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關於孩子肥胖,家長要知道的事

每逢佳節胖三斤,一次疫情重十斤。最近剛剛開學返校,發現孩子胖到了校服穿不進的家長大有人在。平時天天看著孩子,也看不出來他們長了膘,這不一開學就畢露無遺。

在我國,兒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第四次營養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全國6-17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10年時間增長了2倍,達到5300萬。

研究表示,兒童肥胖不僅僅是形體問題,對孩子的生長髮育也有負面的影響,還有可能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經濟負擔增加等不良後果。家長一定要用更科學的方式來對待兒童肥胖問題。

兒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關於孩子肥胖,家長要知道的事

【兒童肥胖伴隨多種健康風險】

有研究發現,肥胖兒童的閱讀量、反應速度和大腦工作能力均低於正常兒童,他們的情緒控制能力和認知控制能力都會較低,甚至可能導致大腦組織的生理變化,進而損傷認知能力。而且,肥胖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危害巨大。

1. 成年肥胖:從能量的觀點來看,人體組織可被分為兩個部分:脂肪組織和無脂肪組織。肥胖的原因為脂肪細胞數量增多或體積增大,導致脂肪組織的增加。科學研究表示,脂肪細胞數量只在童年和青春期大幅增長,成年之後,脂肪細胞數量都基本穩定不變。研究表示,孩子如果在兒童期就肥胖,長大之後會有有10%-30%的可能發展成出成人肥胖症。

2. 死亡風險: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的兩項新研究強調了與兒童肥胖症有關的健康風險,其中指出肥胖兒童的成年早期死亡風險是普通人群中兒童的三倍。在很多國家, 肥胖已經成為了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兒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關於孩子肥胖,家長要知道的事

3. 慢性疾病:肥胖的寶寶會因為容易造成肺活量減少,心臟負擔大,而容易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2型糖尿病等多種兒童成人病,而且這些疾病可以伴隨孩子一生。還有一些肥胖情況嚴重的孩子,會有肥胖通氣不良綜合徵,睡覺會打呼嚕,甚至發生睡眠呼吸暫停,極其危險!

4. 營養素缺乏:婦兒保健中心保健科主任醫師劉功姝說,肥胖兒童由於生長髮育比正常兒童快,對營養素的要求也相對要多,鈣、鐵等營養素缺乏情況也更嚴重。

例如,很多肥胖兒童會有缺鈣的風險,並不是因為每天的伙食營養不夠,而是由於體內脂肪組織堆積了部分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D),就會影響鈣的吸收,進而抑制骨骼的生長。

兒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關於孩子肥胖,家長要知道的事

5. 皮膚病:重度肥胖兒童易患皮膚感染,間擦疹和黑色棘皮症。他們一般都是由於身體膽固醇和脂肪含量過高,因此免疫力較差,所以容易受到一些感染性疾病的困擾。

6. 性發育不均衡:肥胖會讓孩子內分泌紊亂,雄激素分泌不足,而雌激素過多。對於女孩子而言,胖女孩兒比正常女孩的月經初潮出現得更早,而且在成年後會出現月經週期不規律等問題,甚至影響生育。而男孩子反而會有性發育延遲,或者出現乳房發育,而男性生殖器官發育遲緩的情況。

7. 心理壓力:肥胖的孩子常常會因為行動笨拙而在學校受到歧視、霸凌,自尊心受挫,而變得自卑孤僻。Karolinska研究所臨床科學、干預和技術系研究員艾米莉亞·哈格曼(Emilia Hagman)表示,研究結果顯示肥胖兒童的自殺風險有所增加,而且肥胖與兒童和青少年焦慮和抑鬱的風險增加有關。

兒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關於孩子肥胖,家長要知道的事

【兒童肥胖自測方式】

看了這麼多,可能有的家長會不以為然,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可愛的肉嘟嘟,還沒有到肥胖那個病態的地步。那我們就來看看按照國際標準什麼可以算作肥胖吧!

肥胖症是指體內脂肪積聚過多。我們可以利用很多的參考指數來自測孩子的情況。

1. 考普氏指數

公式:體重(克)÷[身長(釐米)×身長(釐米)]×10

標準:

1)10-13為營養失調

2)13-15為瘦

3)15-18為正常

4)18-20為優良

5)20-30為肥胖

6)30以上為極度肥胖

兒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關於孩子肥胖,家長要知道的事

2. BMI體重指數

公式: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標準:

