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都讀錯了,至少要三版同讀(八)!

《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因此,在不斷地出現校訂本,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其中,晉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浙江書局重刊華亭張氏原本(簡稱“王弼本”);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帛書甲、乙本(簡稱“帛書本”);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老子》甲、乙、丙三組竹簡本(簡稱“竹簡本”),是三個最重要的版本。讀老子至少要三版同讀才能兼聽則明。

《老子》都讀錯了,至少要三版同讀(八)!

筆者繼續分享三個版本第八章(以王弼本順序為主,為更好的理解原文之意,以後都用繁體字表達原文)

王弼本《道德經》 八章【原文】:上善水。水善利萬物而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簡體為幾)於道。居善地,心善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帛書版《老子》52章【原文】:上善水,水善利萬物而靜,居眾(簡體為眾)人之所惡,故幾(簡體為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時。夫唯不靜,故無尤。

楚簡版《老子》甲簡【原文】:缺這一章。

《老子》都讀錯了,至少要三版同讀(八)!

圖二

。蹱,通“動”,鼓動、運動之意。

,潚,音“速”,水深而清的樣子,引申意深遠、清澈,感覺像是後世在翻譯的基礎上改寫為淵兮,為了讀的更加順暢。

與善仁,言善信。甲本為予善信,乙改予善天,言善信。仁字疑似後事受到儒家思想影響改寫。

靜, 筆者認為爭是對靜的改寫,“靜”、“爭”古通,而甲本中其他“爭”字均未用“靜”通假,可知此處老子用“靜”字非取“爭”之意。而乙本用“爭”怕是因為通假之故。而到了世傳王本,可能是在文字意義又無法圓通,因此將“有爭”、“不爭”(實應為“有靜”、“不靜”)改為“不爭”、“不爭”。這個“靜”應該作“動而不亂”解。

:優異,特出。

:古人席地而坐時有靠背的坐具,這裡意指接近。

治與若;乙本為“上善如水”,王本為通順改為若。筆者一直疑惑特意查看了原文圖片(圖二),看的很像是治,但中間缺失部分無法確定,筆者認為這裡可以理解為,1是治水,整片文章就是講如何治水,2可當做治後既靜而清澈的止水,或當似理解也可,整篇文章是講水幾於道。

《老子》都讀錯了,至少要三版同讀(八)!

每個人對《老子》的理解不同,筆者只把自己對這一章的理解分享讀者僅供參考:

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簡體為眾)人之所惡,故幾(簡體為幾)於道矣1治水之法理解,最好的治理水的方法,就是讓水有利於萬物,動而不亂,呆在低窪之處,這樣就最符合自然規律了。2水幾道理解,善,筆者認為不能單純的理解為善良,過於狹隘,老子文章中善一般是善於,能力,而上善,參考上德,這裡因是一種指代,可理解為最好的處事之道,是像靜而清澈的止水一樣,有利於萬物並且動而不亂。(有利萬物的水一定是動而不亂的,洪水和堅冰怎麼會孕育和利於萬物)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動而不亂的清水利萬物,還處於低窪之處,透明而無形,確實很像,老子所形容的,無有之道)。

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時。夫唯不靜,故無尤。1治水之法理解,

讓水呆在最適合的地方,考慮其流向,觀注天氣變化,注意水聲音大小,用正規的方法治理,依據水的大小做能做的事,在不同的時節做不同的事,這樣即使水不在平靜,也不會有過失。2水幾道理解,(1)不靜為不爭解:居住效仿大地,心胸深不可測,言語有誠信,行為效仿上天,國政能大治,做事量力而行,行動合乎時機。只有不爭權奪利,才會沒有過錯和怨恨。(2)就按不靜解:居住在合適之地,隨圓就方。心境清澈,海納百川。說話鄭重,言而有信。善修治善管理。力盡所能而不強求。把握時機謀定而動。正因這樣不靜而靜,所以才沒有什麼不妥。就像“為而無為”一樣,難道這有什麼不妥的嗎?這一章爭議頗多,筆者理解也在不停變化,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結合自身怎麼理解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