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農村大片田土無人耕種?

雄鷹


這個其實很好回答,以華北為例,現在一畝地一年到頭淨賺估計也就八九百塊錢(不計人工成本),而外出打工,現在一天都在兩三百塊錢。

關鍵是,種地的話中間需要施肥、澆水、打藥等,農忙時節還需要回家收割,然後再賣糧,這中間先不說需要消耗的人工成本,單單這個路費,還有三天兩頭回家種地的事,就顯得有些得不償失,所以,現在很多農村人都是將土地出租給留在農村專門種地的,或者是外來承包土地的大戶,這樣自己可以輕裝上陣外出打工,另外,也可以獲得一份不錯的土地流轉收益。

至於你說的撂荒,可能有些地方會有,但應該不是普遍現象,因為從我們老家來看,種地的都把原來乾涸的河道給佔了,原來的村集體種植的果園、魚塘,現在也都弄成了耕地,更別說地頭的一些邊角小荒地,都給慢慢變成了耕地。

另外,就是從全國的糧食產量來看,這幾年總體糧食產量還是穩定的,如果有大面積撂荒,再碰上惡劣天氣,糧食價格早就漲瘋了,所以你說的大面積撂荒應該是沒有的。

至於需不需要讓農民全部種地,或者說耕地就應該每年都種植農作物,現在還不好定論。因為我們也注意到,這幾年國家有意在部分地區試點休耕,就是為了保護地力。


每日糧油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農業一點通,看更多評論

農村的狀況

要致富先修路,現在的村村通其實執行的還是挺到位的,很多地方特別是農村,以後都是與世隔絕的地方,都修了路,這樣村裡的人與外界的聯繫緊密了,隨時都可以外出打工,如果說自己的承包地荒了,也可以馬上回來處理,交通便利

現在的信息發達了,外出到那裡,如果要想找工作,很容易就找上工作了,以前擔心的外出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基本沒有

教育執行的到位,現在的人基本上都有受過教育,這樣和外界的交流不存在障礙,不像以前文盲多,都不敢出去,有了教育,可以很快的學習新的技能

種地的狀況

種植地,一般都選擇,水稻,玉米,小麥,這樣的大田作物,為什麼,好銷售啊,第一可以有最低的保障,第二,自己不要去找銷路,國家會收,而且還有補貼,第三,好管理,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相對於大田作物。

但是種大田作物有個缺點就是每畝的產出不高,如果在家只種分配到收的幾畝田會餓死,只有包給別人,或者合作社種植,這樣土地集中,才有產出,才能夠有經濟效益,而多出來的人自然不能留在家裡吃閒飯,肯定多賺的錢到外打工,這樣農村的人自然少了

說到大片的田沒人耕種,也就是有的地方沒有處理好耕地規模,租田的和承包田的利益沒有算清楚,承包田的也不能靠幾畝地養活,只好外出打工。田也就荒蕪了。


農業一點通


為什麼現在農村大片田土無人耕種?

這個確實是個事實,在農村有很多田土無人耕種了,原因非常簡單,就是種田不合算,人們有更好的選擇。所謂人人都是經濟學家,人們都會選擇更適合自己,更高收益的事情做。

現在種一畝地,一般純收入算500元一年吧,10畝地才5000元一年,一個人要種10畝地的話,不實行機械化的話,還得農忙時候請人來幫忙,收益就更少了。而就算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到工廠打工,每個月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廣州)。所以如果可能的話,誰都會選擇打工啊。

所以這麼說來,農村大量田土荒蕪,其實就是一件好事,農民有了更好的工作和收入。而且它也帶來了生態環境的改善,南方的大量山區丘陵田土本就不適合種植莊稼,只是以前由於饑荒和工業服務業沒有發展,而被毀林開墾出來種植,本就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如今用於造林恢復生態更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農村要富裕幸福就是要搞好生態建設,實行土地流轉,實現大規模的經營。


一階農夫


為什麼現在農村大片大片田地無人耕種?因為在家種田一年收入不如入廠工作一個月!

