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的後招:東南互保,“李鴻章大總統”方案,“兩廣共和國”

李鴻章的後招:東南互保,“李鴻章大總統”方案,“兩廣共和國”

太平天國被剿滅以後,中國東南的富庶地區如兩江、閩浙等,都被漢人為主體的湘軍、淮軍系統所把持,滿清皇室已經說了不算。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刺馬案發生後,北京方面對案情的原委很清楚,但就是拿曾國藩等人毫無辦法。

1900年庚子拳亂爆發。從6月15日開始,清廷屢次電諭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淮軍領導人)北上收拾局面,但李心存觀望,一直藉故拖延不起身。

6月21日,慈禧借光緒的名義,同時向英、美、法、德、意、日、俄、奧以及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共十一國宣戰——但此份所謂“宣戰書”,從未按照現代的外交慣例送達西方各國使節,只是號召自己臣民抵抗洋人進攻的一份詔書。

洋務運動核心人物之一的盛宣懷(其父盛康是湘軍胡林翼的軍需官,盛宣懷自己與李鴻章關係很好),下令各地電信局扣押朝廷的宣戰書(僅各地督撫能看到),同時電告大家不要服從這個命令。

張謇、趙鳳昌等人也分別勸告兩江總督劉坤一(湘軍江忠源舊將)、湖廣總督張之洞(與湘軍、淮軍關係俱佳)和兩廣總督李鴻章等抗命不從。

於是為首的李鴻章電覆北京方面:“此亂命也,粵不奉詔”,“若不量力而輕於一試,恐數千年文物之邦從此已矣”。“亂命”是李鴻章的精心措辭,即皇帝的敕令是在亂民們的脅持下頒發的,是“矯詔”。

李鴻章此舉極大鼓舞了東南各大督撫。6月26日,上海道道尹餘聯沅代表劉坤一、張之洞等邀約各國駐上海領事,商訂《東南互保條約》九條。

李鴻章的後招:東南互保,“李鴻章大總統”方案,“兩廣共和國”

隨後,李鴻章以及閩浙總督許應騤(族叔許祥光曾與湘軍江忠源一起鎮壓太平天國)、山東巡撫袁世凱(淮軍吳長慶舊部)、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和廣東巡撫德壽等相繼表態參與。陝西巡撫端方、四川總督奎俊雖然沒有公開加入,但也是支持的。

大家的態度非常一致,即“亂民不可用、邪術不可信,兵釁不可開”,“無論北方情形如何,請列國勿進兵長江流域與各省內地;各國人民生命財產,凡在轄區之內者,決依條約保護。”

此後,隨著京畿地區形勢的急劇惡化,甚至光緒和慈禧的人身安全都成了疑問。湖廣總督張之洞提出了一個逆天的“李鴻章大總統”的方案,即一旦北京不保、兩宮殉難,為保持中國政局穩定而實施共和制,推舉李鴻章出任中國“總統”以主持大局。

幾乎與此同時,得到時任港督的卜力支持的何啟(孫文在香港時的老師)

也提出了一個計劃,即:李鴻章留在廣東與興中會等革命黨合作建立共和國,“割據兩廣,叛清獨立,自任總統”。

李鴻章的後招:東南互保,“李鴻章大總統”方案,“兩廣共和國”

李鴻章為穩定華南局勢,對這個兩廣獨立計劃頗為心動。他指派劉學詢(李鴻章的幕僚,但暗通革命黨人)去信孫文:“傅相(指李鴻章)因北方拳亂,欲以粵省獨立,思得足下為助,請速來粵協同進行”,隨後與革命黨進行談判並給予了貸款。

不過,到了7月8日,清廷任命李鴻章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逐漸覺察到朝廷內部在向有利於主和派的方向發展,便改變了態度。他決意北上,由廣東巡撫德壽署理兩廣總督。“兩廣共和國”的計劃遂胎死腹中。

9月,隨著光緒、慈禧成功抵達西安,張之洞的“李鴻章大總統”方案也失去了實施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