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略地,守城士兵為何不推倒敵軍的梯子,反而往下扔石頭?


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兩軍交戰,兵臨城下。攻方將領大喊一聲,隨後無數士兵蜂擁而上,一把把梯子往城牆上一架,士兵們前赴後繼像螞蟻一樣往上爬,城牆上的守軍拼命往下扔石頭。

如果打仗真是這樣的,那隻能說守軍是傻子。這麼輕飄飄的一架破梯子,一推就倒,你還費那勁丟石頭幹嘛?

事實上,打仗用的雲梯,根本不是兩豎N橫那個樣子的玩意,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軍用攻城器械,戰鬥過程中很難推倒。真正的雲梯,外形上看是一種戰車與梯子的結合體,所以它還有另一個名字——"雲梯車"。

雲梯相傳為春秋時魯班發明,《墨子》中有一篇《公輸》,寫到"公輸班(魯班)為楚造雲梯之械"。攻城,不是爬到屋頂修東西,必須要防範住敵軍守衛的各種攻擊。

那真正的雲梯是什麼樣的呢?

古代攻城略地,守城士兵為何不推倒敵軍的梯子,反而往下扔石頭?

在戰國水陸攻戰紋銅鑑上,有體現雲梯的圖紋。雲梯底部有個底座,底座下有輪子,底座上方是最重要的梯子部分,梯子頂端呈鉤子狀。

攻城之時,士兵們將雲梯車推到城牆邊緣,再將梯子立起來搭到城牆上,由梯子頂部的鉤子將城牆邊緣牢牢鉤住,士兵再沿著梯子爬上城牆。

這下明白了吧,為什麼守城士兵不能把雲梯推開?因為根本推不動啊!

首先,梯子頂部的鉤子已經鉤住了城牆,要推開梯子首先就要把鉤子部分破壞掉,這在對方弓箭掩護登城士兵的情形下,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其次,由於梯子本身和底座相連,所以要推開的不止是一個梯子,而是整座戰車。雲梯車的底座是穩定的三角結構,如此設計本身就是防著雲梯被輕易推翻。

這就是為什麼守城士兵選擇扔石頭,去殺傷順著梯子往上爬的敵軍,而不試圖去推翻雲梯的最終原因,因為根本沒有多大可能推得翻。

古代攻城略地,守城士兵為何不推倒敵軍的梯子,反而往下扔石頭?

春秋戰國時期,雲梯已具備了最基礎的形態。但隨著歷史的發展,生產力的進步,城牆不斷升高,攻城用的雲梯車也在不斷改進,以適應新時代戰爭發展的需要。

唐代的雲梯,外形結構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底座由大木搭建,底部有6個大輪子,而且車上面巨大的梯子,也不再依靠人力推起,而是直接以一定角度固定在底座之上。

梯子也細分為兩部分,下面的是主梯,主梯之上還有一個副梯。主、副梯用輪軸連接,需要時可將副梯一點點推出,自由調節高度、伸展長度,其原理類似於現在伸縮自如的釣魚竿。

這種雲梯車的優點。是不必等到雲梯靠到城牆上再發動攻擊,而是可以在還有一定距離時,就將副梯推出搭上城牆,士兵直接殺上去,節省攻擊時間,也防止雲梯靠近城牆的時間太長被守軍破壞。

到了宋代,雲梯功能又有了進一步提升。雲梯車底座包裹牛皮,牛皮內暗藏士兵,厚重的牛皮可以抵禦一般的刀槍砍刺。梯子部分更是大幅提升,採取了摺疊式,副梯可以從後方翻轉出來,比唐朝的伸展式雲梯長度更佳。

古代攻城略地,守城士兵為何不推倒敵軍的梯子,反而往下扔石頭?

自從雲梯發明以來,圍繞雲梯,攻守雙方都在不斷改進戰術,以求己方能佔據更多優勢。

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雲梯如果真的已經搭上城牆,除了砸石頭之外,還有弓箭、落木,以及潑滾油、開水,甚至什麼鍋碗瓢盆都可以往下砸。而其中最有效的,當屬火攻。

比如安史之亂中的睢陽之戰。睢陽是江淮地區的門戶,當時叛軍大將尹子奇猛攻睢陽,一旦睢陽失守,江南糧倉恐落入叛軍之手。睢陽守將張巡,與叛軍展開了激烈交鋒。

當時叛軍的雲梯非常厲害,史書記載"置精卒二百於其上"。一座雲梯可以裝載200名士兵,意味一旦讓雲梯靠近城牆,後果不堪設想。尹子奇在戰爭焦灼階段,動用了數輛雲梯,企圖一舉拿下睢陽。

面對叛軍猛烈的攻勢,張巡搞出一個創新打法。

他命人在城牆開了許多隱蔽的小洞,一旦雲梯接近,第一個洞中伸出一根頭上帶鐵鉤的木棍,將雲梯鉤住,讓其不能離開;此時,第二個洞中又伸出一根木棍,抵住雲梯讓它不能靠近;最後第三個洞中,再伸出一根頭上帶著鐵籠的木棍,鐵籠中燃起大火,搭在雲梯上直至將其燒斷,雲梯當即斷開,隨後叛軍紛紛跌落摔死。

古代攻城略地,守城士兵為何不推倒敵軍的梯子,反而往下扔石頭?

靠著這個方法,張巡讓尹子奇的雲梯戰法,徹底失去了作用。

睢陽之戰的結果表明,雲梯因為體型巨大移動不便,再加上它怕火的致命弱點,往往很難抵擋守城方的火攻戰術。隨著明清時期紅衣大炮等攻城利器的出現,雲梯逐漸退出了戰爭的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