1)18-25:正常

2)25-30:超重

3)>30:輕度肥胖

4)>35:中度肥胖

5)>40:重度肥胖

兒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關於孩子肥胖,家長要知道的事

但是,自測存在一定的誤差,有條件的話還是建議家長定期帶孩子的專業的機構做體檢,更好地瞭解孩子肥胖情況。

【兒童減肥:健康飲食+合理運動】

兒童肥胖情況越來越嚴重,世界衛生組織目前將兒童肥胖列為21世紀最嚴重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而我國由於人口基數較大,已成為全球兒童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所以,如果家裡有日漸發福的寶寶,家長一定要警惕起來,有所行動。

眾所周知,減肥要 “管住嘴,邁開腿”, 但是孩子的自控力不足,飲食和運動一般都是父母在控制,所以在兒童減肥這條路上,家長的作用非常關鍵。

1. 要減肥要趁早:由於脂肪細胞的存在,孩子越早減肥,更能夠限制脂肪細胞的增加,降低日後發展出肥胖的幾率。

2. 母乳餵養:有研究表明母乳餵養可降低遠期肥胖風險的13%。母乳時間越長,兒童肥胖風險越低,母乳餵養對肥胖的預防作用,預期較低的蛋白質含量有關。建議6個月以下純母乳餵養,如果實在母乳不夠,才用奶粉替代。

兒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關於孩子肥胖,家長要知道的事

3. 健康膳食:多多在家吃飯,儘量用蒸煮而不是煎炸的方式烹飪。少吃精米麵,多吃高蛋白質的肉類和應季蔬菜。多喝水,少喝飲料。水果要選擇低糖的,每日控制在200g左右。

要有規律進食,不要暴飲暴食。讓孩子自己控制吃飯的量,家長餵飯有的時候不知道孩子飽了沒有。教孩子一口一口慢慢吃飯,這樣比較容易有飽腹感而且影響吸收效率高。在控制飲食的同時,也要保持營養均衡攝取。

4. 戒菸戒糖:很多孩子喜歡吃快餐、甜品、奶茶、零食,這些食品卻往往都是高糖分、高鹽分、高脂肪、高熱量的,製作的過程也不注重營養搭配,對於孩子而言卻很有吸引力,也很難戒。

家長可以考慮用其他的類似產品替代,例如用果汁替代奶茶,用水果替代零食。或者也可以在家自制零食,這樣不僅可以使用健康食材,控制配方,同時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烘焙,享受親子時光。

5. 適當增加運動量:飲食是控制新脂肪的增加,而運動則是甩掉原來的脂肪的最佳辦法。不論孩子的年齡大小,都建議每天給孩子安排3小時以上的活動量,最好是戶外運動,這樣可以同時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強壯骨骼。

如果孩子原來的肥胖情況嚴重影響了他們的運動能力,可以考慮類似游泳等低影響運動,這樣能夠更好地保護孩子的關節,減少運動損傷,同時還可以改善孩子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又培養孩子的身體協調力和耐力,從而提高孩子的基礎代謝率,更好地促進脂肪的消耗。

兒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關於孩子肥胖,家長要知道的事

6. 保證睡眠質量:孩子還處於發育期,而睡覺能夠讓內分泌系統分泌出更多的生長激素來長個兒;而如果睡不好的話,孩子容易內分泌失調,進而有肥胖的風險。

7. 全家動員:健康是生活質量的基礎,家長也應該以身作則,帶動全家一起努力,例如,一起做親子戶外運動、一起飯後散步遛彎,和孩子一起健康生活,能夠事半功倍喔!

8. 及時就醫:北京朝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高珊表示,有的家長因為不知道肥胖的危害,導致有些孩子還沒成年就已經腎衰了。所以,如果孩子有異常的肥胖情況一定要定期體檢,儘早就醫,尋求專業的幫助,制定適合孩子的減肥計劃。

9. 注意語言的藝術:心理學家鮑姆斯特(Roy Baumeister)等人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他們邀請了一群人到實驗室,把這群人分成了A,B,C三組。

兒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關於孩子肥胖,家長要知道的事

研究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想象階段”,研究者分別對三組人說:

對A組說:你可以想象,當你在巧克力面前時,你要告訴自己“不能碰”;

對B組說:你可以想象,當你在巧克力面前時,你要告訴自己“現在先不吃,等一下再吃”;

對C組說:你現在就可以想象,你一邊看電影,一邊大吃巧克力的陶醉情形。

第二階段為“現實階段”,研究者給他們提供了巧克力,還開始讓他們看電影。

結果很玄妙,研究者對應了上面各組人吃巧克力的“戰績”,發現巧克力的消耗量按如下排序:

C組>A組>B組。

所以下次如果遇到孩子嘴饞,與其一味地用A方法來壓制孩子的慾望,反而可能觸發他們的逆反心理;不如用B方法:延後孩子的“吃”的慾望,或者用C方法不斷地給孩子心理暗示,讓他們有“已經吃飽了”的想法。

我們要營造全家健康飲食和積極運動的好氛圍,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讓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