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群在培訓中的應用(下篇)


打卡群在培訓中的應用(下篇)


二、打卡跟培訓結合的3個應用場景

培訓如果比喻成物流的話,那麼打卡群相當於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公里。隨著培訓的不斷深入,很多單位已經更加關注訓後的實踐應用。就比如內訓師培訓,倘若只是做個3天的培訓,內訓師培養就算大功告成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實往往就是最後該內訓師項目成為爛尾工程。培訓是管理、業績實現的有效手段,真正要讓大家學以致用,就必須把訓後的各項工作抓起來,無疑打卡群就是一個很好的抓手。

2018年本人參加了一個國學班,為其6個月的學習時間,每個月學習1天。課程中最大的收穫就是通過打卡熟讀了2本國學書籍,而這2本書籍對自身的思維模式有了很大的衝擊,提升了自己的思想覺悟。當時,我們是要求每天讀10分鐘的書,我一共用了100多天時間把2本書讀完,每次讀書的過程都能促使自己專注於當下。有時事情多不想讀時,看著其他時人都在打卡,相互間鼓勵,也就打消了退卻的念頭,一次次堅持了下來。倘若沒有打卡群,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堅持下來每天朗誦10分鐘。

打卡其實是完全可以作為培訓成果轉化的具體舉措,形成良好的學習。打卡群在培訓中的應用,可以重點考慮如下3個應用場景:

1、課程總結打卡。比如學習了3天的管理技巧培訓,那麼我們要求每個人至少寫1500字或15分鐘的視頻總結或15分鐘的純語音版總結。文字版本的培訓總結在很多單位已成常態,但視頻、語音的總結就偏少。像文字版本的培訓總結大多是交給人力資源部,也只有人力資源部或培訓老師可以看到,但是通過打卡群,每個人把自己的總結提交到打卡程序頁面,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假使你和另一個人都有可能被提拔,而那個人的總結寫了2000字,試問一下,你是不是會寫超過2000字或至少跟其不相上下也是2000字左右。再或者你本來就沒有打算寫總結,可看到很多人都提交了總結,你會迫於團體壓力而去排除萬難完成總結的。這就是打卡所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迫使所有人去行動。

2、訓後作業打卡。比如內訓師培訓,課程結束後要求每個人交一份課程大綱、課件、15分鐘課程錄音或視頻的作業,那麼當有人完成後,提交上去,其他的人都會感到一種壓力,也會想方設法趕緊完成作業。當然這個環節,一定要養成讓所有人相互點評點贊,這樣就會對每一個人具有正向的激勵作用。有時做課件熬夜到凌晨三點,所有人看不到具體的行動,但你凌晨三點提交作業的時間記錄大家可以看到,另外打卡的作業大家也都看到了,得到了大家的點評鼓勵,你就會覺得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

3、行動計劃打卡。比如管理課程培訓後,要求大家制定自己的訓後任務,然後由專人進行統計整理,並把所有人的任務都進行公示,然後每天或每週對大家的打卡記錄進行公佈。這一招是非常管用的,會讓參與的人在這種積極的氛圍中堅持下去。為什麼很多培訓真正不能落地,那是因為缺少了學以致用的環節,出了培訓教室,各自都有各自的事情,每個人的工作氛圍、家庭氛圍也不盡相同,所以要想學以致用往往是孤軍奮戰,但通過打卡群則讓大家彙集在一起,不斷的提交作業,打卡記錄,這都可以促使那些想放棄的人重新行動。久而久之,行為一旦養成了習慣,那麼培訓的效果也就真正得以呈現了。


作者:藍西,人才培養工程師,福湘集團首席知識官,粉筆學院院長,彩虹諮詢總經理。歡迎對人才培養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交流。微信:3536455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