咱家是廣東農村的,多年以前大家都搶著種田好多產糧食,這近十年來,我每次回家都看到大片大片的農田丟荒,經我瞭解的情況,一個是很多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了,留守在家的四十多歲以上的都忙著走村串戶做裝修掙錢,據說裝修工一天300到500元的收入,而那些年老體弱的老人家,幹不動了,體力有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糧食價格畝產相對比較低,種多了又累又不掙錢,很多在家種田,就種當年的口糧,夠吃就好了,不再多種一分地了。


首先是留守在家的人口不多,很多人家有好幾畝土地的,但是在家的人也就兩三口,甚至有些全家都外出珠三角地區生活工作了,那土地也不用交稅什麼的,荒了也就荒了,誰要承包便宜給他做,但是也沒幾個人來承包。而那些留守在家的,就種一畝土地夠今年口糧就可以了,我們老家水稻是一年兩造的,因為晚造的時長日子多,米飯好吃,很多人就放棄早造,只耕種晚造了,那土地利用率非常的低。

其次是土地產值低效益不好,造成大量人口往發達地區謀生,一畝田一年產水稻收益才幾千元,到珠三角地區務工,再差做個入廠普工一年收入也有三四萬,相差懸殊太大,大家當然選擇外出務工了,要不然村裡那些漂亮的洋樓怎麼來的呢?靠種田建洋樓,做夢吧!所以大片大片土地沒人耕種也是情有可原的。

最後就是留守兒童和青少年,除了玩還是玩,一沒體力種,二個就是有,嫌髒嫌累,都不願意下田,還是玩上兩手王者農藥來勁!那些老人家,體弱多病,下田吃力啊,常常望田興嘆,只有無奈搖頭嘆息作罷。

以上就是農村土地沒有人耕種的種種原因,很無奈,但是現實如此,人往高處走,誰不想在家又能賺錢又不用漂泊在外呢?可是在家鄉掙錢機會太少了,希望有朝一日科技力量能夠幫助到我們農民,在自家田裡也可以發家致富,種出大把大把的金元寶來。


悅歌


過去咱們農村人只有種田,種好田,爭取糧食大豐收,家裡喂好豬,喂好雞鴨魚,才有經濟收入,才能完成國家上繳,才能保證一家人不被餓肚子,並且沒有了其它副業收入,所以,不論你是高產田,還是旱地,大家都想方設法都種上水稻,高梁,玉米,大豆,馬玲薯,紅薯,天旱的時候,全家人就算是晚上不睡覺,也要挑著水桶去給作物澆水保苗,抗旱,爭取糧食大豐收。

後來隨著改革開放,農村農民把家裡剩餘的勞動力,投放到了大城市打工賺錢去了,開始時,大家還只是小打小鬧,穩步開放,家中田地不荒廢,一家人丈夫外去打工,妻子留下來在家種地,帶兒女贍養老人,可以說兩邊都有了收入,後來人們發現,去外打一年工的純收有好幾萬元,按當時60元,80元的糧食價計算,打一年工收入可達兩三萬,可以買到糧食四五萬斤了,勝過辛辛苦苦種幾年田了。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放開,一開始政府對農田不種糧食者收取拋荒費,後來大家寧願倒貼300元一畝,託鄰居親戚朋友耕種,糧價高時,就每畝收取兩三百元的出租費用,現在好了,除了一些山村乾旱田,小梯田無法耕種外,全部是機械化操作,一個壯男動力,一年可以種上二三十畝水稻,而且還很輕鬆。

至於說到大片拋荒之事,北斗七星認為不合事實,有點浮報虛誇的感覺,最多是那些無法耕田的旱田,勞動力成本太高,機械無法使用,並且不在國家保耕區之範圍內,如若是這種情況,政府也會動員你改種其它經濟作物,或者退耕還林。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北斗七星回答,不勝感激]


北斗七星92070701


“為什麼現在農村大片田無人耕種?”農村人種地的越來越少這也倒是情理之中,因為現在很多農村人都選擇外出打工,一則是因為在城市打工,雖然比較辛苦吧,但是賺的錢確實比在農村種地要多;二則就是,現在真的很多農村人都不會種地了,70後的都很多出來打工,雖然小時候是在田地裡野大的,但是,時過境遷,對於一些童年的記憶,還有做過的農活都沒多大印象了,就更別說80後、90後了,估計最基本的一些農作物都認不全,所以,何談去種地?又何談農村的土地能夠被很好地利用起來,不至於閒置呢?

