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戰而屈人之兵,漢代選拔“外交”使者,為何要把勇士放在首位?

不戰而屈人之兵,漢代選拔“外交”使者,為何要把勇士放在首位?

大漢皇帝

漢代正處於我國古代外交開闢、創新的階段,此時的世界文明尚未完全脫離野蠻矇昧狀態,不是大無畏之人,又怎麼會有勇氣離開繁華的長安城,冒著生命危險離開漢國土,遠赴別國進行外交活動呢?從記載來看,秦朝雖有掃六合、一統天下之功,然而其壽卻短,未能在外交上大展拳腳,與外族的交往也只有“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的隻言片語。去秦不遠的漢朝接下歷史的重擔,開闢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外交篇章。

為何要選出“勇士”為兩漢使節?

都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中國自古以來的規矩。既然如此,為何漢代使節的選拔標準以勇為先,使節最重要的辯才卻是其次呢?因為此時的世界文明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尚未完全脫離野蠻矇昧的狀態,而漢代外交最主要的對象,

也是勇猛卻又不講理的少數民族政權,尤以悍勇的西域諸國為要。

1、條件惡劣,出使者需要克服種種困難

外交使節面臨著的是一片陌生的世界、陌生的文明,這樣的外交具有探險的性質,成則功成名就,敗則埋骨他鄉,這樣來看,漢代的外交使節與其說是外交官,不如說是探險家。而當時的交通、通訊和物質條件極為匱乏,醫療衛生條件也極為落後,使節要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

“天子以其絕遠,非人所樂往”,還要克服物資匱乏的難題,“禁其食物以苦漢使”,致使“漢使乏絕積怨,至相攻擊”,出使不僅是一項極其艱難險阻的苦差,嚴重者甚至會失去生命。

不戰而屈人之兵,漢代選拔“外交”使者,為何要把勇士放在首位?

大漢使節

開闢、創新階段的古中國外交此時還具有濃厚的野蠻性。外交固然是國家之間的文明、禮儀和友好關係的表現,然而此時的世界外交尚處於早期階段,外交行為的規範、約束、禮儀等還未形成系統化、規模化的體系。

漢朝和西域諸國雙方之間尚未形成“不斬來使”的默契,因而在漢代外交史上,其他文明的野蠻行為時有發生,對於漢外交使節的拘禁、襲擊、殺害等殘忍現象屢見不鮮。漢家使者需要極大的勇氣才會出使西域,出使其他國家和地區。

以漢武帝選拔出使月氏的使節為例。考慮到漢朝與匈奴敵對,本著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則,漢朝想要拉攏月匈奴敵對的月氏,因而想派人出使月氏,達成友好協作,共同抵抗匈奴。然而出使月氏必須路經匈奴,“道必更匈奴中”,具有極大危險性,

甚至極有可能有去無回,“乃募能使者舊以充任”。果不其然,張騫在出使途中果然被匈奴攔截,被扣留十餘年後才使計得以逃脫。

2、建功立業,保家衛國是男兒本色

可以說,每一個男兒心中都有捨棄不去的英雄夢。對於他們來說,能夠出使西域,也是建功立業,實現夢想的一大途徑,然而卻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去實現夢想。除此之外,西域當時被稱作是絕路,可見其兇險,有去無回的概率往往比榮耀歸國的概率要高,他們需要克服來自家人的阻擾,堅定自己的信念。離開漢朝這個安樂窩,去往西域這個絕地,非勇者不可為之。

不戰而屈人之兵,漢代選拔“外交”使者,為何要把勇士放在首位?

西域統治階層

武帝時期,由於文景之治的積累,西漢生機勃勃地向前邁進,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偉大的時代。身處這樣的時代,時人對大漢前途充滿了信心,而漢朝也是一個不講究出身的時代,如衛青,最初不過是公主家奴,最後卻憑實力成為大將軍。受到這樣的鼓舞,漢人普遍有一種建功立業、矢志報國的強烈願望。而漢使之所以願意出使號為“絕域”的西域和被稱為蠻族的匈奴,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建功立業、保家衛國的思潮的影響。

漢家使節的選拔機制

上文說到,漢朝尚處於世界文明史的早期階段,一切都還在摸索,政治制度也不例外,漢代使節的選拔方式多種多樣,不僅僅侷限於一種方式,也不侷限於身份地位,有勇有謀者皆可藉此一展抱負,然而在選拔中,更注重的不是使節的辯才,而是其勇氣。

1、勇者為先,向天下招募英才

招募一直是我國古代重要的選拔人才的方式,正如古裝劇裡常演的那樣,朝廷張貼皇榜,招募天下英才。而漢朝也是如此,無論是郡守縣令,還是將軍元帥,都可以通過募來召集所需的人才。如西漢後期,東郡太守翟義反對王莽篡漢,於是 “募郡中勇敢,部署將帥”,舉兵討莽。

鑿空西域的張騫也是漢武帝招募而來的,漢武建元年間,為抗擊匈奴,漢武帝欲遣使西域的月氏國,當時西域乃絕地,朝中無人願往,“乃募能使者”,於是張騫“以郎應募,使月氏。”張騫成功之後,為了經略西域,擊敗降服匈奴,漢武帝大規模遣使西域。

然而雖有張騫成功之例,卻少有人願意遠離故土,於是下詔無論是何出身,只要有才,皆可應選,即使是犯罪之人也不例外,“募吏民毋問所從來,為具備人眾遣之,以廣其道”。由上可知,招募是漢代選拔外交使節最常採用的方式,願意接受招募的,

大多是具有獻身精神,都是漢家好兒郎,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勇者。

不戰而屈人之兵,漢代選拔“外交”使者,為何要把勇士放在首位?

