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董昌為何不背叛三十六賊?稱呼代表態度,內心十分煎熬

三十六賊不是簡簡單單的三十六人湊在一起,而是有著真真正正的兄弟情義存在的,這一點董昌在死前與許新的交流中就可以體現出來,對許新三種不同的稱呼看似無足輕重,實則表明了董昌的態度。

大家好,我是舒心,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人之下》的最新劇情。異人最新更新的內容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了,在最新的內容裡除了透露出三十六賊結義地點這一關鍵信息之外,還有介紹了另一個關鍵人物——董昌。關於董昌的評價,舒心只有四個字那就是重情重義,重唐門栽培之情同時也重三十六賊兄弟之義。舒心曾猜測他是因為執著求生修煉丹噬失敗而死,但是從最新的劇情來看,很明顯是我低估或者說是小看了這個人。

一人之下:董昌為何不背叛三十六賊?稱呼代表態度,內心十分煎熬

在最新的劇情中,面對唐門的老門主提出來的條件,應該求生的董昌反而選擇了放棄,而應該尋死的許新卻是選擇了答應條件。這個發展說實話舒心真的是沒有預料到,但是再看之後的劇情又會發現也許這樣才是情理之中,從他對許新的稱呼中就可以看出他態度的堅決,以及誓死都不願意背叛三十六賊的決心。不相信的小夥伴可以跟著舒心一起看一下董昌這三個稱呼後面隱藏的深意。

01 “三十三弟”

“三十三弟”,這是在唐門的門主逼迫兩人站隊時董昌對許新的稱呼。之前的時候許新曾經稱呼董昌為七哥,但是舒心認為這是因為唐門內外門弟子基本上是一塊從小玩到大,許新年齡最小,而董昌排行老七所以喊他七哥。但是董昌的這聲三十三弟則是改變了舒心的想法,三十三個人從小玩到大?這不太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這是三十六賊結義的排名,董昌第七,許新第三十三。

一人之下:董昌為何不背叛三十六賊?稱呼代表態度,內心十分煎熬

那為什麼董昌要在站隊的時候,喊許新“三十三弟”呢?雖然只是一個稱呼,但是這也是在表明他的態度,那就是唐門以及三十六賊之間他選擇三十六賊,即便明知道選擇三十六賊會死,但是他仍然選擇了三十六賊,這是他的態度。這一聲“三十三弟”代表了他從未後悔加入三十六賊,也絕不會違背自己與三十六賊的兄弟情義。

02 “許師弟”

“許師弟”是董昌在恭喜許新練成丹噬的時候對許新的稱呼。許新作為董昌的師弟,董昌稱呼他為許新師弟看起來是理所應當的,在其他的場景可能也沒有問題,但是這是在剛剛站隊完畢之後的稱呼。此時的董昌應該算是唐門的叛徒,還要稱呼許新師弟,未免太過怪異。

一人之下:董昌為何不背叛三十六賊?稱呼代表態度,內心十分煎熬

其實董昌這一聲許新師弟是為“情”。為“義”他是三十六賊中人,與唐門眾人分屬敵對,這一點他也不想改變。但是作為一個重情重義之人,他也無法忽視同門之情以及師徒之情。所以此時的董昌一聲“許師弟”,只是作為一個師兄在恭喜自己的小師弟,同樣也是最後作為一個唐門弟子向自己的師傅說一聲抱歉。

03 “許新”

董昌對許新最後的稱呼是“許新”,同樣也是許新的本名。這又是代表了什麼樣的含義呢?從當時兩人所處場景看,許新選擇了與三十六賊以及全性劃清界線,而董昌選擇了放棄,在老門主勸阻無效之後,也是直接命令許新執行他的誓言。此時的兩人是分屬敵對,要生死相見的。

一人之下:董昌為何不背叛三十六賊?稱呼代表態度,內心十分煎熬

而董昌的一聲“許新”,其實也是在提醒許新,現在他們兩人已經毫無關係,沒有了結義的情分,也沒有了同門的情誼,殺死他,不需要顧忌太多。若是許新違背誓言會如何,這不需要多說,所以董昌這麼做可以說完全是為了告訴許新殺死他不需要有任何的心裡負擔。而這一切最後還是為了許新可以活下去,同時也是董昌在坦然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

04 最後的總結

也許有很多小夥伴不理解,為什麼幾個稱呼就會有這麼多的解釋?關於這一點舒心只能說,雖然是漫畫但是這也是作者努力構思的一個世界。每一個人物都是作者努力構思之下才能誕生,在構思時人物的性格、外貌以及語氣等等細節都要考慮,可以說每一個角色都是作者的孩子。至於在一人之下中更是曾有過根據外貌判斷性格的情節,所以說這三次稱呼的變化絕不是偶然,未嘗不是作者在刻意的展示董昌內心的變化以及糾結。

一人之下:董昌為何不背叛三十六賊?稱呼代表態度,內心十分煎熬

也是因為最新的劇情,舒心有點明白為什麼張旺會說許新當年就該死。董昌這般重情重義的人物都死了,而許新卻苟且偷生還成為了唐門門主,的確是諷刺。而在這段回憶之中,也不難發現,董昌在臨死之前一定非常煎熬,一面是養育自己的唐門,一面是自己的結義兄弟,無論是選擇哪一個最終都會背信棄義,無論怎麼選最終都會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所以最終董昌選擇了站隊三十六賊為解除唐門之憂而死。董昌的選擇也是證明了,他是異人中為數不多的重情重義之人。

以上是舒心的個人見解,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是否有其他的意見,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贊關注支持一下,感謝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