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認知偏見,讓你在狹隘的路上,越走越遠

雖然,我們常常希望自己可以保持理性,客觀,公正,但事實是,我們一直處於認知偏見的影響之中。

這些偏見會扭曲我們的思維,影響我們的判斷和決策,甚至危害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有些時候,這些偏見是很明顯的,但更多的時候,這些偏見是隱性的,潛移默化的,無法察覺的。

這是因為對於每個人來說,注意力都是一種有限資源,我們無法在形成思想和觀點時,有效評估所有的細節和事件,因此,有限的信息形成的慣性偏見,會侵蝕我們的思想,並進而影響我們的決策。

可以說,認知偏見本身無法避免,但是,如果我們瞭解了它的形成原理,以及是如何在左右我們的思想,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認知偏見造成的損失。

12個認知偏見,讓你在狹隘的路上,越走越遠

1. 確認性偏差

確認性偏差是指:一個人,一旦形成了某種確認的觀念和觀點,就會下意識的去尋找支持自己,或有利於自身信念的證據,甚至為了佐證自己的見解,不惜扭曲新的證據。

這種先入為主的做法,會讓他們在偏見的路上越走越遠。

確認性偏差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尤其是自媒體時代,很多寫作者們提供案例支撐時,他們所說的也許是事實,但是片面的事實就會形成認知的錯位。所以,對於讀者而言,要多聽多看,而不要聽信一言堂。

2. 可用性啟發式偏見

可用性啟發式偏見,在我們生活中特別多見,比如,前不久因為個別留學生的任性,導致數百萬的中國留學生,都承受了不必要的誤解和汙名,這就是因為新聞負面報道,所產生的可用性啟發式偏見,在左右人們的思維。

從本質上講,這種可用性啟發式偏見,就是我們從已得到的信息,啟發式的產生聯想,造成一種錯誤的偏見,或者一種錯誤的刻板印象。

這是一種心理捷徑,為我們省去了複雜的思考,但後果是,依靠這種思維方式,會讓我們產生錯誤的估計和決策。

比如,一個身邊沒有親人,死於和吸菸有關疾病的人,可能會淡化吸菸危害,而一個人,如果剛好有一兩個至親死於肺癌,則會讓他們強化吸菸危害,甚至認為吸菸導致的患癌率,遠遠高於科學統計數據。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尤其要規避自己陷入這種偏見的陷阱,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新聞爆料的只是個例,一兩個外國人在中國胡作非為,不代表幾十萬外國人都是如此,不要用個例造成的心理衝擊,去自動代入背後更多的群體,否則就會因為刻板印象,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有損大局的決定。

3. 錨定偏見

人們做決策時,容易受到我們聽到的第一條信息的過度影響,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將一個人的思維固定在某處,從而因為限定性和規定性判區,產生錨定偏見。

錨定偏見最早產生於金融學,指的是投資者下決定時,往往過分依賴最初接收的信息,或者那些反覆出現的熟悉的信息,從而因為信息傾斜,產生不客觀的傾向性決定。

這種偏見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一個患者看病時,醫生對患者的第一印象,或者第一手診斷,通常會產生錨定點,有時會錯誤的影響後續的診斷評估,所以,一般專業的醫生,在診斷前不會參考別的醫生的診斷結果,卻會在自己診斷後,參照所有記錄在案的診斷結果,以防止因為錨定偏見,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誤。

12個認知偏見,讓你在狹隘的路上,越走越遠

4. 注意偏差

注意偏見,包括注意某些特定事物,而與此同時忽略其他事物的傾向。儘管我們在觀察和做決定時,儘量想要保持客觀,但是,我們的精力有限,註定我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少數選項上,而不自覺的忽視了其他選項。

