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獅子王》背後:動畫IP真人化的“分裂”與“真實”

舊文搬運(2019.7.14)


新《獅子王》背後:動畫IP真人化的“分裂”與“真實”

不到兩天時間,票房破兩億,這是迪士尼的新版《獅子王》在國內上映後的成績。

把“萬眾期待”“翹首以盼”等溢美之詞加在它身上似乎都不為過,大約8個月前,《獅子王》放出全球首支預告片,24小時內點擊量達到2.24億,整個影史除《復聯3》《復聯4》外,沒有比它更高的了。客觀的數據背後,映射的是全球影迷被激起的情懷波瀾,是一代人的童年閃爍,是看到久遠的影像被翻新重構,看到已經退化成符號被深深埋藏的舊物又闖入當下時空的興奮感慨。

這種感慨與既視感,也在我的觀影中時常湧現,看《獅子王》的體驗,就是一次感受記憶逐漸復甦的過程。在未做任何預設和回顧的前提下,自己也不會料想原來那些童年影像能銘刻得如此深長。峽谷角馬那一幕,撥開樹幹吃蟲子那一幕,月光下搖頭晃腦瞬間長大那一幕......等等。

但最打動我的其實是另一件事。從影院散場出來後,我聽見一撥小朋友在幼稚而興致勃勃地討論劇情,拿各種在成年人看來無需答案的“為什麼”去問他們的父母,恍然意識到,對他們而言這是第一次接觸這個故事,也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哪懂什麼哈姆雷特式的內核,什麼復仇、成長、責任、行樂,就只是單純覺得好看和嚮往而已。那會不會也像原版之於上代人一樣,這個故事也將在他們童年裡深深地留下一筆呢?

新《獅子王》背後:動畫IP真人化的“分裂”與“真實”

回頭瞅一眼口碑,略顯尷尬,解禁首日爛番茄58%新鮮度,MTC57分。豆瓣7.9,而且總趨勢下行,第二天已經7.5了。有94版在前,《獅子王》的內容本體早已不剩什麼解讀空間,但將其作為近年“動畫IP真人化”浪潮的最新代表,倒是可以延伸談談“分裂感”和“真實感”這兩重思考。

“分裂感”:形式革命伴隨的取捨

媒體和觀眾有關《獅子王》的負面評價裡,最主要的無非兩種聲音:第一原樣復刻,毫無創意;第二技術雖好,但是面癱。

關於前者,如前所言,這種處理一方面喚醒了群體的兒時記憶,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激起了最原初的感動,就是一種“既視感”浮現時人本能的觸動。另一方面它把25年前的故事帶入了現在,就像94版曾經做到的那樣——用所處時代的最佳技術,把這個經典的故事捎進小觀眾們的童年,在他們的成長中悄悄留下一縷痕跡。這兩重效果讓我開始覺得,不加新料地逐幀復現……也挺不錯。

翻下官方回應,也許製作組也隱約有類似念頭。導演喬恩·費儒:“故事還是、也必須是那個經典的故事。新片與原版影片一脈相承,這個傳承意義極為重大。”

關於後者,如果僅僅針對《獅子王》的話,一言即可概之:真人版是在向還原真實的路上走,你見過現實裡的獅子有豐富的面部表情嗎?不正如影片中那樣麼。

新《獅子王》背後:動畫IP真人化的“分裂”與“真實”

因此在我看來“面癱”只是呈現方式的選擇,不該作為一種缺陷。不過這項表層特徵,可以盪開引向很多問題。它集中暴露了動畫電影和真人電影在表達上的底層邏輯是不同的。動畫(尤其2D動畫)可以採用更誇張的形式,幅度更大更流暢的肢體動作,乃至更扭曲的畫面去表達內容,畢竟在平面上線條的控制能夠更加隨心所欲,對色彩的運用也能更豐富、更鮮明、更不受限制。如果把優勢發揮到極致,所帶來的視效衝擊力毫不遜於真人電影特效的狂轟濫炸。

新《獅子王》背後:動畫IP真人化的“分裂”與“真實”

比如近期第三季完結被推上神壇的《進擊的巨人》,幾年前也拍過真人版,比起一些COSPLAY質感的日本漫改電影算是良心了,觀感也依然不過是升級版特攝片;比如還在映期的《蜘蛛俠:英雄遠征》已經是所有真人版蜘蛛俠電影裡評分最高的了,不論表現力還是口碑依然趕不上去年的《蜘蛛俠:平行宇宙》;再如《三體》電影版擱淺,動畫版公佈,反而會讓人鬆一口氣。

新《獅子王》背後:動畫IP真人化的“分裂”與“真實”

而真人電影則一定得受到運動規律、物理定律、客觀現實的束縛,很多畫面、動作、色調甚至題材,其實天然更適合用動畫去表現。這種矛盾意味著存在原版的動畫IP要轉制真人,在視覺傳達上必然面臨取捨,必然有得有失。大幅改編也好,原樣照搬也罷,一方面要對動畫版進行“神還原”,一方面要遵照真人版的“現實邏輯”,這相當於把一個更多變、更不可控的模型,強行塞進一個規整的、材質有些僵硬的模具裡。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讓觀眾覺得“差了點什麼”,看到技術升級後的畫面雖然欣喜,但和剛泛起的記憶、印象一對比,似乎在共情和代入感上還缺一點催化,觀影時的“分裂感”也就產生了。

