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五百年大爭之世,後期縱橫的根本意義是什麼?

戰國延續了春秋的大爭之世,各國兼併,太史公的自序裡也曾言: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這種情況到戰國時期更甚,據《戰國策.原序》記載:

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

從春秋時期的立國七十一到戰國時期的數個大國,我們也可以看出春秋戰國大爭之世下,各國兼併多麼常激烈。一些小國為求自保、大國力求打擊勢均力敵的大國,於是就有了合縱連橫的雛形,比如春秋時期的鄭國晉來從晉,楚來從楚,就和戰國時期的韓魏“時連秦國以抗齊楚,時攜齊楚以抗強秦”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種基調加上晉楚兩大國對秦、齊兩國的拉攏,再摻雜吳越,這些大國之間就達到了一個政治上的平衡,以至於在前546年,晉楚兩國舉行了弭兵之會,此後天下難得保持了數十年的和平!這種和平其實就是縱橫僵局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春秋戰國五百年大爭之世,後期縱橫的根本意義是什麼?

而在戰國以後,各國的局勢亦是如此,只是把春秋時期的鄭國變成了韓魏!

源於戰國初期,春秋四強國晉齊楚越,晉被三分、齊被替代、楚國剛處於昭惠復國,百廢待興、越國勾踐之後持續內亂、秦國遠在西陲,因此彼時各個大國之間並沒有太大差距。但這一局勢很快被打破了,三家分晉後的魏國,魏文侯雄才大略,任用李悝變法、吳起強軍,西門豹治鄴、樂羊徵中山快速崛起,同時團結韓趙,攪動天下風雲,國力冠絕諸侯之首,奠定了戰國首霸的地位。遺憾的是,因為各種原因,其霸業維持時間不到百年,僅歷經三代,到其孫子魏惠王之後就漸漸產生了怠惰之心,再加上魏國本身處於四戰之地,緊鄰的秦齊楚分別崛起,以至於在三國打擊下,魏國迅速衰落,和韓國淪為難兄難弟!魏惠王曾經對彼時大賢-孟子說過這樣一番話:

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

箇中我們也可以窺知一二魏國的衰落原因。

春秋戰國五百年大爭之世,後期縱橫的根本意義是什麼?

之後戰國形勢突變,以秦齊楚為首的大國為了達到政治平衡:齊楚攜韓魏以御強秦,秦國脅韓魏以制齊楚!因為秦脅韓魏地圖來看是西與東、齊楚攜韓魏是南北聯合,因此根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而上下為縱,左右為橫,所以把韓魏連秦稱為連橫,把韓魏合齊楚稱為合縱!這一概念的成熟,就是彼時,即戰國中後期!

同時在那個時期,兼併激烈,生存和統一才是國家基調,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各國之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沒有固定的聯合對象,利益才是永恆!

這其中的韓魏,處於四戰之地,為各國團結的對象,幾乎參加了每一次縱橫,也因此,兩國深諳縱橫之道:

當沒有合縱趨勢時,就割地給秦國;

當秦國的擴張和疆土界限讓列國認為有必要合縱時,就隨縱方向秦國索取領地;

當縱方鬆動時,就倒向橫方,在秦國與列國火併時趁火打劫。

基於這種形勢,幾乎在戰國的最後半個多世紀當魏齊衰落,東方各國沒有能抗衡秦國的國家之後,韓魏兩國只能深陷在縱橫的迷宮裡。

典型的就是濟西之戰後兩國的一些迷之操作。

春秋戰國五百年大爭之世,後期縱橫的根本意義是什麼?

於韓,上黨一地予秦予趙摸稜兩可,直接引發長平大戰

戰國後期,雖然魏、齊、楚三國相繼衰落,但趙國曆經胡服騎射,綜合國力一躍成為戰國第二,特別軍事方面堪比秦國,戰國四大名將也是秦趙各半。正是基於這種形勢,當秦國用遠交近攻策略不斷蠶食三晉,特別是攻陷韓國野王,包圍上黨使之成為飛地之後,韓國君臣毫無疑問的選擇了破財免災,所謂破財就是將上黨割讓出去,免災即是存韓。但是韓王和上黨郡守卻選擇了兩種不同的做法:

韓王主張將上黨割讓給秦國。

上黨郡守主張將上黨給趙,合三晉共同抗秦。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接下來的故事,我們就比較清楚了:趙國接手上黨,並派名將廉頗換防,但是因為趙國綜合國力比之秦國還是差一截,很快趙王頂不住,多國借糧,秦趙二國也派使者頻繁溝通解決辦法,這給天下做出了準備握手言和的表象,導致之後兩虎相爭,天下視若等閒,趙國軍隊被斬殺45萬,幾乎喪失舉國精銳,從此山東六國再無力與強秦爭鋒,唯能自保。

這一事例,將戰國晚期的縱橫邦交之策躍然紙上:韓割地以和秦是為連橫,韓將地予趙是為合縱。兩種選擇,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春秋戰國五百年大爭之世,後期縱橫的根本意義是什麼?

於魏,縱橫家身居高位,甚至運用縱橫復霸,此種立國基調貫穿魏國最後百年

源於濟西之戰後,各國利益分配合理:燕取臨淄,趙取濟西,秦取陶邑,楚奪淮北,魏收宋國故土,除了被打殘的齊國,皆大歡喜。

但我們如果看地圖就會發現,彼時秦國陶邑其實是被魏國的宋地包圍的,這也就圍繞陶邑之爭,秦魏縱橫對弈了數十年,其間秦國曆一代名相魏冉、魏國曆兩代魏王。終究魏國君臣看準魏冉勢衰,團結趙楚等一系列微操成功兼併陶邑。同時藉助其弟救趙伐秦之威團結三晉,兵凌齊楚,魏國復霸成為事實。《韓非子.有度》也評價彼時之魏:

魏安釐王攻燕救趙,取地河東;攻盡陶、魏之地;加兵於齊,私平陸之都;攻韓拔管,勝於淇下;睢陽之事,荊軍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荊軍破;兵四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

其實魏國復霸的過程中,也不乏縱橫的影子,團結戰國後期實力派趙楚就是連橫。但表象之外,終究還是要看實力,最終魏國還是沒有頂住秦國的攻勢,於前225年被秦名將王賁水淹首都大梁而滅國。

春秋戰國五百年大爭之世,後期縱橫的根本意義是什麼?

因此綜合戰國後期以韓魏這種為代表國家的外交活動來看:春秋戰國縱橫之邦交國策的本質其實就是為了兼併和抑制兼併的一系列活動。秦滅六國,用連橫之策,一步步蠶食,之後始皇帝兼併六國,後人也稱其“奮六世之餘烈,吞二週而亡諸侯”;而六國御秦,取合縱之策,也是為了合眾弱而敵一強,但合作又可能因為各自的小心思而不能如《孫子兵法》提到的同欲者勝,所以其實大國邦交,尤重實力,春秋戰國時期的縱橫即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