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论角度解读“翟天临论文作假”事件!

从申论角度解读“翟天临论文作假”事件!


正如我前面和大家说的一样,申论考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突出考验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不管外面人把综合分析说的多么条条是道,我觉得在我看来就是概括、分析、总结、解决等几方面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在申论答题时候要紧紧围绕材料,能够总结、概括出材料,并且运用分析方法分析原因等等,最后就解决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今天我来就最近很火热的翟天临事件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事件背景

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将刚刚在春晚扮演“打假警察”的翟天临彻底的“火了”,作为被北京大学录取为博士后的高材生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知网,这一不可思议的言论引起了全国网友的讨伐,在社会舆论高度关注下,北影和北大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后初步证实了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随后翟天临做出退出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决定也让该事件暂时的告一段落。那么从学霸演员到人设崩塌的转变,到底折射出什么问题?又给我们如何警示?

二、问题

(一)自身不诚信。作为高学历知识分子,诚信应是第一位,但翟天临在学习过程中却罔顾诚信,弄虚作假,糊弄过关,反映的是其对待学术不端、不诚信的表现。

(二)学校审核失职。北影、北大作为高等学府,在学生招生、培养和毕业上严重失职,没有按程序对翟天临的论文进行审核。

(三)高校学风不正。部分高校为追求经济效应,降低社会渠道学生学术要求,导致此类学生学术水平参差不齐。

三、警示和对策

(一)价值观培养和教育。各级各学校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弘扬发扬诚信为本,摒弃弄虚作假等虚假行为。

(二)学校严把进出关口。各高等学校要从严把控学生学术水平和毕业质量,尤其在毕业论文上要守住底线,确保高质量人才的输出。

(三)健全对学校监管体制。健全教育部门、社会对高校的监督,尤其在学术学风上,兼顾高校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风气。

四、其他

“科教兴国”,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人才,国家的进步离不开科技,高校作为人才的摇篮,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肩上的担子和责任,自觉把自身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结合起来,用更加严格的学术学风、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更高要求的学生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地高质量人才和科技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