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许可馨不当言论事件”暴露出,大学德育任重道远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现在海外留学人员许可馨在网络上发表具有辱国性质的不当言论,引起社会极大愤慨,广大网友一致要求:深挖根源,严肃处理,举一反三,警醒后人!

目前,许可馨本科毕业学校中国药科大学已公开发布声明,称“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确有许可馨本人,其本科毕业后自费出国留学。对于其发表的言论,是我们不能理解更不能认可的,个别观点我们坚决反对。”虽然不少网友提出,让中国药科大学撤销其毕业证、学位证作为惩罚,同时向社会公开其有关家庭信息,以正视听。但因为撤销学位证有严格规定,比如学位获得者确实存在舞弊等学术造假行为,所以撤销学位证可能性很小。

“留学生许可馨不当言论事件”暴露出,大学德育任重道远

并且由于许可馨现已毕业,不属于中国药科大学在籍在册学生,学校对其约束力大大减弱,加上学校不是行政部门,自然也不能随意公开其家庭有关信息。所以对于中国药科大学“划清界限,闷头不语”的做法,外界除了愤慨之外,也确实没有更多指责的理由。

受学生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尤其是辱国言论)而成为舆论中心的大学,并不止中国药科大学一所。近年来,相继发生有厦门大学“洁洁良言论不当事件”、湖南城市学院“贵州省省草王英俊言论不当事件”,等等。再加上还有多起高校教师公开发表不当言论事件,可以说,高校“因言遭怒”的案例并不少。

这些事件近年来是年年都有,而且又都是受高等教育的人,我们真的该反思下原因。笔者认为,一是高校德育有缺失,大学生德育工作多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对大学生起到灵魂净化作用。二是缺乏相应惩罚机制,如何认定这些带有辱国色彩的言论,对当事人该进行怎么样的处罚,没有相应细则供执法部门操作。

“留学生许可馨不当言论事件”暴露出,大学德育任重道远

大学,无论功能有多丰富,立德树人仍然是最基本任务。笔者认为,创建一流大学,就应该要把创建一流的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三观不正,对社会来说不但不是个好事,反而是个坏事。所以高校重视师生的品德教育,是第一位的。

其次,要着力解决大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缺乏衔接的问题。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强调德育,但个阶段往往是脱节的。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其思维、认知和社交相比中小学都站在更高层次,尤其在网络社会,不少大学生追求思想多元化、价值个性化。所以对大学生的德育教化,不能和中小学一样,还停留在念念课本上,那样效果基本就是0。

最后,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考察考核,将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结合起来,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考察其思想和行为状况,不让“政审”走过场,对于其平时暴露出的小毛病,要及时批评教育。尤其是当年的厦大“洁洁良事件”,当事人表面上完全是个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但背地里却在网上大量发表不良言论,是个典型的“双面人”。

除了教育,惩罚、惩戒必不可少。这一点也不是高校就可以做到的,还是建议在未来专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细化甄别网络言论行为,便于执法,维护网络空间的正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