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橫空出世,打破美國技術壟斷,82歲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有目共睹的,這也是非常值得讓國人驕傲的。然而和發展了200多年的美國相比,我國至今仍然有很多差距,不過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相信以我國如今的發展速度,總有一天會超越美國。

“中國芯”橫空出世,打破美國技術壟斷,82歲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

隨著我國的不斷髮展,美國已經開始忌憚起來。因此,為了不讓中國超越他們,美國給中國設置了很多壁壘,限制很多技術對中國出口,這也使得我國的很多技術遭受了美國的壟斷。而我國科學家為了擺脫美國的束縛,也加緊了對科學的研究,如今也在很多技術上取得了突破。

“中國芯”橫空出世,打破美國技術壟斷,82歲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

但芯片問題一直是我國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一直以來我國的芯片都受到美國的制約,國內的芯片使用也一直依賴進口。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在2017年芯片的進口總值達到了1.72萬億美元,2018年更是突破了2萬億大關,甚至我國的芯片進口總量已經超過了石油。這也給我國敲響了警鐘,因為中國芯片真的太依賴國外了,一旦外國對中國進行制裁,那麼這將對我國的經濟和國防造成巨大的打擊。

“中國芯”橫空出世,打破美國技術壟斷,82歲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

而就在中國政府束手無策的時候,“中國芯”卻橫空出世,打破美國市場壟斷,82歲科學家再次為國貢獻!原來在中國對國外芯片百般依賴的時候,中國科學家黃令儀院士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嚴峻的問題,她深知中國如果沒有自己的芯片,那麼就始終會受到國外的制約。所以黃令雲院士很早就帶領著團隊進行著芯片的研究,在經過16年的艱辛探索之後,他們終於交出了“龍芯三號”的答卷。而這塊寶貴的芯片,正是響噹噹的“中國芯”!

“中國芯”橫空出世,打破美國技術壟斷,82歲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

現如今這塊芯片已經進行了多次測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塊芯片將全面取代國外進口的芯片,更好地為中國服務。而黃令儀院士也正是憑藉著這塊芯片,獲得了2019年的“CCF夏培肅獎”,這也是迄今中國計算機會所設置的最高獎項。可以說正是在黃令儀院士的努力之下,中國才實現了芯片自給,這也將為中國每年節省數十億美元的開支。而這位82歲高齡的科學家,也再次為國做出了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