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內側痛,其實問題不在腿上,是閉孔神經被卡壓了

大腿內側痛,其實問題不在腿上,是閉孔神經被卡壓了

結構決定功能,追蹤功能異常以發現對應結構的病變,這就是醫生診斷疾病的基本思路之一。

譬如,大腿部位出現疼痛,原因是什麼?——要看具體位置!不同位置功能的異常提示不同結構的病變。

假如是大腿後、外側方的疼痛不適,首先考慮腰椎間盤的問題。因為,這是坐骨神經負責的地盤——腰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導致大腿外後方放射性疼痛。


大腿內側痛,其實問題不在腿上,是閉孔神經被卡壓了

假如是大腿前、外側方的疼痛,就要考慮是股外側皮神經卡壓的問題。髂前上棘位置的直接擠壓,或者髖關節大幅度屈伸活動的牽拉所致。


大腿內側痛,其實問題不在腿上,是閉孔神經被卡壓了

坐骨神經壓迫引起的大腿後外側疼痛,和股外側皮神經卡壓引起的大腿前外側疼痛,是比較常見的。少見的是:大腿內側疼痛,原因是什麼?

有請本文的主角出場:閉孔神經

大腿內側疼痛就是閉孔神經卡壓綜合徵最為典型的表現。

閉孔神經卡壓綜合徵:閉孔神經在通過閉孔的“膜-骨性管道”時,受壓而引起的同側大腿內側疼痛為主的一組症狀與體徵。

對大家來說,這裡面陌生的面孔有點多,但是不急,我們對照著圖,逐一認識一下。

閉孔是什麼?


大腿內側痛,其實問題不在腿上,是閉孔神經被卡壓了

首先,大體上講,閉孔是位於骨盆內的一個結構。

骨盆正中比較靠下的位置,是坐骨和恥骨,而閉孔就是坐骨和恥骨圍成的環狀大孔。有一層膜覆蓋在孔上,叫閉孔膜

閉孔膜不是一張完完整整、密不透風的膜,它的上部有一個小小的裂隙。這個小裂隙和閉孔溝、閉孔內肌共同圍成一個“纖維—骨性管道”,叫閉膜管,大約有2-3cm長,閉孔動脈、閉孔靜脈、閉孔神經由此通過。


大腿內側痛,其實問題不在腿上,是閉孔神經被卡壓了

也就是說,閉膜管就是閉孔神經的華容道:閉孔神經,必經此道。所以,骨骼本身的一些病變(譬如骨折移位畸形癒合),或者閉孔膜周圍的各種軟組織疾病(譬如水腫、鈣化、增生等),都有可能導致對閉孔神經的卡壓。

閉孔神經一旦被卡壓,一切症狀便從此刻開始了......

我們經常說一根神經,其實神經從來就不是一根,像電線一樣是多束混雜、並在一起的。

閉孔神經,也是如此。

閉孔神經是由含感覺、運動的多束神經混合在一起的,穿過閉膜管後分為前、後兩支——主要負責大腿內側的皮膚感覺和內收肌群。


大腿內側痛,其實問題不在腿上,是閉孔神經被卡壓了

看到這裡,我們才能真正地回答文章一開始的那個問題:大腿內側疼痛,是誰出了問題:閉孔神經卡壓。

閉孔神經卡壓綜合徵,會表現出大腿內側皮膚的疼痛;同時還會有肌肉的無力,甚至萎縮。病情進展、症狀加重的時候,甚至會一瘸一拐,叫“間歇跛行”。

此外,還有兩個特徵,可以幫助我們診斷。


大腿內側痛,其實問題不在腿上,是閉孔神經被卡壓了

一是由於閉孔膜位置的特殊性,閉孔神經卡壓會在腹壓增高時症狀加重——也就是說,咳嗽的時候,大腿內側疼痛、麻木的症狀會突然加重。

而是,閉孔神經在閉孔管的位置,會發出一個特殊的神經分支,叫髖關節支。因此,很多患者不僅有大腿內側的疼痛,同時還會有髖(胯)關節的疼痛、酸沉、無力。

【很多時候,會被誤認為是股骨頭壞死呢!!!】

想要診斷閉孔神經卡壓綜合徵,主要不是靠檢查,是靠典型的症狀和有經驗的查體。當然,對於高度懷疑的情況,可以通過肌電圖檢查來幫助診斷——肌電圖往往可以捕捉到閉孔神經損傷的信號。

最後,說說怎麼辦吧!

早期的、症狀比較輕的,保守治療是可以解決的。


大腿內側痛,其實問題不在腿上,是閉孔神經被卡壓了

一是由於閉孔膜位置的特殊性,閉孔神經卡壓會在腹壓增高時症狀加重——也就是說,咳嗽的時候,大腿內側疼痛、麻木的症狀會突然加重。

而是,閉孔神經在閉孔管的位置,會發出一個特殊的神經分支,叫髖關節支。因此,很多患者不僅有大腿內側的疼痛,同時還會有髖(胯)關節的疼痛、酸沉、無力。

【很多時候,會被誤認為是股骨頭壞死呢!!!】

想要診斷閉孔神經卡壓綜合徵,主要不是靠檢查,是靠典型的症狀和有經驗的查體。當然,對於高度懷疑的情況,可以通過肌電圖檢查來幫助診斷——肌電圖往往可以捕捉到閉孔神經損傷的信號。

最後,說說怎麼辦吧!

早期的、症狀比較輕的,保守治療是可以解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