國家也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因為,農村若想發展起來,肯定離不開維繫農村發展的土地,但是,如果土地無人耕種,那何談發展呢?所以,國家提出了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的政策,給予高額創業資金補貼;也提出了很多一系列的惠農補貼,專門針對在農村種地的農民;這就是一種鼓勵機制,促進農民深入到農村,深入到土地開展農業生產;

尤其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往後將更會是一個趨勢,所謂的新型職業農民不同於現在的傳統農民,新型職業農民的特點就是掌握了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的要點,是需要具備專業的農業知識的,而不是像過去的農民,僅僅只是憑藉個人經驗;不過,也只有這樣,農村才能夠可持續性發展,農村離不開土地,土地離不開農民;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愛農幫





為什麼現在農村大片田地無人耕種?這個問題在浙江比較突出,老孃舅是浙江金華人,浙江這幾年經濟發展迅速,房地產開發和經濟開發區佔用了城鄉不少土地,城鄉結合部村莊的大片土地糧田被徵用,人人成了失地農民。被徵用的土地有的建了廠房,有的卻一直荒蕪,十幾年了根本無人耕種。

在山區農村,成片成片的山朧田、靠天田、山地全都荒廢,田裡也長出松樹,人都無法進去,成了野豬、野兔、野獸的安樂窩。

為什麼會出現農村土地無人耕種的主要原因是:




一、土地貧瘠,不出糧食。現在農村出去打工的多了,村裡只剩下老人兒童。過去家家戶戶都養豬、養牛、養雞、養鴨,豬糞、牛糞、人糞、草木灰等是最好的有機肥。可如今,農村養豬養牛的不見了,牛糞豬糞也沒了;農村人跟城裡人一樣燒飯用電用媒氣,柴火沒人燒了,草木灰也不見了;家家都用上了抽水馬桶,連人糞便都沒有了,種田地種糧食都是單一的化肥,造成土地板結不出稂食。



二、化肥、農藥、種子價格上漲。而農民種的糧食水稻、大豆、油菜、棉花等價格卻很便宜,除去農藥化肥成本,每畝地一熟只能收入千把塊錢,如病蟲害防治不到位,往往是顆粒無收。而去城裡打工,一個月最少也有三千元,可賣2000千斤稻穀,打工一個月等於在家種地一年的收入。想一想,農民再老實也不傻,算一算,誰都不願意在家種田地,只有老年人打工沒人要,老實人沒文化城裡去不了,才會在家種田地。



三、野豬、野兔、老鼠、鳥類太多,糧食難種。現在山區農村生態保護很好,野豬、野兔、老鼠、鳥類非常多,水稻、小麥沒成熟鳥類先來觀光搶吃,野豬、野兔前來糟蹋。農民在田間設鳥網、放鐵鋏、吆喝、放鞭炮追趕都無用,只好將只有二成熟就把糧食搶回來,產量大大降低,種地的人越來越少,種的糧食還不夠鳥兒吃。


月季正紅


為什麼農村現在大片土地無人耕種?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農村的勞動力不斷向外流出,導致了農村目前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大片的農田無人耕種被荒廢,導致土地資源的極度浪費。本來我國的耕地面積就緊張,再加上現在農村土地無人耕種的狀況,我國的糧食生產安全更加受到威脅。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現在農村大片土地無人耕種呢?

1、年輕勞動力都往城市流。由於農村人均耕地面積少,光靠土地是不可能改變貧窮的面貌的。所以大量勞動力湧入城市,為了生活背井離鄉討生活。現在消費水平越來越高,如果不出去打工,一家人怎麼過日子呢?

2、耕地利潤太低。現在農村種地的人,很多都抱怨種地的成本上去了,農藥化肥價格不斷上漲,但是糧食的價格卻不見上漲。因此農民沒有了種地的積極性,那麼農田必然會被荒廢。

3、會種地的人越來越少。隨著農村老齡化的不斷加劇,以前靠種地為生的農民也逐漸老去。而年輕的下一代基本上都沒有從長輩那裡學會種地,對於種地也不感興趣。再加上現在農村人都覺得在家種地感覺就沒出息,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種地。

