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帶娃模式是:突然詐屍,跳出來瞎指揮

曾幾何時“喪偶式育兒”似乎變成了一個常態~不過,今天我不是來吐槽“甩手掌櫃”的。比起“喪偶式育兒”,在現實生活中更令各位寶媽氣結的是——“詐屍式育兒”!

有一種帶娃模式是:突然詐屍,跳出來瞎指揮


有的爸爸平時對娃不是時時刻刻關注,但總在關鍵時候跳出來指點江山,和媽媽唱反調......沒有帶娃的恆心,卻有搞破壞的熱情。


詐屍式爸爸的以下三宗罪,哪一種都令人奔潰!


一、偶爾客串“爸爸”的角色


國內首份《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中的數據中,可以看到父親在工作日陪伴時間為2.9小時,在週末為7.7小時,遠低於母親的4.6小時與10.9小時。

有一種帶娃模式是:突然詐屍,跳出來瞎指揮


爸爸就像電影裡的客串角色,偶爾出演父愛如山的溫馨畫面,刷下存在感。當孩子哭鬧時,又可以選擇性失明、選擇性失聰。好不容易帶一次娃,沒一會兒就藉口跑開了,留一地的雞毛蒜皮給媽媽收拾......


當爸爸帶娃的時候,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們去看看媽媽在做什麼”,然後抱著孩子來干擾正在忙碌的媽媽。要是孩子哭鬧著要媽媽,這時候爸爸就可以順勢把娃遞給媽媽,帶娃工作就順理成章移交給了媽媽。(OS:太壞了 )


二、沒事瞎指揮


從出生到上學,指揮官的癮一旦染上就戒不掉!很好地演繹了什麼叫做“紙上談兵”,人不需要親自帶娃,帶娃理論卻說得頭頭是道。


總是冷不丁地問一句“最近學習怎麼樣啊?”,“興趣班都學了什麼啊?”,那架勢,就像領導來視察工作一樣。


完了之後一個勁地指手畫腳,告訴你該怎麼做怎麼做,還會不顧實際情況地給孩子做安排。


“孩子太瘦了,你要多做點肉,讓孩子菜吃少點也要多吃肉。”


“孩子玩累了再睡,晚一點有什麼關係呢!”


“孩子不愛彈鋼琴就別逼著了,別學了,改學跳舞試試~”

有一種帶娃模式是:突然詐屍,跳出來瞎指揮


三、專職唱紅臉


管教孩子這件事上,最怕的就是當你義正言辭教育孩子的時候,突然殺出個豬隊友。


孩子玩完玩具亂扔,媽媽嚴格要求孩子要收拾好。心裡想著慢慢引導孩子,結果豬隊友來一句:“行了行了,多大的事,沒關係的。”就這樣給你澆冷水,搞得媽媽當場下不來臺,上一秒對孩子的教導也失去了效用。


這種情況多了以後,在這個家裡媽媽就變成了只唱白臉的壞人,一天到晚兇狠狠的。而爸爸變成了孩子眼裡的避風港,出了啥事就往爸爸身後躲....當媽的心裡苦啊

有一種帶娃模式是:突然詐屍,跳出來瞎指揮


在此奉勸各位爸爸手下留情,在育兒路上別給隊友“添亂”了~無論是父親角色的缺失,還是父母在教育上的分歧,都會成為孩子的成長的絆腳石。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詐屍式育兒”?


第一招:加強父親與孩子的接觸


孩子的學習規劃、作息安排都可以讓爸爸知道得更加清楚,讓缺席的爸爸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增加參與感。


工作再忙碌,也不是逃避帶娃的藉口。下了班,拿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來陪陪孩子寫作業,睡前給孩子讀個故事,不僅可以促進與孩子的感情,還可以體會到媽媽平日裡做的這些事並沒有想象中簡單。

有一種帶娃模式是:突然詐屍,跳出來瞎指揮


爸爸照料孩子的時候,或多或少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請媽媽們沉住氣不要一個勁兒地挑刺。鼓勵是進步的最大動力,讓帶娃的爸爸收穫一些肯定,意識到“帶娃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不然的話,爸爸心裡會有一種吃力不討好的感覺,之後照顧孩子的積極性會削弱很多。


第二招:統一戰線,保持步調一致


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過3任妻子,一共5個孩子,這樣的大家庭卻相處得非常融洽。在教育孩子上,特朗普有一點很值得學習——他永遠是妻子的盟友。


他的第一任妻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透露,無論發生什麼,他都會選擇站在自己那一邊。如果她對孩子們說“不”,孩子們可能會跑去問爸爸的意見。而此時,特朗普會先問:“你們的媽媽怎麼說?”孩子們回答說:“媽媽不同意。”那麼,特朗普會告訴孩子們自己也不同意。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現實生活,如果媽媽反對一件事,爸爸反而點頭同意了,那麼在孩子的心裡,難免會默默劃分出“好人”與“壞人”。


在第一次得到滿足後,孩子就會知道自己有了後路,以後有什麼要求,心裡想著“說不動媽媽,就從爸爸下手”。久而久之,孩子的是非辨別能力下降,還很可能養成為達目的不惜鑽空子的不良習慣。


第三招:前線為重,駐守大後方


看不慣隊友的教育方式時,請記住:永遠不要在孩子面前爭論。


當著孩子面吵架分分鐘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大人一拍桌子,大聲吼叫,和對方爭個面紅耳赤,這場景孩子看了,哪能不哇哇大哭?在對方教育孩子時,能不干擾就不干擾。即便有再多的不滿,穩住情緒,晚上關起房門再協商。


任何的一方,都不要拿毫無判斷力的孩子作為磨心。有的家長為了堅持自己的立場,把這看作一場輸不起的戰,勢必要說服對方。

有一種帶娃模式是:突然詐屍,跳出來瞎指揮


其實,即便在明面上壓制住另一方了,實際上也會讓孩子成為父母爭吵中的犧牲品。


爸爸說要往東,媽媽說要往西,不同的意見正在對峙,站在分岔口的孩子會陷入迷惘,不知道如何做出選擇。


卡巴金說:“為人父母即修行。”在育兒路上走的每一步都是修煉,一路上過關打怪升級,這不僅僅需要自我提升,還需要外界的力量,它往往來源於身邊人的鼓動。


詐屍式育兒苦不堪言,但總比喪偶式育兒好得一星半點。儘管與隊友相愛相殺,但至少還可以說:我不是在孤軍作戰。找準路子,帶不動的豬隊友也能變神助攻,祝各位寶媽都能早日“調教”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