如果說視覺、體態上的分裂感是絕大部分動畫IP真人化必定要面臨的兩難處境,始終會處於爭議中的話,還有另外兩種極易產生的“分裂”,一項可以解決,另一項大概在可見的未來永遠無法解決。

其一就是以迪士尼為代表的,原版動畫中有大量歌舞橋段的情況。歌舞本就是一種誇張的、戲劇化表達情緒的方式,演著演著突然唱起歌跳起舞來,會破壞原有的正常敘事,如果在劇情推進過程中不加編排,會顯得非常違和。在那些經典動畫中不會流致分裂感而是渾然一體,是因為配合上角色既有的誇張語態反而相得益彰,但如果原樣搬入真人電影,處理失當就會讓人尷尬滿懷。當年看《美女與野獸》真人版時,儘管選角貼合度很高,歌曲段一出依然從頭尬到尾,汗毛和黑線都不知道往哪擱。更極端的情況是,在正常真人電影中直接插幾段歌舞,爛片常用手法,觀眾莫名其妙就看了一段MV,結束後驀然發現這段MV存在與否對影片毫無影響,純粹是為了拖時間湊時長的拙劣舉動。

新《獅子王》背後:動畫IP真人化的“分裂”與“真實”

其實判明和解決的途徑非常簡單——一組音樂蒙太奇,是否承擔了敘事功能。如是,往往因為它濃縮式地交代了背景、人物、情緒、情節,能成為開篇或轉場的亮點。如否,就會從增色劑瞬間變成蠟味的漿糊了。性質為純“歌舞片”的除外,雖然它們也往往讓人難以下嚥不是麼。

其二是用西方視角還原東方動畫IP。因為內核主旨不同,文化元素碰撞之後一定會產生很多哭笑不得的變異。遠有《龍珠》,近有《攻殼機動隊》,這個被廣泛討論的話題無需多言,像《阿麗塔》那樣不強求做到還原或平衡,而是合理規避“分裂感”,也許就是現階段最佳的辦法了。

“真實感”:一種持久的迷戀

誠然,《獅子王》更特殊一些。“真獸版”。VR製作。環境設計由遊戲引擎完成。“重新發明媒介,宛如魔法”。

把“動畫”與“紀實”間的邊界往前推了一步,把虛幻與真實的邊界也推了一步,步子邁得挺大。

動畫IP真人化的歷程,無疑是一個讓二維場景愈發接近真實的過程,是一個從“擬人”向“擬真”轉化的過程。技術的每次進步都讓人歡呼,從《愛麗絲夢遊仙境》到《奇幻森林》,從《沉睡魔咒》到《胡桃夾子》,我們在銀幕上能看到愈發美輪美奐的場景,愈發纖毫畢現的毛髮,童話與奇幻離真實越來越近。可停下來想,這種對“真實還原”的執著,盡頭和邊界在哪?

新《獅子王》背後:動畫IP真人化的“分裂”與“真實”

到《獅子王》這裡,用完全虛擬的技術,打造出最真實的世界,反而讓人動念:這是不是一種反諷和極端?這其實是在從相反的方向,最接近“虛幻”的行為。

有一種很有趣的現象是,如果把技術反過來用,在3D畫面裡突然插入2D,在真人影像裡突然插入動畫,“技術降級”帶來的視覺衝擊力似乎比“技術升級”更大。

比如影史留名的《羅拉快跑》,撕裂跳脫中的震撼。

新《獅子王》背後:動畫IP真人化的“分裂”與“真實”

比如2013年不出名遊戲《死侍》,有一關突然變成2D玩法讓人驚歎。

很多質量不高的電影,介紹人物時插入的立繪都會成為為數不多的亮點。當然也有玩脫的,比如《斯巴達300勇士》有一幕,真人做出CG動作略顯出戲。

新《獅子王》背後:動畫IP真人化的“分裂”與“真實”

說到底,對真實的迷戀也許是印在西方文化骨子裡的。從古希臘戲劇開始,劇作家們就執著於讓舞臺上的一切儘可能擬真,服化道盡可能還原,和東方重寫意的戲曲完全兩條路子——明知是“假”,偏在假中求“真”,幾千年落在求而不得、儘量靠攏的永恆循環裡。

以至於不少遊戲裡有種“髒鏡”現象,我覺得也只能用這種根源性思想來解釋。即遊戲裡下雨,屏幕會像塊玻璃窗一樣變髒,留下水印和痕跡。理論上這是削弱代入感的,明擺著提醒玩家儘管那個世界無比真實,但你並未進入其中,只是隔著塊屏幕觀看而已。或許是製作人也知道現有技術再怎麼擬真,另一頭本質上也還是虛幻世界,建構出的一切只能是在“接近”。

新《獅子王》背後:動畫IP真人化的“分裂”與“真實”

新《獅子王》背後:動畫IP真人化的“分裂”與“真實”

讓人造物、人造世界、想象空間逐步接近“真實”的進程,到目前仍未見止境。於是電影用上了遊戲引擎技術,開始用VR搭景,隨著技術的突破一步步向前推進,明知虛幻也要想法設法讓受眾“置身其中”,只要能短暫騙過大腦就不是徒勞無功。

雖說技術應該是想象的助力,而非佔據主導的控制器,但這項持久的迷戀與努力,終點大概是也只能是……頸後插管、缸中之腦了。



個人公眾號:但丁的船(Dante-Ar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