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弱點惹的禍,神仙也難逃——姜子牙的愛面子與通天教主的偏信

馮夢龍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秉性,就是人的本性。這個東西好像是天生的。

雖說人的外形差別不是太大,都長著頭頸軀幹和四肢。可是每個人的脾氣秉性都大不一樣。人有七情六慾,情感經常會戰勝理智。沒辦法,從樹上蹦下來的時候就帶著這個毛病了。神仙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他必然帶著人的毛病。至於成仙、成佛、成聖,解決掉人的缺點,那是理想。古往今來,做到的沒有幾人。

人性弱點惹的禍,神仙也難逃——姜子牙的愛面子與通天教主的偏信

人類創造了自己的神,這些神或多或少地,帶著人類的毛病。而這些毛病,使神仙的世界,不是那麼枯燥。一個蘋果,就能讓希臘的阿爾卑斯山上熱鬧非凡,諸神之間打的你死我活。同樣,在我國的神仙世界裡,也散發著人類弱點的“光輝”。

《封神演義》是一部神魔小說。乍一看,鴻鈞老祖帶領三大弟子,個個自帶光環。門下弟子,個個都是道法高超。按說早應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可是,這些所謂的修行之人,一個個的,都瀰漫著人性的缺點。拋開上天早已註定的外套,是人性的缺點,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我這就舉兩個例子簡單說明一下。

姜子牙的面子。

人性弱點惹的禍,神仙也難逃——姜子牙的愛面子與通天教主的偏信

姜子牙回山見師父元始天尊,師父給他封神榜,並告誡他說:

“此去但凡有人叫你,切不可應他。若是應他,有三十六路征伐你。”

姜子牙是個聽話的學生,自然是記在心裡。姜子牙出了玉虛宮。南極仙翁相送,特地又補了一句:

“只是有人叫你,切不可應他,著實要緊,我不得遠送你了。”

看來南極仙翁是專門送話來的。姜子牙是個尊重師兄的人,肯定也記在心裡了。

到了麒麟崖,申公豹叫他。姜子牙沒答應。他本來就聽話。這時還在心裡默唸:

“當真有人叫,不可應他。”

而且挺能堅持。申公豹一連叫了三五次,他都不答應。

人性弱點惹的禍,神仙也難逃——姜子牙的愛面子與通天教主的偏信

申公豹對人性有深刻的研究。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搬來三山五嶽的奇人異士幫忙。都是抓住人性的弱點。這次當然也不例外。你看他這一番話:

“姜尚你忒薄情而忘舊也;你今就做丞相,位極人臣,獨不思在玉虛宮,與你學道四十年,今日連呼你數次,應也不應。”

意思很簡單:小子,抖起來了,就翻臉不認人了。什麼東西!

姜子牙是忠厚君子。這話兒他受不了。一定要解釋一下,他不是那樣的人。立馬就要回頭道歉。這樣一來,三番兩次提醒的“別回頭”,一下子就全忘了。就為了澄清一下,自己不是那種薄情寡義的人,就招來了三十六路征伐。

南極仙翁心下不忍,想著幫姜子牙除去變戲法的申公豹,誰料想,姜子牙有婦人之仁,留下了這個禍患。結果,隨後就是三十六路征伐。天註定,在這就是人性的弱點。

姜子牙道行不夠,只能享人間富貴。那麼道行深厚的截教教主通天教主,應該沒這些人性的弱點了吧?也有。

通天教主的偏信。

人性弱點惹的禍,神仙也難逃——姜子牙的愛面子與通天教主的偏信

通天教主本來是截教教主。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和老子、元始天尊共同議定了《封神榜》。而且告誡弟子:不要出門,好好在家修行。還專門在門外貼了副對聯:

“謹閉洞門,靜誦黃庭叄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都好好在家待著,出門就是個死。說的很透徹。可是他本人呢?偏聽偏信。

廣成子去碧遊宮歸還金霞冠,通天教主開始還是通情達理,

廣成子你與姜尚說:‘他有打神鞭,如有我教下門人阻他者,任憑他打。’前日我有諭貼在宮外,諸弟子各宜緊守;他若不聽教訓的,是自取咎,與姜尚無干,廣成子去罷。”

這番話說的,多像個得道的教主!

廣成子要回九仙山,卻被龜靈聖母阻攔,不得已,又去找通天教主。這次通天教主還是通情達理,是非分明:

“廣成子把金霞冠繳上,正是遵吾法旨,不敢擅用吾寶。爾等仍是狼心野性,不守我清規,大是可惡!將龜靈聖母革出宮外,不許入宮聽講。”

廣成子這次離開碧遊宮,還是沒回成。不得已,第三次來找通天教主。這一次,仍然通情達理,把廣成子放回去了。

如果到此為止,這是個完美的結局。但是這一次,有個轉折。

老師通天教主的脾氣,首席大弟子多寶道人是很清楚的。

人性弱點惹的禍,神仙也難逃——姜子牙的愛面子與通天教主的偏信

況且廣成子打死的火靈聖母是他的徒弟。多寶道人知道通天教主的忌諱,幾句話就說得老師變了臉色。

“老師在上,弟子原不敢說;只今老師不知詳細,事已至此,不得已而直稟,他罵吾教是‘左道旁門,不問披毛戴角之人,溼生卵化之輩,皆可同教共處。’他視我為無物,獨稱他玉虛道法為無上至尊,所以弟子等不服也。”

通天教主收徒弟,有教無類。本來是個好事兒。多寶道人這麼一說,他臉上掛不住了。講道理可以。但你別罵人呀。其實這句罵人的話是多寶道人自己編的。目的就是激怒通天教主。顯然,他成功了。隨後就是四絕陣;四絕陣敗了,還有萬仙陣。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直到鴻鈞老祖把他收走。

就因為聽信了多寶道人一句謊言,整個兒截教幾乎片甲不存。最後,還得自己的老師出來收拾爛攤子。

從姜子牙被三十六路征伐,到通天教主的截教幾乎全軍覆沒,處處流露著人性的弱點。一部《封神演義》,被人的面子和偏聽偏信左右著,走向結局。是不是很狗血?沒辦法,這才是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