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女兒的不幸婚姻

34歲的小倩由60多歲的父母陪同前來做家庭治療。小倩看上去更像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說話聲音很輕,語速很慢,急壞了旁邊的母親,一個勁地催女兒說的聲音大一點,甚至搶過女兒的話頭直接說,她有抑鬱症,現在又要面臨離婚。

“媽寶”女兒的不幸婚姻

過度操勞的母親和低功能的女兒

2年前,小倩經人介紹和一個計算機工程師認識,但是對方是外地農村的,家境一般,小倩媽媽想著女兒都32歲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只要能嫁出去就好。小倩沒什麼感覺,既然媽媽同意,那就結吧。結婚後三、四個月,小倩的母親說,你們不會做家務,我們過來幫你們做。於是,就入住小倩家。媽媽說什麼,小倩基本都言聽計從,因為一旦說不,結果會更慘,她會說上一、兩個小時,最終還是會逼著讓小倩答應。甚至現在,小倩連出門穿件什麼衣服,媽媽都要管,小倩也懶得和媽媽囉嗦,她想幹嘛就幹嘛吧。媽媽確實會幫女兒做了很多事情,只是一邊幫女兒洗衣服,洗床單,燒飯做菜的時候,一邊會數落小夫妻倆。你們這些年輕人,怎麼家裡什麼事情都不做,這麼懶,我們老了,以後你們怎麼辦?小倩聽了,不會吭氣,但也不會動。但是,小倩的老公小嶽聽得不舒服。他說,媽,可以不用這麼照顧我們的,我們有手有腳,自己可以做的。但在母親聽來,是想要趕他們走的意思。

母親也挺委屈的,她作為母親非但沒有享受到女兒、女婿的福,還在做老媽子,說他們幾句,還被女婿頂撞。對於母親的埋怨,小倩當然覺得虧欠父母太多,就責怪老公,不會體諒老人,不會好好說話,不替她考慮。

“媽寶”女兒的不幸婚姻

當小倩和丈夫又一次為了小事發生爭吵,小嶽說,“你這個女人什麼活都不幹,只會嘮叨,這點跟你媽一樣。”小倩說,“你說話要憑良心,都是我媽在幫我們!而你們家呢?連套房子都不給你準備,你還說我媽不好,你們全家就是那個德行,我媽說的對,你們就是鄉下人,沒素質。”小嶽盛怒之下,推了小倩一把。然後,小倩的母親又替小倩出頭,母親對女婿推推搡搡,產生肢體衝突。局面一片混亂,最後還報了警。目前,兩個人分居,協議離婚。

全家的反思

對於小倩現在的局面,小倩的爸爸以前覺得是媽媽管太多了,也覺得小倩不成熟。但是小倩爸爸說話基本沒什麼用。因為結婚這麼多年,小倩的媽媽也常抱怨小倩爸爸只管工作,不管她們母女。小倩也挺害怕爸爸的,因為爸爸是單位的小領導,平時總板著臉,總是講一些人生的大道理,她也不愛搭理父親。所以,這個三口之家,母親和孩子更加緊密,爸爸遠離在他們母女之外。而父親的遠離,也進一步推動了母親把所有的精力和情緒都集中在女兒身上。

常年以來,面對那麼孤單、操勞和需要自己的母親,女兒潛意識地讓自己變得很弱,很無能,去滿足母親的精神需要。如果女兒一旦有能力,以照顧女兒為己任的母親可能會因為不被需要而失落,甚至會失去某些存在的價值感。

所以,女兒的抑鬱和家庭一直沒有解決的矛盾衝突有關。讓女兒走出抑鬱,不做“媽寶“”,需要父、母和女兒一起努力。爸爸需要和媽媽合作,不再讓女兒再去承接母親的控制和焦慮,當談到如何互相幫助,成就對方做一個好的丈夫或者妻子的時候,媽媽對爸爸的要求是不要在人前說她,給她留面子。爸爸也學著第一次拉起媽媽的手,說:“結婚30多年,老婆,我很感激你。你這輩子,把我們的生活照顧的很好。家裡的事情都是你做的。我知道的。有生之年,我要對我的老婆好。我要帶你出去旅遊。”一席話,把媽媽說的眼眶溼潤。也許,等這句話,她等了三十年。

對女兒來說,長大的過程就是需要在情感上和母親獨立和分化的過程。面對母親的一些掌控和要求,可以勇敢地,但是心平氣和地說“媽媽,我長大了,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負責。”。而且還需要準備好:因為不能滿足媽媽的需求,允許媽媽有難受的情緒,溫柔的堅持獨立自主的意願,同時相信媽媽有這個能力去承擔女兒的拒絕。

“媽寶”女兒的不幸婚姻

諮詢到最後,女兒終於鼓足勇氣對媽媽說:“我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決定,希望你不要太操心了”。媽媽雖然看上去不太情願,不太相信這個弱弱的女兒,但也慢慢領悟,女兒是她自己人生的主宰,讓她學會去承擔家事,不管做的像不像,一定要讓她有個鍛鍊的過程,而一個人只有自己動手獲得成功才會獲得自信和力量。作為一個60多歲的老人,她操勞一生,也該想想除了牽掛孩子,她該如何過一個健康的晚年。她的餘生,還可以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軌道上,當彼此真正有需要的時候,能夠雪中送炭;當不需要的時候,可以各自安好,各自精彩。既能融合,又能有彼此有各自的空間,這大概是成年小夫妻和中老年父母最好的相處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