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太明顯,父母:後悔沒打你

文|香媽育兒日記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裡從上到下寵溺的不行,犯了錯誤,家長不捨得打,只能進行說服教育,但是效果往往不堪一擊。為此有學者曾經做了一項調查。在小時候經常捱打的孩子和從來沒有捱打的孩子20後差距非常明顯。

從小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太明顯,父母:後悔沒打你

結果顯示捱打的孩子不論是事業上還是生活上,以及對父母的孝順程度上,都遠遠超過了從來沒有過打的孩子,這也就說明了,父母的溺愛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愛子如殺子就是這個道理。

捱打的孩子和不捱打的孩子區別在哪?

1.被打的孩子將來成功的機會就越高

歌手周杰倫在和謝霆鋒的一次談話中說,他4歲的時候開始學鋼琴,4歲可想而知,還是一個剛剛有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的孩子。謝霆鋒問他:那你4歲開始就可以每天坐在鋼琴面前一彈就是兩個小時嗎?

從小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太明顯,父母:後悔沒打你

周杰倫說:不能,但是我媽媽每天都會拿著藤條在旁邊看著,只要我不聽話就拿藤條打我,所以如今他很感謝媽媽當初拿著藤條監督,他才有瞭如今的成就,後來周杰倫專門寫了一首歌叫《聽媽媽的話》以表對媽媽的感謝。

其實很多明星小的時候都捱過打,除了周杰倫,郎朗,包括很多著名的電影明星家裡的家教都十分嚴格,孩子犯了錯誤家裡都會進行嚴厲的批評甚至是打罵。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往往走向更成功的道路,同樣也更加的感恩父母。

從小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太明顯,父母:後悔沒打你

2. 犯了錯誤父母進行說服教育的孩子就會越叛逆

張老師的女兒圖圖6歲特別調皮,每次犯了錯誤張老師都是進行說服教育,有一次圖圖把樓下1樓的小朋友的玩具搶過來還把人家的玩具弄碎了,並把小朋友推在地上,不道歉,對方的家長看在是鄰居的份上並沒有過多追究。

張老師給小朋友賠了玩具的錢,對方家長告訴張老師,您是老師孩子得好好教育,而張老師回家並沒有責罰孩子,只是告訴孩子,下次不能這樣了,結果過了幾天圖圖又搶了這個孩子的玩具還欺負她這次,她的媽媽幫助張老師教育了她的女兒。

從小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太明顯,父母:後悔沒打你

打罵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1. 打罵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

很多家長都心疼孩子,怕打過以後給孩子心理造成傷害,其實適度的打罵,只要家長把握好尺度,打過之後與孩子好好溝通,孩子更容易接受,並且能“長記性”,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從小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太明顯,父母:後悔沒打你

2. 打罵孩子孩子能更懂規矩

有些孩子會看父母的臉色,當父母收斂笑容,板起面孔,孩子就會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只是認識到錯誤,而適度的打罵孩子更能瞭解父母的底線,孩子能更懂規矩。

育兒寄語:

溺愛往往會把孩子推向更恐怖的深淵,適度的打罵立規矩,將來孩子才能更成功,如果給你選擇的機會,你願做周杰倫的父母?還是做圖圖的家長呢?答案顯而易見。

最後,你小的時候捱過打嗎?你認為說服和打罵在教育孩子上那個最有效?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香媽育兒,願與你共同分享育兒知識,和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感恩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