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董昌为何不背叛三十六贼?称呼代表态度,内心十分煎熬

三十六贼不是简简单单的三十六人凑在一起,而是有着真真正正的兄弟情义存在的,这一点董昌在死前与许新的交流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对许新三种不同的称呼看似无足轻重,实则表明了董昌的态度。

大家好,我是舒心,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一人之下》的最新剧情。异人最新更新的内容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看过了,在最新的内容里除了透露出三十六贼结义地点这一关键信息之外,还有介绍了另一个关键人物——董昌。关于董昌的评价,舒心只有四个字那就是重情重义,重唐门栽培之情同时也重三十六贼兄弟之义。舒心曾猜测他是因为执着求生修炼丹噬失败而死,但是从最新的剧情来看,很明显是我低估或者说是小看了这个人。

一人之下:董昌为何不背叛三十六贼?称呼代表态度,内心十分煎熬

在最新的剧情中,面对唐门的老门主提出来的条件,应该求生的董昌反而选择了放弃,而应该寻死的许新却是选择了答应条件。这个发展说实话舒心真的是没有预料到,但是再看之后的剧情又会发现也许这样才是情理之中,从他对许新的称呼中就可以看出他态度的坚决,以及誓死都不愿意背叛三十六贼的决心。不相信的小伙伴可以跟着舒心一起看一下董昌这三个称呼后面隐藏的深意。

01 “三十三弟”

“三十三弟”,这是在唐门的门主逼迫两人站队时董昌对许新的称呼。之前的时候许新曾经称呼董昌为七哥,但是舒心认为这是因为唐门内外门弟子基本上是一块从小玩到大,许新年龄最小,而董昌排行老七所以喊他七哥。但是董昌的这声三十三弟则是改变了舒心的想法,三十三个人从小玩到大?这不太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是三十六贼结义的排名,董昌第七,许新第三十三。

一人之下:董昌为何不背叛三十六贼?称呼代表态度,内心十分煎熬

那为什么董昌要在站队的时候,喊许新“三十三弟”呢?虽然只是一个称呼,但是这也是在表明他的态度,那就是唐门以及三十六贼之间他选择三十六贼,即便明知道选择三十六贼会死,但是他仍然选择了三十六贼,这是他的态度。这一声“三十三弟”代表了他从未后悔加入三十六贼,也绝不会违背自己与三十六贼的兄弟情义。

02 “许师弟”

“许师弟”是董昌在恭喜许新练成丹噬的时候对许新的称呼。许新作为董昌的师弟,董昌称呼他为许新师弟看起来是理所应当的,在其他的场景可能也没有问题,但是这是在刚刚站队完毕之后的称呼。此时的董昌应该算是唐门的叛徒,还要称呼许新师弟,未免太过怪异。

一人之下:董昌为何不背叛三十六贼?称呼代表态度,内心十分煎熬

其实董昌这一声许新师弟是为“情”。为“义”他是三十六贼中人,与唐门众人分属敌对,这一点他也不想改变。但是作为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他也无法忽视同门之情以及师徒之情。所以此时的董昌一声“许师弟”,只是作为一个师兄在恭喜自己的小师弟,同样也是最后作为一个唐门弟子向自己的师傅说一声抱歉。

03 “许新”

董昌对许新最后的称呼是“许新”,同样也是许新的本名。这又是代表了什么样的含义呢?从当时两人所处场景看,许新选择了与三十六贼以及全性划清界线,而董昌选择了放弃,在老门主劝阻无效之后,也是直接命令许新执行他的誓言。此时的两人是分属敌对,要生死相见的。

一人之下:董昌为何不背叛三十六贼?称呼代表态度,内心十分煎熬

而董昌的一声“许新”,其实也是在提醒许新,现在他们两人已经毫无关系,没有了结义的情分,也没有了同门的情谊,杀死他,不需要顾忌太多。若是许新违背誓言会如何,这不需要多说,所以董昌这么做可以说完全是为了告诉许新杀死他不需要有任何的心里负担。而这一切最后还是为了许新可以活下去,同时也是董昌在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04 最后的总结

也许有很多小伙伴不理解,为什么几个称呼就会有这么多的解释?关于这一点舒心只能说,虽然是漫画但是这也是作者努力构思的一个世界。每一个人物都是作者努力构思之下才能诞生,在构思时人物的性格、外貌以及语气等等细节都要考虑,可以说每一个角色都是作者的孩子。至于在一人之下中更是曾有过根据外貌判断性格的情节,所以说这三次称呼的变化绝不是偶然,未尝不是作者在刻意的展示董昌内心的变化以及纠结。

一人之下:董昌为何不背叛三十六贼?称呼代表态度,内心十分煎熬

也是因为最新的剧情,舒心有点明白为什么张旺会说许新当年就该死。董昌这般重情重义的人物都死了,而许新却苟且偷生还成为了唐门门主,的确是讽刺。而在这段回忆之中,也不难发现,董昌在临死之前一定非常煎熬,一面是养育自己的唐门,一面是自己的结义兄弟,无论是选择哪一个最终都会背信弃义,无论怎么选最终都会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所以最终董昌选择了站队三十六贼为解除唐门之忧而死。董昌的选择也是证明了,他是异人中为数不多的重情重义之人。

以上是舒心的个人见解,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是否有其他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赞关注支持一下,感谢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