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林會長的大會講話《感動.感謝.感恩.感悟》

2019年12月14日,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召開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五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劉松林會長收徒儀式。

  會長兼黨工組長劉松林抱病主持會議,張紅玉秘書長做大會工作報告,並做《感動.感謝.感恩.感悟》的講話。講話內容如下: 各位代表:

見到你們格外親!

首先是感動,為什麼感動?在座的都是研究會的中堅力量、中流砥柱,大都是功成名就的作家藝術家企業家,能放棄休息、從百忙中趕來出席大會,有人打的就花了140元,本人真的很感動!

劉松林會長的大會講話《感動.感謝.感恩.感悟》


為什麼感謝?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成立25年了,25年是個什麼慨念?人生又有幾個25年?一個沒有政府撥款的民間自發組織的社會團體,能在社團林立的大上海佔有一席之地,並站穩腳跟日益壯大,談何容易?!這與精誠團結的領導班孑和樂於奉獻的廣大會友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更有今天沒能出席的第一批會員、老一輩的作家藝術家們,當然都要一併表示由衷的感謝!

劉松林會長的大會講話《感動.感謝.感恩.感悟》


為什麼感恩?因為在我最痛苦最危難最無助的時候,是領導班子成員發動會友自願募捐。開始幾次提議被我拒絕了。因為我從未想過利用社團組織為自己謀私利。雖然我培養、扶持、幫助過許多作家、藝人、書畫家、企業家等成長成名,甚至為此付出過沉痛的代價,但從不求回報。加上經歷了眾所周知的磨難,本已兩袖清風、孤家寡人的我,突然就毫無徵兆地患上絕症,被醫院推出大門。考慮到昂貴的醫療費用和手術後無人照料,乾脆放棄了治療,聽天由命。於是抱定決心該幹嘛還幹嘛,天南地北地到處跑,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搖旗吶喊,那是出於一種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想在不多的餘生時光再為社會作奉獻、為會員辦好事。男子漢丈夫立於天地之間,生而何畏、死而何懼?!如果能這樣悄無聲息揮一揮衣袖瀟灑離去,也了無遺憾,我有常人沒有的人生經歷,得到的尊重巳足以告慰平生。“原知人死萬事空”,試想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也不過是一粒塵埃,何況一個人乎?可是想不到癌細胞會擴散到淋巴、骨頭,那真是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度日如年。這時袁莉介紹了北京振國醫院著名教授王振國先生,給了我希望,如果此刻再拒絕家人們真心實意的援助和治療,恐怕會傷了大家的心。之後便有了赴京就醫再次創造生命奇蹟的過程,大家也都從新聞報道中瞭解了。為此,感恩之情難以言表,就向大家躹躬致意吧!

劉松林會長的大會講話《感動.感謝.感恩.感悟》


至於有什麼感悟?當面臨死神的逼迫威脅,當然會想得很多。人就是"一口氣″的事情,一口氣上不來就會與這個世界拜拜了。如果氣數巳盡,也不必妄作抗爭,於是便有了"人爭一口氣″的說法,而同時也有另一句"氣大傷身″之說。其實應辨證地去理解這個"氣"字,"爭氣"是把雙刃劍。"不爭氣″當然不行,但象我這樣的為爭一口氣,什麼事都想做得最好,弄得作繭自縛、騎虎難下、妻離子散、孤獨終老,有時也反思是否值得?

用辨證法的觀點來說,好事會變成壞事,″樂極生悲";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知恥而後勇"。今天到會的黨工組成員陳建生、監事韓耕生都是33年前一起參與籌備上海通俗文學研究會的元老。陳建生的老師、我的好友方軍先生是位中學教師,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誰知這一"籌"就是八年,抗戰都勝利了,可一直沒能獲得批准成立。我當時是掛名籌委,自己的工作十分繁忙。無暇顧及其它。方軍力邀我出山,提出讓賢,我說什麼也不接受,因為腦子裡根本就不知道社團是什麼,沒有興趣。後來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在京召開理事會,盛情邀請我出席,因我業餘從事的也確實主要是通俗文學創作,便去了。不枓大會增選我為理事,當時德高望重的老會長、中國文藝界老領導賈芝先生還把我召到府上促膝長談,希望我把上海分會建立起來,並寫了親筆信給他的胞弟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賈植芳先生要求他支持我。我內心十分糾結,賈芝先生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的女婿,延安老幹部,能夠看上我這個後學小輩,再推辭便有不識抬舉之嫌,便應承下來試試看。結果經過半年的奔忙,得到了市文聯的支持和市社團管理處的批准,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終於宣告成立。這當然是件好事情,很有成就感。卻不知就此騎上了虎背下不來了!當然,這也是本人性格使然。這就是“性格決定命運”吧。

