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生孩子?或许真的有可能

一周科技热讯 | 在太空生孩子?或许真的有可能

01

未来人类或可在太空繁衍

一周科技热讯 | 在太空生孩子?或许真的有可能

————

在近日于维也纳举行的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会议上,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提交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冷冻的精子样本暴露于类似太空微重力的环境下,仍然可以保持活力。这表明,在通往天基繁殖的道路上,至少有一个障碍可能是可以克服的。但一名专家表示,这项研究并未揭示精子在太空中的真实表现,我们距离使用冷冻精子创造太空婴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2

我国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一周科技热讯 | 在太空生孩子?或许真的有可能

————

北京时间6月25日2时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21颗组网卫星、第2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20颗北斗三号卫星组网运行,适时提供服务,进一步提升北斗系统的覆盖能力和服务性能。

03

中国科大成功研制出手性分离膜

一周科技热讯 | 在太空生孩子?或许真的有可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波教授课题组利用二维层状材料开发出一种手性分离膜,可以“抓住”左旋手性分子,“放过”右旋手性分子,分离效率高达89%,并有望产业化。该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在生物分子中,存在不同手性的同分异构体(对映异构体)。在生物制药过程中,经常会制备出手性同分异构体,但是所需要的却只是其中一种手性分子,需要全部去除另外一种。手性分离膜是当前被寄予厚望的一种解决方案。这种分离膜对不同的手性对映异构体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选择性。它可以高效分离出右旋柠檬烯,截留了大部分左旋柠檬烯。如果进一步对整个体系施加一定压力,还可以使分离效率在时效性上得到大幅改善,可以用来实现对映异构体的高效分离,从而赋予二维材料分离膜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04

全球首艘智能VLCC成功交付

一周科技热讯 | 在太空生孩子?或许真的有可能

————

全球第一艘智能超大型油轮(VLCC)——30.8万吨“凱征”轮,在完成了为期7天的智能系统和常规项目海试之后,6月22日由中船重工大船集团成功交付招商轮船。它因一举创下多项智能船舶纪录:史上首个获得中国船级社i-SHIP(I,N,M,Et,C,)及OMBO一人驾驶船级符号,而被视为开启了全球超大型油轮智能航运新的一页。该船所得到的实践数据和相关经验积累,将为智能船舶2.0“2025年前实现船舶远程控制、部分自主”,以及智能船舶3.0“2035年前实现船舶的完全自主”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05

“好奇”号测得迄今火星甲烷峰值

一周科技热讯 | 在太空生孩子?或许真的有可能

————

近日,“好奇”号搭载的火星样本分析仪测到了其登陆火星7年来的最高甲烷浓度——按体积计算约21ppb。几天后,“好奇”号进行了后续观测。24日公布的最新结果显示,后续测得的甲烷浓度骤降至不到1ppb。美国航天局表示,这一发现令人兴奋,因为微生物是地球上甲烷的重要来源。不过,根据目前的测量情况,还无法判断甲烷的来源究竟是生物还是地质活动,甚至无法判断这些甲烷来自远古还是现代。

- END -

·免责申明·

本文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

本文如无意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告之即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