這種傾向代表了一種認知偏見,即注意力偏倚。

研究人員發現,飲食失調的人傾向於,更多地關注與食物有關的信息,而患有藥物成癮的人,則傾向於對與藥物相關的信息敏感。這種傾向於注意某些信號,而忽視其他信號的行為,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好處,但也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因為由於人們可能過度專注於單一刺激,因此在收集事件和信息時,陷入片面事實和不完整事實的組建,從而導致內存失真。

5. 樂觀偏見

樂觀偏見是指,人的大腦有時會出於捍衛自己利益的傾向,而保持過分的樂觀。比如很多人,低估了自己離婚,疾病,失業或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也低估了此類事件將影響您生活的可能性。

這種大腦內具有的內在樂觀偏見,會助長個人不切實際的幻想,和不靠譜的盲目樂觀主義。

該樂觀偏見本質上是一種誤解,認為我們遇到負面事件的可能性較低,我們經歷積極事件的幾率比別人更高。

這種現象最初是由溫斯坦在1980年提出,他發現大多數大學生認為他們出現飲酒問題,或離婚的可能性,比其他同學要低,與此同時,他們認為自己擁有住房和老年幸福生活的可能性,也比其他同學要高。

這種樂觀偏見,可能會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從而增強幸福感,踐行自我實現的預言,但糟糕的一面是,個人可能會因為心存僥倖,而忽視自己的健康體檢,不注意系安全帶,或者沒有在平時儲備,應對災難和意外的儲蓄。

樂觀偏見增加了人們的信念,即無論如何生活中都會發生好事,但這也可能導致決策不力,因為個人不擔心風險,從而降低了應對風險的能力。

6. 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也被稱為是暈輪效應,是一種物理吸引力定型觀念”和“美麗還美好”的原則。

光環效應意味著,我們對一個人的整體印象,會影響我們對他們性格的看法。

比如,我們覺得一個人很美,會下意識認為他很善良,從而接著認為該人可能很聰明。對單個特徵的感知,可以延續到人們如何看待該人的其他方面。

物理外觀通常是光環效應的主要部分。被認為具有吸引力的人,在其他積極特質上的評價也較高。

那麼,為什麼我們對一個人的整體印象會產生這種光環,從而影響我們對特定特徵的評估?

研究人員發現吸引力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當我們將人評為好看時,我們也傾向於認為他們具有積極的人格特質,並且更加聰明。一項研究甚至發現,陪審員不太可能相信,有魅力的人會犯有罪行。

求職者也可能會受到光環效應的影響。如果準僱主認為,申請人有吸引力或討人喜歡,他們更有可能將這個人,視為聰明的,可以勝任工作的人。

光環效應只是許多偏見中的一種,它使人們可以做出快速決策,但也會導致判斷錯誤。

12個認知偏見,讓你在狹隘的路上,越走越遠

7. 現狀偏見

變化,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這也許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傾向於選擇事物保持原樣的原因。

在心理學中,這種傾向被稱為現狀偏差,這是一種認知偏差。維持現狀的偏見,可以使人們抵制變化,將與變更相關的風險降到最低,但也會對他們做出的決策產生巨大影響,會導致人們錯失更多可能性,甚至超過風險的潛在收益。

那麼,為什麼人們傾向於對現狀,有如此強烈的偏見?其他許多認知偏見也支持現狀偏見的存在。

經濟學家認為,這是人們損失厭惡偏好導致的。當人們考慮自己的選擇時,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失去的東西上,而不是如何從中受益。換句話說,損失的潛力在人們的思想中,比收益的潛力要突出得多。

現狀偏差會嚴重影響各種日常決策。例如,人們更傾向於去固定的餐廳,吃固定的美食,而不願意去嘗試新的美食,所以餐廳推出新菜單時,同時伴隨著打折和促銷,以鼓勵人們嘗試新食物。

在政治中,現狀偏差也經常被用來解釋保守的心態。被認為是保守派的人,往往會專注於保持傳統並保持現狀。這樣既可以避免與變更相關的風險,又會錯失變更可能帶來的好處。

8. 行動者與觀察者偏見

行動者與觀察者偏見,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指的是人們傾向於,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外部原因,而將他人的行為歸因於內部原因的趨勢。