張騫出塞

2、為國請命,至死方休

如果說願意接受招募的漢家使節有些是存著戴罪立功的私心而去的,那麼,那些為國請命,自請出使的使節就是懷著一腔熱血,為國為民,

相較於招募的漢使,他們的動機更為純粹,也更為主動。

終軍,西漢時期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少有才名,18歲即被選為博士弟子,受到漢武帝賞識,封"謁者給事中",後擢升諫大夫。他本應在長安安享富貴,然而他卻沒有選擇這條安逸的道路,反而憑著一腔孤勇,戰前請纓,出使南越,勸說越王歸順大漢,後捲入越國內亂不幸身亡。

終軍此人,可謂是為國請命、至死方休的典型了。後世之所以將使臣稱之為使節,也是因為他們即身處異國他鄉,受到何種威逼利誘,仍然持節不改其志,用一生光陰乃至生命為世人譜寫了一曲漢室氣節。

辯士與勇士之別

《管子》說:“內辯士,使圖其計;內勇士,使高其氣。”使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能擔任,大略而言,主要為文、武兩方面的人才,文者主要為“辯士”,武者主要為“勇士”,兩者中以後者為主,就像是羊群需要一個堅定信念的首領,才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1、何為辯士?不戰而屈人之兵

辯士者,文士也。辯士主要是以辯才而聞名,曾在我國古代外交史立下汗馬功勞,兩度率領使團出使南越的陸賈就是一位典型的辯士,“陸賈者,楚人也。以客從高祖定天下,名為有口辯士,居左右,常使諸侯。”正是因為他辯才出眾,所以受到漢初皇帝的賞識,經常奉命出使。

武帝時期出使南越的終軍也是一位有名的辯士,“少好學,以辯博能屬文聞於郡中。”在他的勸說下,越王最終答應歸順漢朝。這些具有較高文化水平和修養的“辯士”在外交中都充分發揮了他們的優勢,出色的完成了使命,往往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結果也多是“皆如意旨”,令“天子大說”。

2、何為勇士?置生死於度外

《左傳》中說:“知死不闢,勇也。”而《國語》中也說道:“勇者,文之帥。”由此可知,勇士與非勇士的區別在於是否具有為國獻身精神。重名節、輕死生的勇敢無畏之士,才會不懼艱險,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

不戰而屈人之兵,漢代選拔“外交”使者,為何要把勇士放在首位?

使團勇士

前面我們提到漢代的外交規範、禮節尚未完全形成,

除了言語說服及利誘等外交手段外,刺殺也是常見的外交手段。班超出使西域時,與隨行吏士商議襲殺匈奴使團,眾人建議曰:“當與從事議之。”從事郭恂是被出征匈奴的權臣竇固安插於使團中的。

班超怒曰:“吉凶決於今日。從事文俗吏,聞此必恐而謀洩,死無所名,非壯士也!”班超襲殺成功之後,第二天才告訴郭恂,“恂大驚,既而色動。”不是勇士不會也不敢如此行事,反而還會有洩密通敵的可能。

在《漢書》贊到:“甘延壽、傅介子、蘇武等人,皆以勇武顯聞。”可見上述諸人都是屬於“勇士”型的外交使節,他們持漢節不失,說明其忠貞;多年蟄伏、忍受磨難,說明他們身體強健、堅韌不拔,具備了勇士所具有的一切美好品德。

從上我們可知,辯士非無勇也,勇士非無辯才也,只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側重點不同。辯士是文弱之人,也不乏勇氣,但是他們面對的都是如南越這樣的邊遠小國,

實力低下,不敢於大漢爭輝,所以突出使節的辯才。

而出使西域的使者多為勇士型,是因為他們面對的是大漢的強敵,一直以漢王朝為掠奪對象,慕強心理更為突出,在這樣的情況下,辯才對於使節來說是錦上添花,其勇武更為重要。漢朝外交的重心是在西域,往西域諸國派遣使者是最多的,所以結合史料,漢朝使節勇士為之,辯士次之。

不戰而屈人之兵,漢代選拔“外交”使者,為何要把勇士放在首位?

文人辯士

總結

綜上所述,漢代使臣的標準為何以勇士為先,辯士為其次就可一目瞭然了。若不是勇士,怎麼能忍受了飢寒困苦的局面,也不改初心,不肯投降叛國。漢代交通落後,工具古老,出使西域乃至其他國家,大多是靠人力、畜力為主,其時間跨度之大,至今難以想象。

以上的事蹟都告訴了我們那個時代出使的艱難,這些中國外交史的開拓者,忍著常人難忍的寂寞、困難,默默來往於漢朝與西域的土地上,為國為民,置生死於不顧,要做到這些,辯才不過是其次,難得的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才能不改其志。

參考文獻:

1.《漢代外交使節的選拔》

2.《漢代外交體制研究》

3.《西域使匈奴、西域使者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