劉松林會長的大會講話《感動.感謝.感恩.感悟》


因此又感悟到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個"度"字,物極必反。"好漢不提當年勇",過去再英雄再輝煌都只巳成了過眼煙雲。路是自己走的,無論怎樣都要坦然面對無怨無悔。為此,我的人生感悟之一便是:"人,各有各的活法”,切不可人云亦云、盲從跟風。既不要以偏概全,又不能過於自信,因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何況沒有絕對的真理!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能枉自菲薄。為此我的信條是"跟著本心走,跟著感覺走",自己覺得怎麼好就怎麼過。"一花一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小世界,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活法。我曾經在接受《健康財富週刊》記者專訪時談過這些觀點,第二天就見報了,可見他們是非常認同的,卻唯獨把我對抽菸的見解刪除了。呵呵……

一次次的死裡逃生真的感謝上蒼。如果說我能有今天的福報,自忖也有些道理。我雖然也是"紅二代",卻一直生活在社會底層,務過農、做過工、當過兵、執過教、從過政、經過商,深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生活筒樸賽過苦行僧,平時連一張䬸巾紙都會不浪費。大病兩年多,沒有請過保姆,全憑自己的意念意志支撐到今天。我待人真誠,懂得換位思考,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所以大家對我比較認可吧。

人們都追求生命的長度,我卻更在乎生命的寬度與深度。從我患大病的消息傳出,會員和社會各界朋友都在好心提醒規勸我不要再勞累了,我理解大家的深情厚意,但有些事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嗎?再者要我為了保命什麼都不做,苟延殘喘,坐吃等死,那與行屍走肉何異?人,除了物質生活還有精神生活,我認為:心理健康往往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言歸正傳,研究會明年就要換屆改選了,面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矛盾又必須解決的問題。放眼全市乃至全國,又有幾人當了25年的會長。我10年前就提出退位,也一直在尋找、培養接班人。而現實情況是有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事業,不可能把研究會作為主業來幹。再說要做研究會的當家人,一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威望;二要既懂藝術又懂經濟,在舉辦活動中為研究會爭取經費;三要具有奉獻精神,這可以說是先決條件。我當然不能要求你們象我一樣"獻了青春獻終身",但至少動機要純,一事當前先為自己打算的人,不可重用;四要具備容人之量,領袖氣度,認人為賢,海納百川。還有一年的時間,請大家積極推薦認真考察,選出一個優勢互補的領導班子來集體接班。

劉松林會長的大會講話《感動.感謝.感恩.感悟》


我曾經也當過教師,應該說學生不少,但真正承認的門生沒幾個。今天的大會多了一個拜師儀式,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師道傳承",收了4位入室弟子,他們是文藝活動家袁莉、散文家白潔、名歌手徐樹超(毛豆哥)、新銳企業家莊強。明確拜師不收禮金禮物,只是讓大家一起作個見證,師生之間明確了一份責任,多了一份義務而已。我有責任將接班人扶上馬再送一程。今天的大會上通過了任命袁莉為常務副秘書長,雖然她是新人,但她的主業是組織文藝活動,既懂文藝又懂經濟,為人正直豪爽,相對來說比較符合條件。我們不能按體制內"論資排輩"、"只能上不能下″的做法。萬丈高樓平地起,將軍不怕出身低。不拘一格用人才,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試用一年,不行再換人。

我此生沒有正式拜過師。我心目中的恩師是賈植芳先生。為慶賀賈老八十華誕,我即興寫下一一

鐵骨錚錚賽勁松,

根植大地芳愈濃;

為把人字寫端正,

一腔熱血兩袖風!

這首小詩沒想到會在當時的全國通俗文藝界廣為流傳。

而我對無條件支持我成立這個研究會的首任會長賈植芳先生(賈老戲稱自己是"維持會長")始終執弟子禮,但他堅持與我平輩論交,為此也提高了我在海內外學術界的影響和地位,那年在湖南平江舉辦"平江不肖生國際學術研討會",經當時的副會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賈植芳先生的徒孫欒梅健介紹,說我是賈植芳先生的朋友,引起當地政府和國際學術界友人的矚目與重視,最後由我主持了大會閉幕式。

大會開得很成功,是一個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大會,現巳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現在我宣佈: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五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