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只要为中国说公道话,外国公平对待中国,他们会同样相待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史记

引子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在中国的英国人有一种忧虑。他们在担心什么?其实是担心中国人民会借此机会发生严重的排外事件,损害英国在中国的利益。"

驻扎在天津的李鸿章率领的部队听说有两艘运输船沉没,船上所有的伙伴都淹死了。一定会很愤怒,可能会攻击日本驻天津领事馆等,最终导致租界发生抢劫和大屠杀。"

赫德:只要为中国说公道话,外国公平对待中国,他们会同样相待

甲午海战

我们在北京,就好像在鼠笼里任凭中国人的摆布,我不相信如果发生骚乱,我们有多少人能逃脱。"到当年9月,宣战仅一个月,战争对清朝不利。

01

  • 赫德感到了危险:战争使我们措手不及。李鸿章夸耀的舰队、要塞、枪械和人力,证明根本没有一般人想象的强大。目前的困难是弹药。南洋海军每炮只有25发炮弹,北海军的克虏伯炮没有炮弹,阿姆斯特朗炮没有火药!汉纳根奉命装载弹药保卫北洋。他喊着要弹药。天津兵工厂10天前接到了催建炮弹的命令,但至今没有动工!他们需要足够的炮弹在海上战斗数小时。
赫德:只要为中国说公道话,外国公平对待中国,他们会同样相待

晚清战舰

赫德担心日本会在10月初登陆,袭击北京。他要求有家庭的成员的海关工作人员搬走,让单身人士代替工作,以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此时,赫德希望英国政府能够更有力地进行干预。

9月23日,赫德被总理衙门召见,协助斡旋。赫德当天在给金蝶的信中写道:"总理的衙门让我下午去,但我真的不想在这一刻被拉进来,因为一个人在这一刻能做什么?日本人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们现在叫嚣着要统治中国,拒绝一切外国干涉。

赫德:只要为中国说公道话,外国公平对待中国,他们会同样相待

总理衙门

尽管赫德觉得这个问题相当棘手,但他30日写信给与他关系良好的英国政治家兰德尔,询问英国政府的态度:

战争爆发前各国的对外干涉使中国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现在《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倡英国的中立。中国对此有很多议论,中俄同盟可能实现。面对这种情况,英国政府会采取行动吗?时间紧迫!如果英国政府不采取行动阻止日本人登陆,中国将被迫毫无保留地投入俄罗斯的怀抱。我认为英国应该武力干涉。外交手段是无用的。它应该立即干预。没有时间浪费了。未来一切都会改变。有可能采取行动吗?请回复。

02

同一天,赫德写信给金登根中国在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中,由于外交手段的欺骗,无法出兵,所以日本一开战就占了优势。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机会。如果英国愿意采取行动,中国将永远是它的朋友。"

赫德:只要为中国说公道话,外国公平对待中国,他们会同样相待

晚清官员

10月5日至15日,总理衙门频繁向英国政府哀求,如果任由中日战争没完没了地继续下去,英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将真正受到损害,因此决定进行干预。但英国政府也知道,自从中国爆发战争以来,日本一定希望从中国获得一些丰富的条件。更重要的是,中国寻求和平的底线是什么,是否愿意割让台湾和赔款。""割让台湾是不可能的,"赫德在电话中说,他补充说,赔偿几乎是不可能的。"

赫德对英国政府表示,中国愿意接受结束与朝鲜的宗藩关系以及中日战争后西方提出的改革建议。一向喜欢通过战争威胁达到侵略目的的英国政府知道,在和谈中不可能与日本谈道义,只能给日本政府承诺更多的条件。英方回电赫德说:"以朝鲜独立为唯一条件,谈判无望;提出发动战争的道德问题毫无用处,我们必须完全面对既定事实!"!

03

到目前为止,与其他国家的磋商进展顺利,但日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非中国立即同意英国关于朝鲜独立和赔偿的提议,否则将危及目前有利的谈判机会。"从伦敦发来的电报使赫德不高兴。他不认为英国政府在考虑中国情况。10月12日,他给金登干发了一封电报,表达自己的感受:

《泰晤士报》被认为代表英国政府,因此其文章往往疏远中国人,帮助日本人。我相信,中国宁愿战斗到底,也不愿付出赔偿,如果中国真的下定决心战斗到底,它最终会赢。但战争将持续多年,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并常常为不受欢迎的政策创造机会。中国舆论认为,用朝鲜独立换取和平代价太高。胜利者可以要求赔偿,但这样做是否合理?

赫德:只要为中国说公道话,外国公平对待中国,他们会同样相待

报纸

赫德甚至认为,英国建议中国向日本支付赔偿金是一个非常不可靠的建议。对于赔款问题,赫德在收到英国国内的回电后,曾到总理衙门做了试探,询问是否能够接受赔款问题,令他想不到的是,清廷竟然表示可以原则上接受赔款之议。

"昨天我向一位大臣试探,虽然赔款令人憎恶,但这个主张并未遭到断然拒绝。我们未敢建议赔款,但是如果数目并非不合理且中国为了谋得和平也可能只得同意赔款。假定赔款原则可以接受,是否可将数额留交五大国去确定?"

没有列强对日施压的保证,赫德对清朝和清政府的妥协与软弱感到无奈。他认为,既然列强不愿向日本施压,清政府就应该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然而,平壤、大东沟战败后,清政府根本没有战斗精神,对和平的渴望更大。

  • 赫德的感受如下:

这里看起来很糟糕。大小官员之间没有斗志。每个人的心里都在郁闷。未来确实很糟糕。如果日本人不接过橄榄枝,我不知道我们会怎么样。在尽我们所能为谈判提供便利的同时,我也建议总理衙门和其他官员每天都比过去做好更多的备战准备。他们虽然说着都照办了,但既没有指挥人员,也没有全副武装的士兵。我想除了好运或特殊的天意,什么也救不了他们!真让人心碎。

赫德:只要为中国说公道话,外国公平对待中国,他们会同样相待

晚清官员和外国人合照

他批评中国官员的腐败、无能和缺乏妥协。他还思考了日本吞并中国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如果结果是日本赢了,中国在手,它就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也许也是人们从未见过的最有进取心和最强大的帝国!我毫不怀疑,世界各地的政治家已经感到不安。他们是支持旧中国,试图恢复其繁荣和实力,从而疏远未来的日本帝国主义,还是认为日本将在其友好的翅膀下得到庇护?

结语

赫德希望所有国家都能调解,尽快结束战争。那么他真的想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吗?他的心情很矛盾。坦率地说,他有很多个人爱好。他在中国40年的仕途和在清朝的高官厚禄,使他的个人利益与清朝紧密相连。他不想看到任何不利的变化。他还谴责霸权主义,野心。赫德与英国和中国的关系似乎是一个倒三角关系。最高点是英国的利益,其次是清朝的利益。把两者结合起来符合赫德的个人利益。

参考文献

《赫德爵士传:大清海关洋总管》

《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