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危矣!

■文|斬崩刀

企業擴張能夠搶佔市場,但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隱患被放大。從2017年底開始,永輝實際就踏上了擴張的快車道,其中騰訊的參股更像是加速器。僅2018年,永輝增開門店就達到1275家,笑傲全行業。2019年,永輝也沒有停下腳步,以平均兩天開一家的速度狂奔。

永輝狂奔的不良後果很快就暴露出來,近日被法院列為執行人不過是冰山一角。年初至今,永輝超市食品安全抽籤不合格就達十多次。前者是管理存在問題,後者是犯了行業大忌。

永輝,危矣!

永輝現已嚐到例如資金不足、人事內耗的後果,加上供應鏈還撐不起擴張速度,陷入多重危機。

『擴張成癮的永輝 』


2020年,永輝超市總裁李國表示擴張態勢不改,目標開店150家。這表明永輝對擴張具有一種不可救藥的偏愛。永輝從2018年開始做mini店,以蔬菜水果和水產肉類等生鮮品類為主,日用品為輔,追求“到家”。此後,永輝開始在全國內持續複製粘貼,數量已經超過500家。

永輝,危矣!

但複製的前提是模式成熟,永輝卻並不具備條件。永輝的門店擴張依靠的是租賃、收購、土地出讓或產權轉讓等方式,抵禦外部風險能力低。開的店越多,成本相應越大。經營期間,任何一點經營管理上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危機全面爆發。此次被列入被執行人,不過是揭開了危機的一角。

擴張的永輝表面輝煌,但背後資金堪憂,現金流入不敷出。這次永輝被列為執行人源於房屋租賃糾紛,儘管很快被告解決,但是治標不治本。中金公司就曾預測mini店擴張會拖累永輝,未來虧損幅度將在2億元左右。從實際營收情況來看,這一預測基本屬實。

2019年前三季度,永輝營收635.43億元,但現金流淨額增長率為-4.55%。永輝超市總裁李國也不得不承認mini店模式仍在探索當中,只是“部分實現了盈利”。李國的話並不是謙虛,永輝開店的邊際效應遞減,負效應在遞加。根據官網數據顯示,永輝已經悄悄關店近350家。

資金的困窘成為要壓倒永輝的最後一根稻草。擴張帶來的成本遞增,以及經營管理上的失誤,讓永輝不僅悄悄關店,還因資金問題埋伏下人事衝突。2019年永輝原董事長張軒寧迫於資金壓力,計劃股權質押10億元,但被上市公司董事會否決,最終只通過了質押9000多萬。

永輝,危矣!

▲永輝近期人事變動


張軒寧一直在力推永輝雲創,但沒有賺錢,反而吞噬了“永輝”的利潤。2018年,永輝超市實現淨利潤14.8億元,但有業內人士向億歐透露永輝雲創現每月虧損近1億元。永輝超市所賺的錢剛夠給永輝雲創補貼,而其他開支就成為透支。然而,這對於永輝雲創來說不過是海量需要裡的杯水車薪。

張軒寧質押得來的3.7億元,對於雲創來說遠遠不夠,還需要繼續融資。但市場不等人,永輝雲創無奈之下就開始清倉乃至關店。去年,不少媒體報道合肥、廈門等地,永輝關掉了40多家門店。但即使這樣,永輝2020年仍然沒有主動摁下擴張的暫停鍵。永輝已經擴張成癮。

『滯後的供應鏈 』


永輝的擴張部分是想跟盒馬生鮮等品牌進行卡位賽。盒馬2020年也堅持擴張,放言開100家大店和50家mini小店。阿里系逼得騰訊系不敢放鬆,只能咬牙拼下去放狠話。這種情況之下,李國表示要開店150家也比較容易理解。但是,永輝2020年的擴張計劃極不理智。

永輝,危矣!

永輝在資金不足和人事衝突的情況下擴張,儘管入不抵出,但對爭奪市場來說屬於必須咬牙繼續的事情。然而,供應鏈卻開始掉鏈子,並不能支撐永輝繼續擴張下去。永輝食品抽檢不合格問題,就是供應鏈暴露出問題。供應鏈是行業成敗關鍵,影響企業信譽,永輝犯了大忌。

利農集團CEO馬承榕曾向36氪表示,零售渠道的主要競爭力分為食品安全、產品質量、供應鏈資源,其中供應鏈目前最為重要。在跟開店速度的賽跑中,永輝的供應鏈優化跟不上腳步,於是供應鏈從優勢變成短板。這是永輝在資金不足之後最大的危機。

永輝在供應鏈上採取的是前置倉模式,它的大型倉分為超市共用倉、前店後倉兩類。過去,前置倉解決了高效履約問題,受到行業內不少人士的推崇。但因上游供需失衡問題,前置倉模式仍然還沒有成熟。對永輝來說,廣開店鋪的後果就是單倉盈虧平衡點難把握,風險激增。

2020年因疫情問題,行業出現了火爆的勢頭。永輝為了更好的卡位,對不少店鋪進行補貼刺激,投入進一步加大。但是,門店的流量仍然不穩定,需求高波動性讓永輝再次吃到了擴張的苦頭。更重要的是,永輝的供應鏈並不足以支撐它及時疏導存貨,於是出現了“不合格”。

面對各地門店出現的需求高波動性,李國承諾加大投入以“保供穩價”,但很快就被打破。2月13日,安徽公佈疫情防控期間價格違法典型時,永輝潁州萬達店就因“變相提高價格”被通報。不僅如此,北京、上海、河南江蘇等多地市場監管局連續通報永輝售賣產品不合格。

在供應鏈都跟不上節奏的情況下,永輝仍然堅持擴張成為盲人騎馬之舉。連續爆出來的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讓永輝多次登上地方黑榜,信譽受到極大損害。再加上原有的問題,形勢逆轉,永輝由不想摁下暫停鍵變成被迫摁下“暫停鍵”。

『人事與方向之爭 』


從踏上擴張快車道開始,永輝的資金鍊條就變得緊繃,乃至入不敷出。資金的問題加上供應鏈的問題,給管理層層加碼,讓永輝頻頻出事。年初至今,永輝超市至少14次被曝抽檢食品安全不合格。這一切的背後,是永輝因人事和方向之爭形成了內耗。就此,可以追溯到2018年。

2018年,張軒寧看好線上新零售業務,即自己牽頭創辦的永輝雲創,而張軒松看好線下傳統連鎖超市,即永輝雲超,兩人之間爆發理念衝突,進而升級為永輝的發展方向和人事衝突。其中,永輝雲創三年累計虧損達到13.28億元,持續虧損讓張軒寧硬氣不起來,被剝離出去。

永輝雲創包含超級物種、永輝生活和永輝生活到家衛星倉三大業態,一度堪與盒馬生鮮並稱業內雙子星,但從去年開始接連關店。與此同時,永輝雲超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在前三季度仍下降了4.55%,同樣元氣大傷。因此,這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內耗。

永輝,危矣!

張軒寧與張軒松之爭延續至今。3月6日,永輝創始人之一的張軒松擔任第四屆董事會董事長。3月30日,永輝原有的5名董事王津、彭耀佳、鄭文寶等退出,其中監事趙彤文也同時退出。至此,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松、張軒寧兄弟由分分合合,又走向了合合分分。

現階段,永輝能不能擺脫內耗和擴張危機呢?這仍然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但是,永輝被摁下暫停鍵後,至少不是快車到上奔跑了。只要不是在快車道上,那麼事情就有轉機,就可能涅槃重生。對永輝來說,最重要的是迎來了自己鍛練內功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