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貧?無財者謂之貧;什麼是病?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

原文出處:簡書·龍門村夫·《孔子弟子傳015|原憲子思》

原憲,字子思,宋人,比孔子小36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將其排在第15位,《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將其排在第19位,說他“清淨守貧,貧而樂道”。

《論語》記載原憲(子思)的言行有兩章。

孔子為魯國司寇的時候,原憲(子思)為孔府宰。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

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論語·雍也》6.5)

孔子在魯國任司法官的時候,原憲(子思)曾做他家的總管。孔子每年給他俸米九百,原憲(子思)推辭說太多了。孔子說:“不要推辭。你如果用不了,可以給你的鄉親們。”

根據《論語·雍也》第4章的記載,那個時候的量器大概有釜、庾、秉這幾個,根據前人考證,一釜約等於六鬥四升,一庾等於二斗四升,一秉等於一百六十鬥(古代的鬥、升跟後來的鬥、升不同,六鬥四升大概相當於後來的一斗二升),但整部《論語》並沒有關於鬥、升這兩個計量單位的記載。因此,孔子“與之粟九百”,實在難以確定準確數目。

公西赤(子華)到齊國當駐齊大使,冉求(子有)請示孔子給公西赤(子華)的母補貼一些粟。孔子說:“與之釜。”冉求(子有)請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說:“與之庾。”冉求(子有)卻給了五秉。根據釜、庾、秉與鬥和升的換算關係,冉求(子有)給了八百鬥,是孔子批准的數目的八倍。根據這個換算,孔子給原憲(子思)的年薪也許是九百鬥,多出來的部分,孔子就讓他分給鄉親們。

原憲(子思)清淨守貧,貧而樂道,積極向孔子請教問題。

憲問恥。

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

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論語·憲問》14·1)

谷,這裡指做官者的俸祿。伐是自誇的意思。

原憲(子思)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恥。孔子說:“國家有道,做官拿俸祿;國家無道,還做官拿俸祿,這就是可恥。”谷,就是穀物,古代作為俸祿。孔子說,國家有道,你可以出來當官從政,拿取國家俸祿,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國家無道,政治昏暗,貪腐盛行,民不聊生,你還在這樣的政府裡任職領取俸祿,就是恥辱了。

原憲(子思)問的第二個問題是什麼是仁。原憲(子思)先問:“好勝、自誇、怨恨、貪慾都沒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說:“這可以說是很難得的了,但至於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孔子的意思,這些做法很好,但你心裡到底有沒有仁,我不知道。這些做法都很好,但如果表面上能做到這些,而心裡沒有仁,你是否是個仁人,就難說了。

在《述而》篇第13章裡,孔子談到過有關“恥”的問題,本章又提到“恥”的問題。孔子在這裡認為,做官的人應當竭盡全力為國效忠,無論國家有道還是無道,都照樣拿俸祿的人,就是無恥。在本章第二個層次中,孔子又談到“仁”的題。仁的標準很高,孔子在這裡認為脫除了“好勝、自誇、怨恨、貪慾”的人難能可貴,但究竟合不合“仁”,他說就不得而知。顯然,“仁”是最高的道德標準。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還記載說:

孔子卒,原憲遂亡在草澤中。子貢相衛,而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閻,過謝原憲。憲攝敝衣冠見子貢。子貢恥之,曰:“夫子豈病乎?”原憲曰:“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子貢慚,不懌而去,終身恥其言之過也。

《孔子家語》記載了同樣的事:

端木賜,……有口才,著名。孔子每詘其辯。家富累錢千金,常結駟連騎,以造原憲。憲居蒿廬蓬戶之中,與之言先王之義。原憲衣弊衣冠,並日蔬食,衍然有自得之志。子貢曰:“甚矣,子如何之病也。”原憲曰:“吾聞無財者謂之貧,學道不能行者謂之病。吾貧也,非病也。”子貢慚,終身恥其言之過。子貢行販,與時轉貨。歷相魯衛而終齊。

《莊子》裡也記載了這件事:

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溼,匡坐而絃歌。子貢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憲華冠縰履,杖黎而應門。子貢曰:“嘻!先生何病?”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子貢逡巡而有愧色。原憲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慝,輿馬之飾,憲不忍為也。”

原憲(子思)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原憲為“原伯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追封“任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為“先賢原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