運用歷代經驗方的醫家組成,據說古代經方有11家,經驗方書在280卷以上,該流派在宋以後被稱為“時方派”。經論方學派興起後至清代最為盛行,並一直延續到近代。這股風甚至刮到了國外(如日本),足見其影響之深遠。明清時該派著名醫家有方有執、柯琴、徐大椿、喻嘉言、張錫駒等。無論經驗方派還是經論方派,對臨床經驗的積累和方劑學的發展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傷寒學派


本派專門研究或發揮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有關傷寒病症為主的部分,從晉至清綿延千餘年,一直比較活躍,有時甚至成為中國醫學上的主流派。張仲景的《傷寒論》集古代醫經和經方兩學派之大成,確立了辨證施治的理論體系,對中醫臨床的發展,特別是外感病的診治,有著深遠的影響。

河間學派


以劉完素為代表的河間學派,以闡發火熱病機為中心內容,以善用寒涼為治療特點,重在外感。當時戰亂頻仍,瘟疫流行。劉完素以五運六氣概括病機19條,並擴大其中的火熱病機,形成“火熱論”,又自出機杼,自擬新方,用藥多主寒涼,從而形成了系統的火熱病機及治療特色,成為寒涼派的師祖。河間學派盛行於宋金時代,薪傳數百年,它豐富了中醫學對火熱病的認識,對病機學、臨床治療學的進步貢獻很大。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僅分化、獨立出攻邪派、滋陰派,併為明清時期溫病學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攻邪學派


是從河間學派中派生出來的一個分支,以張從正為代表,他繼承了河間派善用寒涼的特點,又以擅長攻邪獨樹一幟,其學術思想強調“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善用汗、吐、下三法祛邪。攻邪派豐富和發展了中醫邪正學說和治則理論,尤其汗、吐、下三法對臨床的實際運用具有指導意義,對溫病學派的形成也有寬泛的影響。

易水學派


該派以研究、闡發臟腑病機及辨證施治方法為中心,重在內傷。張元素以臟腑寒熱、虛實來歸納分析病機的症候,分類藥物,確立了臟腑病症及其遣藥制方的體系,並按五臟病理制定了五種制方大法,對臟腑病變進行溫寒、清熱、補虛、瀉實治療,成為易水派開山。

滋陰學派


是以朱震亨(丹溪)為代表的,以闡發“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論為中心學術思想,以善用滋陰降火藥為治療特點的一個醫學流派。

此學派實由河間派分化、發展而來,朱震亨直接師承河間再傳弟子羅知悌,又旁開易水派名門李杲(李東垣)。朱繼承了河間派的火熱學術思想,卻把外感火熱引向內傷火熱;雖然強調內傷雜病的治療,又旨在闡發滋陰降火;熔兩派學術思想為一爐,集劉張李之大成,別開生面、獨樹一幟,開創了研治內傷雜病的新局面。

溫病學派


該派以研究溫熱病著稱,可說是由傷寒學派和河間學派派生出來的。

明末清初,中國反覆出現大範圍的瘟疫流行,從吳又可起,漸形成了一支學術力量,以研究溫熱病中的瘟疫見長,故又稱為“溫疫學派”,範圍較侷限。清中晚期,以葉天士、吳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為代表的“溫熱學派”相繼創建了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的理論,名著有《溫熱論》《溼熱病篇》《溫病條辨》等,標誌著溫病學派已進入成熟階段,發展到鼎盛期,由此可知,溫病學派實可分為兩支,一支是溫疫學派,出現於溫病派早期,另一支是溫熱學派,見於溫病學派發展到成熟期。金元四大家、溫補派、溫病派很多方均屬時方,他們用藥清淡輕靈,善於隨證自擬新方,為時方派的共同風尚。溫病學派在與傷寒學派不斷的學術爭鳴中得以發展壯大,後來競可羽翼傷寒,並與之抗衡,推動了中醫學向前發展。

匯通學派


該派持中西醫匯通觀,有汪昂、朱沛文、唐宗海、張錫純等,他們想將中西醫匯聚、溝通、結合在一起。這一近代醫學流派,一無師承,二無先說,敢於探索,敢於創新,是現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