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家庭群的“誘惑”

“叮叮叮”,拿起手機點開家庭群,一張張照片跳了出來,叔叔、姑姑、媽媽紛紛曬出了自己的晚餐並且特意Q了在外讀書的表弟和我,看著一張張照片,最吸引我注意力的是那鍋冒著熱氣的燈盞粿。

來自家庭群的“誘惑”

家鄉鉛山因為歷史上的“紙、茶、銅”三寶產業經濟開發較早,外來食品較多,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土生土長”的燈盞粿。

按照習俗適逢清明、端午、立夏、冬至等日節氣,家家戶戶都要做“燈盞粿”。燈盞粿真如其名,與燈盞頗為相似。燈盞粿好吃,一口一個,但製作起來卻相當費時、費力。

燈盞粿原料是普通的大米,用石磨磨成漿,然後放在鍋裡熬成粿胚,再捏成燈盞形,再炒餡填進燈盞形的粿胚裡。

1⃣️大米放入水中浸泡兩個小時左右,放入石磨磨成米漿,如果需要綠色粿胚,可以加入青蓬草一起磨。這個過程鉛山人叫著“磨米”。

2⃣️ 把大湯鍋燒熱、加入油,把磨好的粿漿倒入油鍋,要不停的翻動,還要不時的加點油到鍋底,不然就會糊掉哦,這個過程鉛山人叫“搞粿”,這個過程可是個體力活哦。

來自家庭群的“誘惑”

3⃣️ 搞好的粿漿要取出放在砧板上,這個鉛山人叫著“毛粿”,這個直接蘸菜油可好吃咯。

4⃣️ 把“毛粿”取出一小塊,不停的用手捏成燈盞形狀即可,在捏粿胚的過程中,手要不停蘸油,不然會粘著手的。

5⃣️根據家人的口味,準備好粿餡的食材,五花肉、蘿蔔絲、香菇、墨魚、小蝦米、地瓜等,反正就是你家人愛吃什麼,你就放什麼就可以了。

來自家庭群的“誘惑”

6⃣️把準備好的食材放入油鍋裡進行翻炒,炒熟的粿餡取出放入盆中備用。鉛山人叫這個為“粿料”。

7⃣️把粿餡裝入粿胚,放入蒸籠,蒸熟即可食用。

8⃣️ 就是吃了,如果你喜歡香菜,你可在燈盞粿上面撒些香菜,如果你喜歡蔥,也可以放入蔥。再澆上準好的油料,味道好極了。

來自家庭群的“誘惑”

說到這有點好奇,是不是每個家庭群都會有美食誘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