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Swanson斯旺森,專注您的健康管理 | 點擊關注


企鵝在養小寶寶的時候,

都是爸媽輪流出去覓食的。。。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這些輪到自己出去捕食的爸爸媽媽們,


有的吃的不多,

剛好飽了就回來了!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有的會胡吃海塞,把自己吃的更胖儲備了更多的魚之後再回去。


這樣寶寶也可以吃到更多的魚,

長的更快。。。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這兩種情況下的企鵝會有怎樣的命運?

於是科學家就針對這個話題做了一個研究,順便發表了一篇論文,標題就叫


【國王企鵝吃太胖就站不穩!!】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好吧... 是的這還需要研究麼-)

他們具體的做法是這樣的:

先去找了10只體型相對比較大的成年國王公企鵝,把他們關起來養14天。


其中有一些給他們胡吃海塞餵食物讓他們長胖,另外一些給他們常規的食物保持正常體型;

最後讓他們上跑步機,裝上3軸的加速度傳感器,測量他們走路的姿態。。。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結果發現,果然胖企鵝容易走不穩耶!!


而且,胖企鵝不但走路走不穩,而且還會因為回巢路上跌倒多次被捕食者輕易逮到。。。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有人說,這事兒還用麻煩企鵝麼,把我喂胖了放跑步機上也一樣吧?還真是。


脂肪多,容易摔倒


無論是男女老少,只要胖,就更容易摔倒。這裡的“胖”不是指體重大,而是脂肪過多。肌肉多體重也大,但“壯”對平衡能力影響比較小。


身體脂肪比例超標越多,越容易摔倒。而且摔向各個方向都有可能,胖了之後向前撲倒、向後仰面、左右側滑倒下的風險全部升高。脂肪讓調整平衡的整個過程都更難了。


人的重心位置是通過足底壓力感知的,對壓力感覺敏感,才能及時發現重心偏離,用肌肉調整姿勢,保持平衡。


胖了之後體重變大,足底各個部位壓力都大,對重心移動造成的壓力變化就不再敏感。找準重心位置變難了,站立和步行時都難以保持身體重心在正中間,容易前後左右晃動。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胖人足底壓力大,腳印深寬丨pxfuel, pixnio


而且人長胖之後,

雖然腿也跟著變粗。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但由於肌肉增長的幅度通常趕不上脂肪,而且收縮效率降低,相對體重還是不夠用(相對力量小),不足以在走路時維持平衡。


長胖時,

肚子往前凸,

身體正面多出來的肉一般比背面多,

重心往前移動。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控制前後平衡的多數肌肉支點在腳踝,重心前移則與支點距離增大,阻力臂延長,腳踝周圍肌肉拉住身體變得困難。


足底感覺不出,肌肉拉不動,胖了之後維持平衡真是太難了。為了不摔倒,只好改變走路的姿勢。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胖人重心距腳踝遠,力臂長(紅線)


走路姿勢不一樣,還更累


為了保持平衡,企鵝走快了會支起翅膀,是為了降低步速和步長可以減小膝關節衝擊力。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一群人走在一起時,可以看出每個人走路方式都不一樣。而胖子走路姿勢,會因為肌肉相對力量不足,為了減少能量消耗、維持平衡和減小關節壓力而被迫調整姿勢。


胖人共同的特點是走得比較慢、每步長度短、兩腳之間寬度大、胳膊抬得高、腿比較直(髖、膝關節屈曲角度小)、大腿和臀部左右擺動和轉動多。


所以,本來相對力量就小,又為安全改變了姿勢,降低了走路的效率,長胖後走路確實更累。


壓力又大又偏,可能腰腿疼


研究顯示,胖人比瘦人更容易出現肌肉、韌帶、關節及骨骼的損傷,並因此感到疼痛。而且關節疼不是老了才會有,60%肥胖兒童每月至少有一個關節疼一次。


體重過大,負重關節(負重關節主要指髖、膝、踝等,它們在人類行走活動時幾乎是一直在承擔著體重,持續受到數十公斤的壓力,健康的關節通常可以幫助我們在一生中承受自己的標準體重)所受到的壓力就會大大增加。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尤其是在彎曲負重或者運動的時候,例如爬山、上下樓、蹲起、反覆蹦跳等情況下,很可能造成不可逆性的損傷,從而引起疼痛。而體重每增加一斤,膝關節等承重關節壓力增加四斤,所以髖膝疼痛常見。


長胖後不僅肌肉骨骼壓力大,而且可能由於姿勢控制困難,出現脊柱曲度異常、膝外翻及過伸、扁平足。這些情況下,骨骼排列不正,本應平均分佈的壓力變得集中,受壓最嚴重的部位可能難堪重負,出現損傷。比如,胖人常見的膝外翻(又稱X型腿)增加膝關節外側軟骨壓力,可能會對軟骨造成難以恢復的傷害。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所以胖人關節壓力大,幫助減輕壓力的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卻相對弱,關節軟骨被迫承受更多的衝擊力,也就更容易受到損傷。


減肥,還能恢復健步如飛


長胖導致這麼多問題,減肥後還能恢復原樣麼?大部分是可以好轉的,而且減去的脂肪越多,效果越明顯。


只是,關節軟骨如果已經受到損傷,完全恢復很困難。但關節疼痛可以緩解,只要減輕體重5%就有效果,減10%以上改善更明顯。


但減肥時,胖人如果照搬瘦人的運動方式,比如每天跑步跳操,可能沒幾天膝蓋就疼得動不了。如果體重比較大,平時又很少運動,可以先從不負重的形式開始(如騎車,不把體重全部壓在下肢)

,之後逐漸增加負重運動。蹦跳類的動作對關節壓力非常大,很容易受傷,需要特別小心。


除了減肥時常用的有氧運動,最好也加入抗阻運動(增強力量的訓練)。這樣不僅增加熱量消耗,提高基礎代謝,幫助減重,還能加強肌肉力量。只有相對力量強了,才能降低關節壓力,減少日常活動的疲勞感。


最後,

剛開始運動的時候慢一點,

不要摔倒啦。


“胖虎,你可不能再吃了”,會摔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