這是一種歸因偏見,本質上,人們傾向於根據具體情境中,自己是行動者,還是觀察者,來做出不同的歸因。

例如,當醫生告訴某人膽固醇水平升高時,患者可能會歸咎於,他們無法控制的因素,例如遺傳或環境影響。但是,當我們處於觀察者的角色,評價別人的膽固醇水平時,我們傾向於將其歸結於飲食不良,和缺乏運動之類的事情。

換句話說,當它發生在我們身上時,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是當它發生在別人身上時,這都是他們的錯。

那麼是什麼導致行為者與觀察者之間的偏差呢?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當人們是局勢中的參與者時,他們看不到自己的行為。但是,當他們是觀察者時,他們很容易觀察其他人的行為。

因此,人們在歸因於自己的行為時,更傾向於考慮情境因素,而在解釋他人的行為時則將重點放在內部特徵上。

這種偏見性的歸因,經常會導致誤解和爭論。

作者布什曼,在其著作《社會心理學與人性》中解釋道:推斷他們之所以打架是很自然的事,因為他們是卑鄙的,而我們之所以打架是因為他們攻擊了我們。

這種行動者與觀察者偏見,也是基於一種自助偏見。

比如說,當你考試取得好成績時,你傾向於歸因為,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很努力,很聰明。而假如你失敗了,你則可能歸因為運氣不好,教室太熱而無法集中精力等。

總而言之,人天生有一種自助偏見,這是一種源於自我維護的偏見,因為將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有助於保護我們的自尊,從而不承擔任何個人責任。

9. 虛假共識效應

人們還有一種出人意料的傾向,那就是高估了他人對自己的信念,行為,態度和價值觀的認同程度,這種傾向被稱為虛假共識效應。

怎麼解釋呢,就是一個人評價一件事時,他傾向於相信,其他人都同意他的觀點,他的觀點因為是正確的,有共識的,而不至於遭至反對,這種偏見的後果是,人們會高估自己的觀點,以至於和別人產生分歧,或者別人發出質疑時,我們會在心理上接受不了,感到受傷。

研究人員認為,錯誤的共識效應是出於多種原因而發生的。首先,我們花很多時間和家人,朋友,親人相處,這種相處中,會締造許多非常相似的觀點和信仰。使得我們產生一種誤解,這種觀點和想法,就是大多數人的看法。

而由於我們這種誤解,可以很好的維護我們的自尊心,和內在認同感,讓自己感到自己很正常,所以,會驅使我們更容易陷入這種認知誤區。

比如,當過勞死成為熱點時,一些明星也會跟風抱怨,演員職業的辛苦,無奈和痛苦。由於他們交往的都是同行,所以行業內有這種共鳴,但是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演員就是高薪酬低付出的行業,所以,這種抱怨不但不能引發同情和共鳴,還有可能遭至嘲諷和鞭撻,這就是抱怨者自身虛假共識效應,所導致的認知偏見。

12個認知偏見,讓你在狹隘的路上,越走越遠

10. 錯誤信息效應

人們覺得自己對特定事件的記憶,一定是非常真實清晰的,但事實是,很多時候,我們的記憶可能會發生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的錯位。

記憶專家伊麗莎白·洛夫特斯,進行過一項經典實驗,讓親眼目睹車禍的人,回憶當時的現場狀況,並在一週後,再次接受詢問,回憶具體細節。

結果,伊麗莎白髮現,只要自己稍加引導,提問方式的細微變化,會使得參與者想起他們,實際上並沒有見證過的事情,比如,當問及他們是否看到車禍後,玻璃碎了一地之時,很多人表示自己看到了,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目睹玻璃碎片的場景。