4、土地被徵收,土地無法耕種。由於城鄉一體化建設的不斷加劇,城市不斷向農村擴張,很多農村的土地被徵收。但是由於開發商圈地之後,遲遲不肯動工,導致土地擱置,被荒廢,這個在農村也是很常見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種地感覺已經成了最沒出息的職業一樣,如果年輕人就算想在家種地,迫於各種壓力,也不敢留在農村種地。所以有些人有土地,寧願荒廢,也不願意種地。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農人三番】,謝謝大家。


農人三番


右上方紅色“關注”點一點,更多農村現象詮釋、涉農政策解讀早知曉。

為什麼現在農村大片田土無人耕種?通過筆者長期在農村的觀察以及與農民的談話瞭解,無外乎兩個原因“人”和“錢”。

人的原因。

三四月份的農村,本應該是耕牛遍地、種植農作物,一派繁忙的景象。可是,在如今的農村,大部分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留下來的是老弱病殘、農村婦女,而農作物的種植又是一件勞動強度大、需要壯勞力的工作,所以,就會造成田地無人耕種、大面積撂荒的現象。

錢的原因。

雖然我們一直在推廣規模化種植,但是,在現階段的農村,還是以農戶分散種植為主。筆者老家有三畝薄地,主要種植馬鈴薯和玉米,前期的種子、化肥、農膜、農藥等投入大概花了500元錢,加上人工費的話,大概得1000塊錢左右,再到後邊的除草、收穫等工作,總共下來只投入就需要2000元左右,而根據以往市場價格,三畝馬鈴薯、玉米總共能賣2400元,純收入才400元,相當於外出務工2天的收入,所以,種植莊稼沒收成,收入少,是造成耕地無人種的主要原因。

您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耕地荒廢、無人耕種呢?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分享,更多涉農政策解讀、更多農村現象詮釋,請關注“農策分析”。


農策分析


大量的土地拋荒,具體原因有很多,實際情況也不一樣,但說到底就是一個穀賤傷農的問題,中國的農村人均耕地少,這是一個普遍現象,靠有限的土地種植基本糧食作物,如果算上人工的話,都是虧本的,只有大規模種植才有可能降低成本,但是我們的地形條件不一定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耕種!

農民出去打工一個月怎麼也有兩三千塊錢吧,如果在好的地方,好的工廠,四五千上萬都有可能,但是呆在家裡種地,扣除種子費、農藥費、化肥錢、薄膜錢,年底一算賬不要說工資了,物料成本都不一定保得住,打下來的糧食也就夠一家人吃一年吧,但是現在隨便出去打一個月的工工資,買回來的糧食夠全家人吃一年,就這麼簡單的一個算法,農民難道不會算嗎?

種植經濟作物投入成本高,風險也比較大,這些年種什麼、什麼就不值錢?農民冒著風險,辛辛苦苦的幹一年,到最後一分錢沒賺到,還要虧一大筆,多折騰幾次,對種地都沒什麼信心了,不管政府怎麼宣傳引導,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打算!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即便能通過種地賺到錢,也沒有多少人願意這樣去幹,因為農村的生活畢竟比不了城市那麼方便,那麼豐富多彩,年輕人的未來一定是在城市裡,大量的青壯勞動力都留下了城市,留守的老人,怎麼有能力去耕種那麼多土地的?

農村的老人生活開支也很低,子女隨便給點錢買點糧食回來也就夠吃一年了,沒有必要去那麼辛苦,苦出一身病來,種的糧食還不夠藥錢呢!

國家現在鼓勵土地流轉,不願種地的人,通過流轉土地,能夠獲取一定的收益,讓那些想投資農業的人能夠擁有大量的土地,以便開展設施農業以及機械化農業,降低成本,所以以後的農業還是要向規模化農業方向發展,但這取決於地理地形條件。

地理地形條件不好的地方,通常都是山區,這些土地如果不是種植經濟作物,就更沒有什麼利用價值,山區農民大多數也都不富裕,所以出去打工是最明智的選擇,也是見效最快的選擇,實在沒有辦法的人才就會留在家裡,所以這樣的土地拋荒就不是什麼稀奇事情!

個人觀點認為,扶貧攻堅一定是要離開土地想辦法,並且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說,加大退耕還林、退牧還林、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不科學的耕種,對生態是巨大的破壞,這種破壞會產生非常惡劣的後果,現在是到了徹底根治這些現象的時候。

適當的拋荒其實也是一種休耕,更有利於土壤的自我修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