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两岁的孩子最“捣蛋”,但做游戏可以轻松搞定“熊孩子”

我家顺顺进入了传说中“可怕的两岁”。下面的对话场景是经常出现的。

我问她要不要吃饭?回答:“不要”。

要不要刷牙?回答:“不要”。

要不要洗澡?回答:“不要”。

要不要看书?回答:“不要”。

要不要玩拼图?回答:“不要”。

“不要,不要,不要”,就是她现在的口头禅和主旋律。可以写一首长诗。“不要,不要,不要”,是她现在的年龄段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她开始宣誓自己是一个有思想个体的宣言。

不过这可愁坏了家人。讲道理,没用!安抚,没用!训斥,没用!天啊,这可比解决技术难题还困难。

都说两岁的孩子最“捣蛋”,但做游戏可以轻松搞定“熊孩子”

孩子调皮

劳伦斯·科恩博士写的一本书——《游戏力》给了我很多灵感。

晚上下班回家后,顺顺就成了我的跟屁虫,我去阳台,她跟着去阳台,我去厨房,她紧随其后,似乎要把白天没有陪她的时间都补回来。说实话,上了一天的班,肚子真有点饿了。我对顺顺说:“我们一起吃饭吧,吃完饭妈妈陪你玩儿。”顺顺不开心地撅着小嘴说:“妈妈不饿,妈妈不吃饭。”我习惯性地开启说教模式:“妈妈忙了一天,肚子好饿,你摸摸,都瘪了,还咕噜咕噜的叫。饿了就要吃饭,就像点读笔没有电了需要充电一样。”顺顺继续坚持道:“妈妈陪我玩,妈妈不饿,妈妈不吃饭。”

想想说教没有效果,我就转换情绪渲染频道:“顺顺,人饿了会很不舒服的,你想想你饿的时候,是不是想立马吃到东西。如果吃不到就会很烦躁,很伤心,很难受的。”顺顺反驳道:“不难受,妈妈不饿,妈妈不吃饭。”

都说两岁的孩子最“捣蛋”,但做游戏可以轻松搞定“熊孩子”

孩子一般理解不了大人的道理

天啊,这孩子,这么不体谅妈妈,我这么有耐心地开导你,一点效果都没有。不但不体谅我,还一直否定我的感受,真是不能惯着她,直接去吃饭,别养成了不善解人意的习惯!

我心里嘟囔着,一股怒火刚要喷出,突然脑海中一个声音出现:“想想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吧,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我深呼一口气,试着去感受顺顺的感受,试着去解读她语言背后的秘密——“妈妈早上就去上班,晚上很晚才回来,我真的很想她,我希望她多陪我玩一会,我需要她。”

放下大人的固有模式吧,去理解孩子,用游戏让你和孩子连接。于是,我抱起顺顺对她说:“好吧,妈妈陪你玩,现在不吃饭了。”顺顺很满意地点点头。我问她:“我们一起玩点什么游戏呢?”她说:“妈妈抱睡觉。”

都说两岁的孩子最“捣蛋”,但做游戏可以轻松搞定“熊孩子”

多陪孩子一起做游戏

真是不按套路出牌。好吧,尊重孩子,于是我把她抱在怀里,躺到床上,假装睡觉,还不时地发出呼噜声,逗得她哈哈大笑。

过了一两分钟,我突然睁开眼睛说:“我睡好了,要起床了。”说着伸了一个懒腰,自言自语道:“谁能拉我起床呢?”顺顺很配合地说:“猴子可以。”说着就把她的玩具猴子拿来,假装拉我起床。我说:“刚才和顺顺睡得真好,现在可以吃饭了。”她很欣然地接受了我的建议,我们一起来到餐桌旁开始吃饭。

短短几分钟之内,由一个蛮横的小孩,变成温顺的小孩,竟然是因为一个假装游戏,我们真的低估了游戏对于儿童的价值。

尝到了游戏的魔力,我就继续将游戏进行到底。吃过晚饭,我和顺顺开始玩积木,玩着玩着,她突然捡起一块黑色的硬纸片塞到嘴里。

在以前,我会很紧张地训斥她:“纸片不能放到嘴里,不卫生。”接着,她会反抗到:“卫生,可以吃。”然后我会采用自认为机智的方法(行为替换法,不是每次都灵),把牙胶给她,告诉她:“牙胶可以吃,纸片不能吃。”结局一般是她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无奈之下我把纸片抢过来,她立即哇哇大哭。

都说两岁的孩子最“捣蛋”,但做游戏可以轻松搞定“熊孩子”

孩子不听话不要着急训斥

今天,我用游戏的思路,看到她咬纸片,我问她:“好吃吗?我也想尝一尝。”她把纸片给了我,我夸张地吃着纸片(假装吃,当然没有放到嘴里),吃了两口,突然捂住肚子说道:“哎呀,吃了纸片怎么肚子疼啊?这是怎么回事。”接着又吃了一口,又重复到:“吃纸片怎么肚子疼啊?”可能动作表情比较滑稽,逗得顺顺哈哈大笑。然后,我把纸片,递给顺顺说:“你吃吧。”顺顺摆摆手说:“我不吃,吃纸片,肚子疼。”

都说两岁的孩子最“捣蛋”,但做游戏可以轻松搞定“熊孩子”

通常游戏可以轻松搞定大部分的“熊孩子”

游戏,给了我育儿的新思路。游戏为什么有效?我想是因为大人愿意放下自己的身段,和孩子调成同频;是因为游戏让父母和孩子用欢乐建立了深层的联结,也是因为游戏是孩子的精神充电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