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国学经典《易经》

国学,古代文言文,现在看的人非常少了,但里面的智慧非常多。

我受益于曾仕强教授的讲座《易经的智慧》,这里面把什么是易经,怎么学习这本神奇的书,都解释了一遍。说到易经,大多数的人就觉得这本书就是算命用的,不能说你说的错,但不完全正确,易经这本书不是只能单单的当成算命书,如果只是算命的话,太大材小用了。如何打开易经这座智慧的大门了,我接下来就简单地和各位解释下。

聊聊国学经典《易经》


伏羲一划开天地,继而文王写周易。上古大神,伏羲,观天地日月变化,得万物造化规律,便用阴阳两爻来代替,阴为两条虚的线,阳为一条实线。继而又得出先天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卦就代表了天地间的八个基本属性,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很有意思的排序,从前往后,天在最上面,那个云就是泽,火是往上升的,所谓火烧云,雷是在云底下看到的,风是在天与地这个中间的,其次就是水,水在各个山丘间流动,所以排在山的前面,山是在地的上面所以地在最下面,这就是古人的智慧。还有一些人说,我们人类不是这个地球上的第一批有智慧的人,这个易经就是之前出现高等生物的语言,把人间的所有道理,规律都展现出来了。易经受到很多人的推崇,计算机二进制的灵感也来源于易经。

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之上,推演出六十四卦,每个卦都由阴阳两个爻组成,代表着天地间的各种变化规律,这种变化规律应用范围及其广泛,可以是农业,天气,运势,政治,人文等,哪怕是各个卦的爻辞都具有非常大的文学价值,值得研究。

易经的卦序排列也有多种排法,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我学习的是先天的排列,从乾卦到末济卦,六十四个卦,三百八十四个爻,阐释人间的各种规律。易经是万经之首,自有其道理。

聊聊国学经典《易经》


可以说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也都出自易经,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潜龙勿用等等。传说孔子晚年学习易经爱不释手,特意为后人作了十翼。还有我们经常说你这个人怎么说的好好的突然就变卦了,也是出自易经,学习易经是要结合当前的形式去学习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去学习,因为易经包含三本书,严格说来《易经》和《易传》构成了《周易》;而《周易》、《连山》、《归藏》又构成了《三易》。《连山》是夏代的易学,《归藏》是殷代的易学,《周易》是周代的易学。可惜,《连山》、《归藏》已失传。而周易,周有人解释为周朝,也有人解释为周转,变化的意思,我更倾向于后一个。因为周易是一本变化的书,因为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再变化,所以说易经神奇就神奇在这里,完完全全的结合了现实,把所有的变化规律展示了遍。

易经的核心就是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

1、简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再复杂再深奥,一旦人类的智慧达到,就可以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

2、变易: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着,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如果离开这种变化,宇宙万物就难以形成。

3、不易:是指在宇宙间万物皆变的前提下,还有唯一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万象之物的东西不变;即是说万物皆变的规律是永远不变的。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真理。

所谓"不易",就是基本平衡;"变易"就是发展变化,就是不平衡;"简易"就是世界上所有最复杂的事物可以用最简单的符号来概括。发展变化、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觉不觉得这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很相像,相对论是物理界的运动规律,而周易便是针对自然界所有物种的一种规律。

里面的阴阳,五行,八卦的概念简单说一下

聊聊国学经典《易经》


“阴阳”,世上任何事情阴阳平衡就达到了和谐,和谐就能发展进步。“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医上运用的最多,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五行的身影,风水的命理学和位理学都从它而起。像如果家里装修,讲究的人家是会请大师来推算下的。

“八卦”,由八卦延伸为“文王六十四卦”。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规律都在这个卦象之中。

但是年轻人学习周易比较困难,因为缺少一些必要的阅历,上文也说了,学习周易是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