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給我的覆信和寄來的複印件

我現在保存著一封《解放日報》的來信,同時,還有一張複印的《解放日報》(郊區版),日期是1982年9月6日,本版有我的小說《公社書記》。

《解放日報》給我的覆信和寄來的複印件


《解放日報》給我的覆信和寄來的複印件


《解放日報》給我的覆信和寄來的複印件

1975年我高中畢業,國家規定不能直接考大學,我回到了家鄉內蒙古昭烏達盟阿魯科爾沁旗蕎麥塔拉公社鮑家店大隊一小隊當社員。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我考上了赤峰師範學校,1979年8月畢業,被分配到家鄉的鄉下中學教學。因為愛好寫作,經常把寫的小說投往外地的報刊,我生長農村,熟悉農民,所寫的小說大多是農村題材,時常在天津日報(農村版)上發表小說,編輯王道生在寫給我的信上說,上海的《解放日報》有個(郊區版),編輯顧許勝跟他要過小說,希望我為這個版寫幾篇小說。

1982年我們這兒的農村剛剛分田單幹,各行各業實行了責任制,到處是改革帶來的新氣象。基層幹部也都深入一線,抓生產,抓作風。在我們蕎麥塔拉公社,有一個叫“馬社長”的公社書記,文化水平不高,特別樸實。據老人說,剛成立合作社時,他是社長,成立人民公社後,他當了書記。我的家離學校所在的公社五里路,天天騎著自行車上下班,經常在上下班的路上看見他,夏天穿著個大褂子,戴著一頂綠帽子,褲襠嘟嚕著,腳踏黃膠鞋,行走在鄉間土路上,時常指教田裡幹活兒的社員怎麼幹,看見澆地的水跑到路上,他就搶過社員手裡的鐵鍁挖土堵上。冬天穿一身白茬羊皮襖,踏著氈疙瘩,走鄉串戶,問寒問暖。他從來不騎自行車,我問老師們,馬社長怎麼不騎自行車?老師們說,他家窮那個樣,買起了嗎!關於他的事情,民間有許多說法,我就把聽到的說法寫成小說,起個篇名《公社書記》,寄給了《解放日報》(郊區版),《解放日報》(郊區版)在1982年9月6日刊載出來,寄來樣報,老師們聽說是寫馬社長的,爭著搶著輪流看,最終不知道傳到了哪裡,弄沒了。

1984年,內蒙古黨委宣傳部在內蒙古師範大學辦了個文學研究班,目的是培養作家,全自治區招收30個業餘作者,我被選入這個班學習,1986年畢業後,我從鄉下中學調到阿魯科爾沁旗政協,具體工作是蒐集和編輯文史資料;1992年7月,內蒙古文聯和作協等7家單位為我召開了作品研討會,會上,自治區文聯的領導鼓勵我把發表在報刊上的小說結集出版。

會後,我整理發表過的文學作品時,想到了發表在《解放日報》(郊區版)上的小說《公社書記》,因為小說有原型,在當地影響很大,我很想把這篇小說收入到集子裡,但是小說的底稿找不到了,也沒有樣報,無法回憶發表的小說具體細節,怎麼辦呢?想來想去,試著給《解放日報》寫了一封信,說明想要一份小說的複印件;怕編輯不回信,我還在信封裡夾了10元錢郵費和幾張郵票。

信寄出後,我想,時間過去10年了,且人家是大都市的大報,面對的作者無數,我這樣一個偏遠地區的小作者,又是提出這樣一個麻煩人的要求,人家不可能理會。

我對於小說集不能收入在上海發表的唯一一篇小說而非常遺憾。

時間不長,我收到了上海的《解放日報》一封信,那個小信封我太熟悉了,因為發表我小說時編輯給我回信就是這種信封,裡面裝的什麼呢?我激動得心跳,顫抖著手打開信,咦,有一個複印件,仔細讀信:

呂斌同志:

幾經查找,好不容易在資料室倉庫內找到。看來你的運氣真不錯(因為“市郊版”早已於87年底停刊了)。

現已替你複印好寄上,並同時附上你寄來的錢與郵票,請您查收。

好!

農村部

1992年4月1日

讀完信,我的眼淚流了出來,感動啊!

這封信和報紙的複印件我一直保存著,偶爾拿出來看看,想象著當年編輯接到我的信是什麼情景,又是怎麼想的,怎麼到資料室翻找發表我小說的那張報紙……

小說發表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編輯寄來複印件是鄧小平南巡講話的年代,轉眼過去了幾十年,我卻一直沒有忘記發表我小說的《解放日報》,也一直想知道給我複印報紙的是哪個編輯老師?我想寫下事情的經過,尋找幫助發表我小說和幫助我複印的編輯,我要感謝他們對我幫助。

祝《解放日報》的編輯老師事事如意,天天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