和錯誤信息效應相像的,還有曼德拉效應,說的是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的錯位。

2010年美國博客博主菲安娜·布梅,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那就是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南非總統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在監獄中去世了,但事實是,曼德拉2010年的時候還活著,一直到2013年才去世。

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聞自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從死亡時間到死亡原因都出現了不同的記憶。這是因為,我們受到定向信息的引導,產生了錯亂的定位。這其實也是一種錯誤信息效應引發的記憶紊亂。

錯誤信息效應,是對過去經驗和事件的記憶,與事實偏離的心理現象。

它產生的深層心理機制是,人的記憶是一種信息編碼,這種編碼把人獲得的信息進行歸類,然後命名,最後在腦子裡存儲的就只是一個歸類後的命名,而不是信息本身。編碼和解碼過程有很強的主觀性。所以信息在轉換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記憶的錯誤。

11. 後見之明偏見

事情發生之後,我們往往認為,我們早就預料到後果了,用中國話來說,就是事後諸葛亮。

在一項經典的心理學實驗中,要求大學生預測,當時的候選人托馬斯,是否會進入美國最高法院。在參議院投票之前,58%的學生認為會,但當投票結果出來,托馬斯果然進入最高法院後,再次對學生進行民意調查,高達78%的學生表示,他們一早就知道他會進入最高法院。

這種傾向於在回顧事件時,堅持相信我一早就知道的趨勢,是一種長久的認知偏見,比如很多學生,在考試過後,回顧自己做錯的題時,會有一種我一早就知道正確答案,只是我粗心錯過了。

事後偏見的產生有多種原因,包括我們“錯誤記住”先前的預測能力,我們將事件視為不可避免的趨勢,以及我們高估自己的預見能力。

這種思維方式的一個潛在問題是,它可能導致過度自信,並因為這種事後不深刻檢討和審視的做法,而在後續承擔不必要的風險。所以,如果想要消除這種偏見,就需要個人不斷的訓練自己去考慮可能發生,但沒有發生的事情,在預測結果和觀照真實的結果中,去反省自己預測失誤的原因,保持清醒,否則長期後見之明偏差,會改變一個人的認知記憶。

12. 負偏見

負偏見,也被稱之為消極偏見,指的是我們不僅傾向於感知負面的消極信息,而且會因為持續關注這種負面情緒,而陷入正負不對稱的境地,這會導致我們感知斥責和批評,比感知讚美和喜悅,更加敏感。

這種心理現象解釋了為什麼不好的第一印象很難克服,以及過去的創傷為什麼會持續這麼長時間。在幾乎所有互動中,我們更有可能注意到消極的事物,並更加刻骨銘心的記錄它們。

研究表明,在各種各樣的心理事件中,人們在嘗試理解世界時,往往會更多地關注負面因素。我們傾向於從負面結果和經驗中學到更多。我們甚至傾向於根據負面信息而不是正面數據做出決策。

比如說,也許一天中,發生了十件開心的事情,但是,如果你陷入負偏見的境地,就會因為那一件不開心的事情而忽略十件開心的事情,並最終鬱鬱寡歡做出有失公允的評判。

此外,研究表明,負面新聞更有可能被認為是真實的,由於負面信息引起了更多關注,因此它被視為具有更大的有效性。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壞消息,似乎比好消息更容易被人關注。

遺傳學認為,我們傾向於關注壞事而忽略好事的趨勢,可能是進化的結果。在人類歷史的早期,關注世界上危險和消極威脅,實際上是生死攸關的問題。那些更加適應危險的人,更有可能生存下來,於是,這種危機意識就 遺傳了下來。

這種關注消極多過積極的思想傾向,是大腦試圖確保我們安全的一種方式。但是,個人如果應用不當,就會對人們的思維,反應和感覺產生負面影響,影響個人的人際關係,決策,和對他人的看法。

比如,沉迷於暗黑思想,以及負面新聞的人,更有可能患有心理健康問題,從而無法體味活著的幸福和樂趣。

文 | 巴黎夜玫瑰

圖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